陶冶滋润 唱响校园廉政文化强音

2019-12-23 07:13曹兴美
教师·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渗透廉政文化

曹兴美

摘 要: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具有立体、渐进、互动的特点。学校应彰显校园德育功能,从氛围泽育、管理滋养、师德移化、课堂渗透、活动陶冶等五方面入手,陶冶滋润,唱响校园廉政文化强音,使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达到纯净风气、培养社会健康主流力量之目的。

关键词:廉政文化;管理滋养;师德移化;课堂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7-12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0-0013-02

在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习惯将教育的对象锁定为在任公职人员,往往忽视了思想观念尚未定型,将来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少年学生。学校教育在推动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和国家兴旺发达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社会的主人,让青少年从小接受廉政文化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项新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

下面,笔者就彰显学校德育功能,强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谈几点认识。

一、夯实筑基,廉政文化进校园大有可为

首先,廉政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教育部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中小学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1]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青少年是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走向成熟。适时开展廉洁教育,可使其主动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并有利于其道德观念、理想信念、法制意识等价值观的培养,为他们今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形成社会风气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2]

其次,廉政文化进校园有利于社会的风清气正。学校教育关联家庭及社会。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学校可与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来增强廉洁教育的广泛性和参与性。另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者自己也会受到教育。同时,针对思想不成熟的学生,为了达到教育最优化的目的,家庭、社会与学校三方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因此,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导向。

二、彰显学校德育功能,把握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特点

立体性。密集的德育资源、丰富的教育途经,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这种环境更便于多层立体的廉政文化持续有机地“滋润”学生成长。古今中外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证明,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养成教育,是取得成功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廉洁清正、和谐守法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阳光成长意义深远。学校要利用坚实的校园文化平台,以“敬廉崇洁”为主题,全方位挖掘校园廉政文化内涵,通过氛围泽育、管理滋养、师德移化、课堂渗透和活动陶冶,实现时时讲廉洁、处处有廉洁的校园风气,让廉政文化与教育教学工作无缝对接,渗透滋润,使学生形成为民为公的理想信念、诚信正直的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的传统美德、公正守法的法治意识以及规则公平的监督意识。

渐进性。廉政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是一种功在长远的启蒙教育。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宏观思考,细节入手,滋养清正做人、廉洁办事的品质;要敏锐地抓住学生道德养成的节点,借力校园深厚的廉洁文化底蕴,涓涓细流,成江成海,厚积薄发,破茧为蝶;不求毕功于一役,只求檐水滴穿石,完成道德修为的华丽升格;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成系列成梯度,力求使之常态化、长效化。廉洁教育实际效果也许一时难以显现,但请相信,今天播撒的种子,来年会开出繁盛的花朵;今天一个廉政善举,能够成就未来一代伟人。因此,应把廉洁教育贯穿、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而不是一股风、一阵雨。要通过提高廉洁教育的实效性,来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的不断创新。

互动性。教育作为一种双向交流活动,具有明显的多维互动性。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廉洁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教师廉洁从教,纯正教风学风,对学生有着清正为人、以廉为荣的价值导向;学生“敬廉崇洁”,也会约束教师严于律己,以腐为耻。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激励互补,砥砺德行,以人为镜,见贤思齐,在相互提升中形成廉正品行。三是社会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广泛开展廉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主动宣传廉政知识,把廉政文化进校园与廉政文化进家庭、廉政文化进社区等结合,并利用教育的双向性,让学生与家长、社区相关范围内人员互动,进一步放大廉政文化进校园的社会效应,以此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的目的。

三、陶冶滋润,强力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一)风生水起,用廉洁气候泽育品行

近年来,校园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过生日时许愿“中百万大奖,买官做老大”;竞选班干部时请客拉票;当了班干部后同学请他喝茶上网。这对学生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学校要全面实施阳光工程,提高反腐透明度,加强对青少年的廉政教育;要堅定“德育一盘棋,廉政是主题”的思想,遵循“人生主题启蒙化、严肃课题情感化、单一说教艺术化、不同年龄层次化”的原则,创新思维,深入挖掘,科学规划,精心部署,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宽阔的廉洁空间。如每月更换一次黑板报,每期出版一次廉政刊物,高质量建好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创设廉政长廊文化、廉政楼道文化、廉政庭园文化、廉政教室文化、廉政寝室文化、廉政办公室文化、廉政运动场文化,利用情景激励、墙壁说话等形式,在细节之处彰显校园文化魅力。用“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环境,熏陶激励,催人奋进。通过班会、团队会、征文演讲、文艺会演、开通网页等多种形式,精心设计寓教于乐的活动载体,营造校园“崇廉”氛围;把反腐倡廉意识渗透到学校各相关学科教育中去,开发校本教材,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廉洁环境。以人为本,打好“防腐疫苗”,赢得廉政文化建设主动权,占领学生思想阵地,奏响校园廉洁文化主旋律。

