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线描展特色

2019-12-23 07:13卿茜谢渝芳
教师·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

卿茜 谢渝芳

摘 要: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线描画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之一,创建幼儿园线描画特色需要把握方向,构建线描特色理论,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从环境创设、特色教学、特色师资、课题研究、示范辐射等方面创建有特色的幼儿园。

关键词:线描画;园所文化;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1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0-0115-02

一、精心创设,营造“线描”氛围

十年前,线描走进了湖南省邵阳市蓓蕾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当时网上关于幼儿线描画的资讯十分匮乏,没有蓝本,无法参考,教师们凭着一股韧劲刻苦钻研,从听课说课到园本教研再到课题研究,从活动设计到园本课程,一次次学习、一次次的脑力激荡、一次次的课程打磨,每一个活动绞尽脑汁寻求创意,探索教育教学的策略及方法,激发幼儿们想象力和创造力。谁都不是生来就是好教师,从稚嫩到成熟,从懵懂到熟知,正是有了理论的指导,我园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出线描特色的道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只要走进幼儿园的大门,大家就能感受到我园浓郁的线描氛围,大到幼儿园走廊的大吊饰、班级的主题墙、作品栏,小到主题墙上的每一个字体、自然角里的盆栽,线描元素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散发着艺术的光芒。每年我园都会更换幼儿园走廊的吊饰,每个楼层都会有自己的线描主题。在作品栏里,布满了幼儿们的线描作品,可爱的动物形象、美丽的风景画、快乐的场景,都充满着幼儿无限的想象与创造,他们用线条勾勒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着自己对美的欣赏,创造出一个个童真的愿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我园教师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使每一块墙面、每一个区域、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如主题墙面上的字,教师将它们打成空心字体,在幼儿运用点和线条进行装饰下,这些字便变得不仅有线描特色,还具有艺术性。幼儿们每天都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主动寻找他们需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并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快乐生活。使幼儿们从小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在师幼互动的环境中,幼儿园的线描氛围日趋浓郁,它仿佛融入了幼儿环创的点滴,又渗透到园内的每一个角落。

二、努力探索,凸显“线描”文化

(一)開展园本教研,丰富线描理论

特色幼儿园的创建离不开对特色教师的培养。皮亚杰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由此看来,培养大量的个性突出的教师是创建特色幼儿园的重要前提。

起初 ,我园还只有个别班级开展线描画教学,教师们对线描了解得也不是很多,于是,园本教研成了丰富教师经验、提高教师理论、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在线描特色创设的十年间,我园经历了一次次的集体备课、一课多磨、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的研讨。刚接触线描时分批对教师们进行线描知识培训“点、线、面知多少”,教师们从了解最基本的线描知识开始,认识各种点、线、分割方法、点线组合方式;中期全园教师一起参与的园本教研“诗情画意”,教师们运用线描经验设计自己的队牌,探索各年龄段线描画教学内容的选择;后期开展的园本教研“同课异构:鱼你在一起”,大班线描活动“美人鱼的新装”,教师向大家展示了精美的课件、优美的声音、情景式的教学设计,幼儿们在活动中积极地表达、大胆地创造,不仅掌握了线描画的技能,还体验到了互帮互助的快乐,仿佛空气中都回荡着幼儿们的欢声笑语与喜悦。而小班线描活动“海底总动员”,教师遵循“艺术源于生活”的原则,引导幼儿观看“海底世界”,以海里的“波浪”作为学习的引子,让幼儿说一说“波浪”,并用身体表现“波浪”,进而由“波浪”的具体形象过渡到本节活动重难点“上波浪线”“下波浪线”。幼儿们在活动中不仅感受欣赏了线描画的美,还大胆表现与创造了美。

经过不断地研究与积累,教师们对线描画的认识由陌生到熟悉,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教学形式开始多样化,幼儿们的绘画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特色教学,扎实开展集体教学

