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微课融入及设计分析

2019-12-23 07:13沈阳
教师·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微课设计

沈阳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信息化时代也正式到来,并对教育与生活等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微课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的产物。现阶段,在高中化学教学时,对于微课的运用不断增多,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在此以苏教版高中化学为例,并针对在该学科教学时,如何融入与设计微课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课;高中化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0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0-0100-02

新时期,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教学运用微课进行教学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视频,将课堂教学的有关内容向学生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化学知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重难点知识等。以往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活动时,其核心是教学课件与课例,缺乏灵活性。与其相比,微课的优势非常显著,突破了时空因素对学生学习的限制。对于教师而言,需要精心地对微课视频进行设计,使之更好地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去,文章在此对其进行探析。

一、结合学生学习重点内容设计微课视频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同传统教学相结合,催生了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凸显,其应用价值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相对来说,微课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而且教学用时较短,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基于此,要求化学教师充分结合教学的重难点部分,不断进行探索研究,统筹班级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整体情况,设计出短小且精悍的教学视频。通常来说,应将微课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进而有效提炼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因素的限制,要求教师必须要合理地分配教学内容,才能提升设计水平,进而最大化利用教学资源,更加深入地学习重点知识。在此过程中,化学教师要利用知识主线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促使微课课程能够更好地融入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去,促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能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更好地把握。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对氧化还原的本质与相关概念以及氧化还原性的强弱等知识进行对比了解,进而可以配平方程式。教师在设计该节知识的微课时,可以参考中国微课网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找。在该网站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微课资源。针对氧化还原反应,该网站设计了13个课时的微课,而且在各个章节部分,其内容也都比较完整。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班级特色的微课视频,并利用信息渠道发送给班级学生。学生可以运用智能终端设备自主完成学习,进而不断提升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促使微课可以较好地融入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体系之中,同时促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讨论与解疑等全过程,进而促使课程深度不断加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也得以有效提升。

二、防范微课设计误区,提升运用微课的实效性

微课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比如时间较短,内容以精华为主。在对微课资源进行开发时,需要对知识点进行准确把握,进而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整合。化学教师在实际设计微课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其特征,但是不能由于其时间短暂,而设计得非常肤浅,导致其内容非常凌乱,而且严重缺乏科学性。同时,教师无须做到面面俱到,这会使得教学的焦点被分散,与教学目标相背离。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必须要明确内容目标,进而促使教学重点变得更加突出。还要充分结合教学环境,尽可能满足学生对即时学习的实际需求。对于某一具体的教学模块,要能够对其进行精准识别。而就单节微课来说,其属于个别体系,多节微课就可以对此知识点进行串联整合。此外,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还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融入一些游戏元素,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就教学内容来看,其比教学形式更加关键。虽然微课内容的形式非常新颖,但实际上化学知识并未发生改变。最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微课时,要注意科学有序,防止浪费教育资源,否则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虽然微课对于强化课堂讨论,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教师在实际运用时,必须要考虑动态变化的情况。虽然此类动态,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形式,然而要想实现有效的融入,实际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比如,就微课的特征來看,其时间较为短暂,由此也决定了其必然难以深入对问题进行分析,由于微课视频通常是提前录制,对于一些即时性的问题,也很难进行解答。所以,在将微课资源融入化学课堂教学中时,要注意其应当处于辅助性的地位,而不应当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教学苏教版高中化学“电解原理”相关知识时,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该部分知识时会面临非常大的难度。教师要想确保该学科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对该部分知识进行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对其进行划分,设计出多个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将该部分知识分为氯碱工业原理以及电镀与电解铜和电冶金等多个部分,针对每一个部分分别设计微课视频,供学生学习,这可以提升高中化学教学应用微课的实效性。而且在每一个微课中,都只设计电解原理的一个知识点,供学生针对性的学习,帮助学生逐个突破,最终连点成线,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也因此更加深刻。在此情况下,微课内容的设置更加合理,融入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三、设计微课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来说,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是利用动手操作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实验内容的能力不断提升,同时促使其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然而,高中化学中的很多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如果直接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必然会对其自身与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同时,一些实验资源较为匮乏,导致课堂上并不具备开展化学实验的条件。所以,教师针对实验教学,进行微课内容设置时,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充分考虑。首先,教师应当对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知识的能力进行分析,基于此设计微课内容。其次,教师在利用微课,将化学实验以及相关知识呈现给学生时,要确保学生可以在微课的指导下,掌握化学知识的效率不断得到提升。而在微课背景下,教师可以将实验过程运用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给学生带来一种亲身参与实验的感觉。学生在微课教学环境下,可以对实验知识进行反复的学习。通常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解决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使学生探索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实现化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比如,教师在对苏教版高中化学纯净水有关实验进行讲解时,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讲解相关的知识。在对微课进行设计时,教师可以按照下列步骤开展相关教学活动。首先,在预习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对硬水与软水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同时能够对其差异进行区分。其次,让学生在生活中,对区分软硬水的案例进行寻找,如在硬水中,出现的泡沫相对比较有限,而且具有非常多非浮渣。但是对于软水来说,其泡沫量则比较多,浮渣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学生利用微课对软硬水相关知识进行充分了解之后,可以在软水与硬水中分别投入肥皂,对其产生泡沫的情况进行观察。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加热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鉴别。通过观察微课,学生对实验过程与现象有了更深的了解,进而掌握了区分软硬水的技巧。因此,可以看出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时,微课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知识,这也要求教师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微课内容,才能更好地把微课融入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设计有助于深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的微课

在设计微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演示的方式,处理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知识。在对微课进行设计时,要将复杂的化学知识为学生展示出來,促使学生可以基于对化学知识进行接收的角度,帮助其更好地理解重难点知识。在设计微课时,教师要关注演示步骤,提升其设计的合理性。由此要求,在设计微课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最合理的微课形式为学生呈现重难点知识。

比如,在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时,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设备与仪器等,利用视频演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对设计思路进行参考,进而加深对化学重点知识的理解。以“化学能”与“热能”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设计微课时,需要做好下列工作。首先,教师需要对本节的重点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其中包括放热与吸热等反应,要求教师结合这部分内容设计微课。其次,在录制微课时,教师可以先设计教学视频,将实验内容录入视频之中,主要实验内容是将试管中放入生石灰,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对该现象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热能。再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完微课之后,对其所观察的现象进行描述,并回答教师的提问。最后,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并解决相关的问题,引导其更好地对该知识点进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微课设计更加合理,同时也能更好地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相融合。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通过对微课内容的精心设计,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与科学精神,能够帮助其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障碍,鼓励其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微课也符合快节奏的学习与生活,更加容易满足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需求,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美慧,陈 燕.高中化学教师微课教学能力提升需求的调查研究[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5):46-49.

[2]居鸣富.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融合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为例[J].化学教学,2019(1):33-37.

[3]翁永通.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教学初探——以“盐类的水解”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9(4):150-151.

[4]冯 越.高中化学微课《乙醇、乙醛、乙酸和酯的转化关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2):71-72.

[5]赵长宏.利用微课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以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7):33-36.

[6]郑 颖,罗志祥.基于高中化学三重表征思维建构的微课教学设计——以“离子反应”为例[J].考试周刊,2018(62):170.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微课设计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