(二)滴水穿石,用廉洁管理滋养心灵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学校要在学校行政、学生会、班委会等各级组织中,建立监督、执行、评价的廉政管理体系,有效构建一个多方渗透、全员参与的廉政文化运行格局。以文明班级建设为载体,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崇廉尚洁,慎独慎微,强化自律意识,严格执行监督制度,让学生养成诚实待人、为善弃恶的品质。同时教育学生纠正上课迟到说假话、考试舞弊、乘车不购票、作业抄袭等不良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清正为人、廉洁办事的为人处世原则,形成先入为主效应,今后无论从政还是经商,“清正廉洁”的理念都将深深根植学生心中。

(三)春风化雨,用廉洁师德感化学生

廉洁,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是教师形象的感人魅力。通过每年一度的“师德师风廉洁教育月”活动,全体教师签订廉洁自律责任书、开展廉洁自律大讨论,不断提高廉洁从教的自觉性。对学生反映的不良问题及时整改,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力求成效。教师以“点燃自己,照亮学生”的红烛精神,真诚地关心每一位学生成长,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用廉洁人格陶冶廉洁人格,用廉洁智慧点燃廉洁智慧,用廉洁生命影响廉洁生命,在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要心中有廉洁,行动有廉洁,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才能实现学校发展、教师成功、学生成才一体并进。教师以深厚的学养,敬业爱生的作为,讲廉政、能廉政,学生以求知若渴的热情,青春阳光地成长,尚廉洁,知荣辱。今天校园中的莘莘学子,定会成为明天廉政的栋梁。

(四)涓涓泉流,用廉洁课堂渗透灵魂

课堂是校园廉政教育的主阵地。想让廉洁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真正入脑入心,就要求学校将廉政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组织人员编写廉政文化校本教材,开设廉政教育课程;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廉政教育资源,在课堂上进行廉政文化的灌输、廉洁意识的培养;发现优秀的廉洁教育课要大范围地展示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本学科特色,创新教学形式,多途径渗透廉洁意识,让学生灵魂受洗礼。另外,“富贵不能淫”的廉洁思想早已融入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中国人传统的精神支柱之一。教师可充分利用国学资源这一宝藏,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仁人志士高洁节操,知荣明耻,构筑预防与抵御腐败文化的思想道德防线。

(五)中流击水,用廉洁活动陶冶情操

学校要充分发挥廉政主题教育效应。整合资源,大处着眼,小处做起,宏观思考,细节入手,坚持自主管理,开展分层次系列化的廉洁教育活动。利用既注重吸收传统廉政文化精华,又紧贴时代特点的鲜活题材,开展廉政班会、廉洁教育艺术节、廉洁教育课本剧等活动,彰显学生个性,提升学生能力,助其养成廉洁品质,进而充实校园廉政文化内涵;针对热点问题,开展“廉洁主题辩论会”、发送《给家长的一封崇廉尚洁信》、评选“廉洁诚信之星”等活动,明是非,知荣辱,用榜样领唱校园,增强廉政文化的辐射力;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创建廉洁专题网站,让学生动手制作廉洁内容的网页、媒体作文、电脑绘画,参加电脑廉洁作品评比,在动手动脑中接受廉洁教育;选取廉洁主题,以研究性学习、主题综合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各种特色廉洁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主题教育效应,丰富和拓展了廉政文化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曾说过: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变化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信仰;二是中国的下一代有没有责任感;三是中国的下一代能否实现廉政。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充分发挥德育的陶冶滋润功能,强力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在校园主阵地唱响廉政强音,使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就一定能达到纯净风气、培养社会健康主流力量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z].教思政〔2007〕4号.http://www.gov.cn/zwgk/2007-03/30/content_566681.htm

[2]林德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90-93.

猜你喜欢
课堂渗透廉政文化
高职英语课堂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实践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