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背景下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改革策略

2019-12-24 01:22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药物制剂资源库实训

龙 伟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实践类课程是高职药学类专业技能养成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目前,传统实践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突显,若仍然沿用传统方式培养学生,将严重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探索如何把现代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校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学核心课程,也是执业药师、医院职称晋升和药物制剂工资格考试课程,旨在培养药品生产领域核心技能。课程重点为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生产设备、质量控制等内容[1]。该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针对制剂生产岗位和质量控制岗位培养操作能力。作为一门实践类课程,应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已明显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

1.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尚有部分学生属于被动式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约束,对于复杂的书本知识不感兴趣。药物制剂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量大,知识体系复杂,诸多理论和定义晦涩难懂,加上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知识基础薄弱,导致他们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求知欲望,给平时的课程教学带来很多困难。

1.2 学习缺乏有效性

大部分职业院校采用统编教材或自编教材,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了解实验的基本过程,然后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进行实训操作。传统方法当然有其好处,对于基本功扎实和基础理论深厚的学生是实用的。但由于当前很大一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疏于预习,理论知识基础薄弱,仅仅依靠传统的讲解和“照猫画虎”式的实践操作,效果有待商榷。因为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制剂的制备过程、生产设备原理等知识点烦琐,只通过简单的口述、黑板板书等形式,难以将知识点讲透。

1.3 实训缺乏过程性评价

药物制剂技术作为一门实践类课程,我们在课堂上主张“教学做合一”,实训操作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多数药物制剂制备时间较长,组别较多,教师想要对十几组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几乎不可能。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瑕疵甚至错误,而教师也难以发觉。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难以监控而变得随意性较强,忽略操作过程的要点,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导致实验效果欠佳。对于学生实训结果的考核,教师也只是以数据和实训报告作为依据,而忽略了实训过程,这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

1.4 理论与实践脱节

现代教育主张理论与实践接轨,课堂知识应联系企业实际,以利于培养职业性人才,但现实操作过程中往往不够理想。比如统编教材更新较慢,现有的知识点和操作规程已经严重落后于行业现状;又如药物制剂设备,企业的生产设备大多先进而昂贵,学校通常没有足够的经费去购置最新的实训设备,如果不利用信息化、互联网等途径,学生难以接触和了解最新的知识信息和行业发展动态。

2 课程改革策略

2.1 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在的学生,手机不离手,在传统的课堂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手机控。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诞生了一批智慧教学平台,如蓝墨云班课、智慧职教、世界大学城等。这类网络云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实现师生间的跨区域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课前在平台布置预习作业,进行预习测评;课中探究学习、实时检测、总结提升;课后布置作业,根据平台数据进行反思评价,充分利用平台的互动功能,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使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果。

2.2 开发微课资源

微课是伴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课程表现形式,其具有短小精悍、应用面广、类型多样、目标明确等特点[2]。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制剂制备过程烦琐复杂,而采用制备微课的形式,将重、难点药物制剂制备工艺、复杂机械的使用,用生动形象的微课呈现出来,能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因此,组织建立该课程的微课资源很有必要。微课可在多个方面用于教学。如课前预习,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和所需衔接的知识点,设计微课,可让学生课前观看,为新课做准备;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新课讲解做铺垫;知识理解,教师对重、难点做点拨,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观看微课;练习巩固,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制作微课,用于巩固重要知识点。

2.3 建立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

首先,教学资源库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其具有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是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3]。对于药物制剂技术这门课程而言,资源库的建设主要在基本资源库和拓展资源库建设两个层面:(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革新课程标准,打造全面、系统的基本资源库,涉及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学习指导、知识总结、课件设计、课后练习等多方面内容,为师生的教育和学习提供极大便利。(2)结合岗位实情以及学生今后考证的需求,逐渐拓展资源库。如基于教学的习题库、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模拟试题库、视频动画、虚拟仿真、新型药物制剂科普、处方工艺分析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资源库的深度与广度得到延伸,为师生的教育与学习提供充足的理论与技术支持。其次,资源库要做到边建边用。要像重视教学质量一样重视教学资源,做好规划,开发建设一批高水准的教学资源;同时要形成资源共享,积极参与院际资源合作与交流。新生入校后就应接受教学资源库使用的辅导,要像熟悉图书馆一样熟悉教学资源库。在建设过程中加以利用,在利用的同时要及时更新,不断完善资源库的建设,形成可持续的建设与发展。

3 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教学趋势已成必然;变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信息化手段与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对于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定会推动高职教育教学向更高的领域发展。

猜你喜欢
药物制剂资源库实训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五女拜寿》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高端药物制剂产业化的机遇与挑战
影响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因素分析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