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研究

2019-12-23 07:13林海英
教师·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全面二孩专业素养幼儿教师

林海英

摘 要:“全面二孩”政策对于学前教育工作有着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学校师资力量所产生的影响、对教师专业素养产生的影响。为此,文章从教师专业素养出发,从专业认同感较低、专业知识匮乏、专业能力不足三个方面探究了“全面二孩”政策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挑战,认为幼教要加强自身学习动机,提升自我反省能力,职业院校要强化对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增加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以此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全面二孩”;幼儿教师;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2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0-0119-02

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體会议公报中提出:以计划生育政策为指导,为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展全面二孩政策。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压力,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与持续发展。在全面二孩政策提出以后,学前教育中的幼儿数量将会激增,会对学前教育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该政策背景下,幼儿园需要构建相对健全的学前教育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满足学前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有序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为教育体系的构建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以“全面二孩”政策为依托,分析了我国幼儿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期能够对相关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全面二孩”政策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挑战

“全面二孩”政策对于幼儿园新教师的专业知识、理念以及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幼教在专业发展层面上依然存在需要内化吸收专业理念、提升实践专业能力以及调整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完善的专业素养培养机制。具体表现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缺失。

第一,专业认同感相对较低。尽管当前教师的社会地位较高,但是幼儿教师却并不被认可,甚至很多人没有将幼儿教师放在和其他教师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再加上社会上经常出现的幼儿教师的虐童现象,使得幼儿教师本身的专业性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质疑。“全面二孩”政策的开展使得学前教育开始被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师资力量的规范化程度以及学前教育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幼儿教师刚从学校毕业,他们年龄通常较小,充满了朝气,这是他们的优势所在,但是因为很多幼儿教师都是中专学历,因此不论从理论知识还是从实践经验上都比较匮乏,这使得他们在实践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社会对幼儿教师所形成的误解。与此同时,幼教通常没有编制,收入较低,这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造成了很多幼儿教师在入职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对自己的职业前途以及未来产生担忧,职业认同感降低,从而降低了专业素养提升的动力。

第二,专业知识匮乏。幼教专业知识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另一种是幼儿生理、心理以及教育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虽然很多幼儿教师在专业学习中就已经接受过这方面的职业教育,但是他们入职以后依然比较茫然,其原因是在校期间学习的多为理论知识,教材内容比较单一,并没有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之间存在隔阂。此外,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导致了幼儿教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幼儿教师队伍准入门槛逐渐降低,很多非学前专业以及非师范类的学生也考取了资格证,这部分群体的专业知识严重不足。

第三,专业能力不足。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其形成过程是一种反复而又长期的过程。可是,目前我国职前教育工作中对于专科人才以及幼儿教师培养的重点在吹拉弹唱等专业技能的培养。研究生以及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更加关注理论知识的思考以及学习,很难和教育实践能力相匹配。这些原因导致了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

二、“全面二孩”政策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增强自身的学习动机

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为此,幼儿教师需要确立终身学习的重要理念。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单一化的知识获取形式逐渐成为过去,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无法在教师队伍当中持续生存下去。幼教工作充满了挑战,由于幼儿教师所面对的通常是一些具备独立意识的幼儿,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以及问题,有的时候单纯依靠现有的个人能力以及知识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学习内在动力。随着网络持续发展,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方法,并且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将其进行合理化的改造,使其满足幼儿教学的要求。此外,幼儿教师也要积极地参与到各种职后培训活动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挖掘自身专业潜能;勇敢承认自身所存在的不足;积极地向一些优秀的专家以及幼儿教师请教;参观优秀幼儿教师的课程;加强学习动机,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根据自身的特征为自己制定一份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计划,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对于一些学历相对较低的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学历进修,有效地学习系统化的幼教理论知识,丰富自身的文化储备。

(二)加强职前教育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是通过实践能力以及经验体现出来的。职业院校在培养幼儿教师的过程中,会向其灌输大量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对于其开展幼儿教学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并非是最为重要的内容。课本当中涉及的通常是专业化的概念以及术语,假如只是注重理论学习,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必然会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学生自身专业能力以及经验严重不足,进而导致知识丧失其应有的存在价值。幼儿教师想要充分展现出自身所学习的知识,需要借助实践的方式。所以,在幼儿教师培养的过程中,不但要丰富其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关注实践的重要价值。

一方面,调整课程结构。第一,丰富实践类课程。实践类知识是在实习中体验或者学习到的。职业院校要充分使用实践性课程提升学生对于实践性知识的掌握力度。实践类课程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的方法,是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体现。所以,设置这类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职业院校可以设置讲课类、说课类的课程,在课程上模拟幼儿园教学。此外,还可以通过汇报演出、技能大赛以及科研实践等方式加强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第二,部分院校中普遍存在着轻视专业技能、重视理论知识的实际情况,学校尽管也开设了钢琴、手工制作以及视唱练耳等专业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所以,可以增加这类课程的比重,或者是开设一些诸如儿童戏剧、沙画、皮影等具备地方特色的课程。

猜你喜欢
全面二孩专业素养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