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主要应用评价

2019-12-23 07:13洪瑞钦
教师·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洪瑞钦

摘 要:思想道德品质作为衡量一个人基本素质的标准,具有前提性,即个人在获得各种成就的同时,如果不具备好的品德和遵守社会秩序,那么这样的成就对于社会来说是无用的,不值得传播和赞扬。社会有序地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经济等硬件要素,同时也无法离开社会秩序、道德品质和法律法治等精神层面的内在因素,“无规矩不成方圆”,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育。现代教育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共鸣。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因此,文章就当前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分析、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主要应用要素分析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情感体验式教学的方法要点分析展开详细论述,以期为中学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提供有效的参考,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情感体验式;初中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13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0-0092-02

一、引言

以往的素质教育过分强调学科成绩的高低,忽视了学生心理、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和建设。在中学阶段,学生脱离了小学阶段的“照顾”,开始学会面对来自升学、考试和同学人际关系的处理的压力,同时,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速度的日渐加快,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在互联网上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需要在学校通过道德品质课程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抵抗外界的不良诱惑,学会分辨是非,并有自主的基本辨别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是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在学校中,教师除了对基础课程的教学,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下简称“道法课”)的任课教师而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分辨能力,同时学会控制情绪,而情感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特殊情境下应该如何应对各种情况,从而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当前我国初中道法课教学现状分析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开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教育实行新课改,而新课改的重点就是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學习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去不断学习和进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得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初中道法课教学状况不太乐观。首先,部分学校过于重视学习指标和升学率,忽视了对初中道法课的教学分量,甚至挪用道法课的时间用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这样的做法容易让学生树立不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在道法课教学中表现出应付了事、懒散敷衍等消极态度。其次,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填鸭式”教学的现象随处可见,不注重实际案例的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充斥着枯燥、单一的理论知识,使得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逐渐失去对道法课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无用化,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即使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掌握相关题型的解题要点,在生活实践中,课本上的内容和知识也并未起到什么作用。再次,由于情感体验式教学在国内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因此在国内的普及度还不高,由于部分教师缺乏类似的教学经历,或者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的冲击,仍然保留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影响力严重不足,学生无法找到学习的乐趣,因此逐渐漠视道法课的课堂教学,转而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

现代教学不应该仅注重分数,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将情感体验式教学与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其中道理。

三、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法教学中主要应用要素分析

(一)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情境

目前就国内大部分中学来说,都已配备了较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道法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备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采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度较高的视频作为引入,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疑问听教师讲解知识点,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加以复述。一方面,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丰富了教学情境的设置方式,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课堂学习感受;另一方面,通过对教学情境的理解和思考,可以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点与真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联系,从而形成一套符合自我特性的价值体系,具备基本的辨别能力,看懂情与法的关系,读懂人间冷暖。

(二)采用案例详解提升实用性

道法课的教育一定要注重对案例的分析,只有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学生才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连接点,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养成良好品格。例如,教师在讲授友谊情感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相似性较高的案例进行讲解,在讲解之前,先听听学生的看法和意见,之后教师再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并指出学生存在的思维漏洞和误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体现道法课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价值。

(三)安排小组合作加深个人感悟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师生关系、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教学要素,教师可以设置具体的情境,安排小组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并最终派出代表给出小组看法和解决措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通过互相的深度交流和交换意见,更加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且可以受到不同角度和观点的思维冲撞,让学生在自主探讨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最大化。教师在开展情感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倾听学生的个人感悟,情感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在于情感的共鸣。

四、初中道法课中情感体验式教学方法要点分析

(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情感体验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现代教学要由原先的以教师为主体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要求知者,而教师应该是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对于初中道法课程中情感体验式教学的运用。首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进行提问、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其次,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具体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道法课的学习更贴近实际生活。

(二)双向互动教学,促进师生交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切忌一味地灌输知识,授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效地汲取知识,而教师单方面的输出知识有时候并不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相反的,“填鸭式”教学极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和抵触情绪,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构建一种双向沟通的良好相处模式对于提高课堂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双向交流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展示自我并提出疑问,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只有寻求教师解答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而教师也只有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有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五、运用体验式教学于初中道法课的教学反思

在初中道法课教学中,倡导“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的教学理念。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是,情感体验式教学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培养,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投入和思想升华,使得课堂生活化,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課堂的教学效果。

但是,基于试验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在现实教学中,情感体验式教学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情景演示气氛活跃,部分同学过分兴奋,扰乱课堂秩序,造成老师无法把握课堂秩序与教学进度的情况,以及其他学生也受到干扰,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在进行道法课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一个度,既不会造成课堂沉闷,也不会让学生因为情景演示而过度活跃。当然,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不能跟着学生节奏走。另外,对于一些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和积极性不高的同学,他们不会主动去学习甚至不喜欢学习,也不积极参与讨论,此时教师应该多跟此类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主动提问或者是以分组的形式去带动他们学习,通过提问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争取教导好每一位学生。教师也可以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去带动学习差或者是爱玩的学生去学习,这需要教师设计吸引学生的教学课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真正做到在体验中学,在学中领悟知识。

六、结语

情感体验式教学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其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认可道法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并将其变为自身价值观的一部分,从而能够在中学阶段树立一个较为完整的价值体系。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在初中阶段,学校一定要给予道法课足够的重视。中学生涉世未深,很多道理需要通过自身的感悟和体验才能够彻底明白,因此,情感体验式教学有效地契合了中学生的这一特质,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体会人间冷暖,同时在他们心中播下遵纪守法的种子,为其日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 琪.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

[2]甄晓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3]李 娟.情境体验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的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3.

[4]李桂桃.“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长江丛刊,2017(23):289.

[5]劳婷婷.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刊),2017,6(4):130-131.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