集体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周一、二下午,教师们会认真组织一至两个线描集体教学活动,结合幼儿们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用流畅的线条去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思。如教师自己设计的线描活动“美丽的海底世界”,幼儿们在鱼缸上直接用马克笔作画,在蓝色的颜料水衬托下,小鱼儿仿佛真的在水里游来游去。又如教师原创大班线描活动“爸爸的领带”,幼儿们拿着为爸爸设计的领带进行走秀,当天下午放学后,许多爸爸来园接幼儿,看到爸爸的到来,幼儿们就把领带给爸爸系上,有的小朋友还得意地问:“爸爸,好看吗?你喜欢吗?”爸爸一脸的幸福。幼儿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线描的快乐,展露出来的是满满的自信!在每周的线描集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但要思考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创新教学形式及表现形式,这种长期的实践反思,使教师们在集体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形成了不少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案例,为后期深入课题研究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三)丰富多彩区域活动,激发幼儿自由探索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幼儿在接受艺术教育和进行艺术活动时,往往伴随着充分的想象、丰富的感情、个人独特的表现语言,他们把握的不仅是外在的秩序和法则,更是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在班级的区域游戏里,教师为幼儿们投放了不同的材料:空白帆布袋、废旧瓶子、油纸伞、纸杯、纸巾筒、纸箱等,马克笔、水彩笔、棉签等都能成为幼儿们绘画的工具,在区域中,幼儿们或独立完成、或和好朋友合作完成,枝头上的猫头鹰、星星伴随月亮的夜晚显得那么温馨。幼儿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通过具体的操作、体验去获得线描画经验,探索创造的无限空间。

(四)依托课题研究,构建园本课程

2015年至今,我园先后开展了市级课题“在线描画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实践研究”、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幼儿园线描画园本课程的构建研究”。课题组每周二进行每周一研,从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指导策略到课程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周一、周二课题组成员组织1~2个线描特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周三课题组成员会进行一次教学示范课研讨,教师们会组织一个新的教学活动和上周已进行的课例在平行班重现。每周,课题组成员会对所执教的活动进行课例研讨,每周问题的倾向点从教师执教的问题及困惑出发,如如何确定线描画教学活动目标?线描画教学目标的制定如何细化到一个活动中?活动中的重难点在哪里?教师运用了什么样的策略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线描活动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幼儿去发现装饰画的规律?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线描画的常规?如何在线描活动中激发幼儿去创造表现线条装饰美?等等。在此期间,不断收集相关的视频及文字资料,并进行再次修改,以一周两次的特色教学活动为载体,课题组成员及青年教师积极探索线描活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在不断磨好课的基础上形成线描画教学内容,通过不断研讨,初积累了不少优质线描案例,目前,已初步形成小、中、大班线描课程、课程体系,所有的教学内容与设计均为我园教师的原创作品,与此同时,还自主研发和线描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使童趣性、形象化的课件为教学目标服务,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示范辐射,彰显“线描”艺术

一是大型活动,师幼同乐。我园组织丰富多彩的大型活动,让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感受幼儿園的教育理念,体验线描活动的快乐。例如“七彩童年、快乐线描”第一届艺术节,在活动中家长与幼儿一起利用各种材料及绘画工具进行主题线描亲子创作,如纸扇、小油纸伞、团扇、轴画、灯笼、T恤、面具、草帽、草裙、围裙、厨师帽、青花瓷、游泳圈、雨衣等,幼儿们穿上自己做的服装、道具,用优美的舞蹈、走秀、歌曲表演展示快乐线描,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打造七彩童年梦。又如围绕“喜迎十九大·我的家乡我的国”主题开展的线描绘画展,幼儿们围绕“祖国祖国我爱你”的主题,用灵动的线描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有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有天安门下各民族人民携手载歌载舞、有手绘的中国地图、也有雄伟的万里长城、故宫等。这些大型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活泼向上的文化氛围,向家长们传达了我园的教育理念,也充分展示了幼儿对线描的艺术素养,提高师幼的艺术鉴赏力,让幼儿们在自己的节日里,留下一个愉快、难忘的回忆。二是搭建平台,展示线描作品。近几年,我园每年都会组织幼儿参加各类美术大赛,幼儿作品多次获金奖、银奖、铜奖,幼儿园多次集体获组织金奖。三是送课下园,科研助力共成长。我园多次开展送课下园、跨园教研、教研观摩活动,加大园所间的合作、交流、学习,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精神,促进幼儿园优质资源的共享。如骨干教师组织的“基于PCK理论——幼儿园线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交流研讨活动,金贝贝幼儿园、北塔区幼儿园、邵阳学院、康丽娃幼儿园、大拇指幼儿园、蓝山迪诺幼儿园的各位园长携各园骨干教师四十余人参加了教研;课题组成员组织的多项活动参加送教活动:“有趣的马戏团”“小鸡出壳”“孔雀大比美”“甜甜的葡萄”“爸爸的领带”“蜘蛛织网”“蚂蚁和西瓜”……

十年耐心坚守、风雨兼程,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世联.特色幼儿园的创建策略[J].幼儿教育,2003(13):10-11.

[3]鞠金花.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重要性[J].都市家教(上半月刊),2012(7):238.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
论苏辙碑诔文的艺术成就
少年小说的突破与期待
论林兆华戏剧的先锋观念及创作风格
论长阳南曲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