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北省咸宁市发展绿色经济的研究
——以绿色供应链为突破口

2020-01-07 11:18柳海云EssamAbdelmawla张园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咸宁市供应链绿色

柳海云,Essam Abdelmawla,张园媛

(1.长春大学 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2.太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的东南部,在湖北省总体经济发展中处于中下游。根据湖北省统计局关于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显示,从2010—2013年,咸宁市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2014年开始突破且仅略高于湖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直到2017年以来一直保持在全省的第十三位(全省共十七个市州)[1]。可见,咸宁市经济发展缺乏强大的增长引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有待突破。本文将通过立足分析咸宁市近年来的实际发展状况,结合咸宁市实际和政府政策,试图探索咸宁市发展绿色经济的突破口——绿色供应链,从而更好促进咸宁市经济发展,促进绿色供应链自身在我国的实践。

一、咸宁市发展绿色经济,以绿色供应链为突破口的理解

(一)对咸宁市发展绿色经济的认识

在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咸宁市的环境一直保持良好开局形势。50.14% 的森林覆盖率成就了咸宁“天然氧吧”,365天的优良空气指数赐予了咸宁“宜居山庄”,绿色生态已成了咸宁的代名词。因此驻足于探索符合湖北省咸宁市自身特点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绿色经济就成了拉动咸宁市发展转型增速的指向标。在政府的实际政策规划上,咸宁市紧紧围绕“2020看咸宁”的目标任务,积极推进“五个一”工程(“五个一工程”,指的是“一座城”“一瓶水”“一部车”“一条路”“一机场”,即长江流域公园城市、世界级饮料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铁公空水全域大交通体系。),在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提出“133”区域和产业布局(“133”区域和产业布局,“1”是“一城引领”,即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第一个“3”是“三带协同”,即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幕阜山绿色产业带、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协同发展;第二个“3”是“三篇文章”,即统筹做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域旅游三篇文章。)。因而从政府的发展战略视角看,咸宁市围绕“创新驱动,绿色崛起”战略,进行顶层规划,谋篇布局,致力于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二)对绿色供应链的认识

绿色供应链是在供应链的基础上回收循环,进一步延伸优化,考虑环境、资源和健康安全等因素,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注重环境效益,进一步提升健康、安全、保障的发展模式。张志奇对我国绿色供应链的发展从国家、相关部门及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行动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目前绿色供应链发展存在制约因素[2]。根据曹艳、赵美焕、刘璟等的研究可知[3],绿色供应链的发展在国内外是随着人们认识和需求的不断升级而发挥越来越大的综合效益,在国家政策层面,绿色供应链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层面,国家级权威认证机构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积极作为,促进绿色供应链落地生根、有效实施,给企业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

(三)咸宁市发展绿色经济,以绿色供应链为突破口的耦合效应

咸宁市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崛起”战略,致力于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和国际生态城市,建设优美香城泉都。在此发展战略背景下,以绿色供应链为突破口,发展咸宁市绿色经济首先可提高绿色经济的发展质量,协同上下游企业绿色发展,同时为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中国经验;其次,有利于提高咸宁市的产品竞争力,提升品牌效应,壮大咸宁市绿色经济市场;最后,咸宁市的良好生态环境、政策、产业、基础设施等为绿色供应链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降低了发展绿色供应链的产业技术难题,提供了优越的政治环境。

二、绿色供应链为突破口,咸宁市发展绿色经济的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

咸宁市居中部崛起“两纵两横”和湖北“两圈一带”战略规划的重要区域,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武汉、长沙、南昌三大省会城市经济区的地理中心。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咸宁市生产的优质绿色产品更容易进入周边市场,形成扩散裙带效应。咸宁市境内武广高速铁路、京广铁路、武咸城际,铁路密集交织,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武深高速、咸通高速等纵横交错,长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市,嘉鱼长江大桥、赤壁长江大桥以及咸宁核电码头、赤壁旅游码头等众多长江码头,使咸宁市形成中部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咸宁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物流发展创造了条件,将助力供应链的物质运输,促进生产运作效率,为投资引商,货物往来贸易提供极大的便利。

(二)产业优势

现有产业优势。全市种植的桂花产量居全国第二;咸宁茶园丰富,是中国砖茶规模最大的产区;楠竹、立竹、苎麻、猕猴桃等地方特色产业,自然绿色产业资源丰富。咸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入驻企业30余家,涉及环保科技、电商创业、户外拓展、产品研发多个领域。产业种类与形态多样且多为绿色经济产业,为绿色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配套资源。2019年咸宁市全年将引进国内外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投资项目3个,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100个,招商到位资金1 000亿元以上[4]。在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的基础上,绿色供应链上的相关节点企业可充分开发打造咸宁市绿色产业带,弥补产业分散化、受市场风险冲击大等缺陷。

(三)生态环境优势

咸宁市是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50.14%,区绿化覆盖率41.78%、绿地率37.02%,是武汉的后花园。空气质量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9位,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在防污治污、绿色治理等方面咸宁市具有明显优势。咸宁市曾获得中国十大最具成长创新型城市、全国第二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湖北省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市等殊荣,以此为基点,进一步宣传、优化、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及低碳经济产业,稳步推进咸宁市的创新、绿色发展进程。目前咸宁市优良的生态环境与发展绿色产业经济互相生映,能够有力地维护和提升现有生态,同时也能为绿色供应链的发展节约成本,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绿色供应链为突破口,咸宁市发展绿色经济的弱势分析

(一)咸宁市的人才引留问题突出

一方面,虽然咸宁市的近邻武汉,高校众多,人力资源优势明显,但相对于环境多元化、发展平台更充盈的沿海城市,整个湖北省的人才保续和流失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咸宁市原有的配套人才引进机制略显“沧桑”,相对于武汉市在基础设施、医疗服务、教育资源、生活多样化等方面的优势,致使咸宁市原有的人才受其吸引,流失。另一方面,由于前期咸宁市经济结构不完善,人才福利、发展机会十分有限,进一步削弱了人才的保有率,尤其是高尖、年轻人才严重失衡。人才问题使得咸宁市发展绿色供应链在相关技术改善、攻克方面受到一定的冲击。

(二)咸宁市的经济基础薄弱

由于历史因素,咸宁市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发展理念不统一,再加上前期交通不畅通,造成咸宁市经济总量小、市场主体不多、结构不优。咸宁市经济基础薄弱,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高新技术产业不足,过于依赖传统产业和发展模式,对产品研发能力不够重视,咸宁市缺乏具有时代特征的本土化高技术含量企业。咸宁市的自然环境良好,但旅游资源发展不平衡,主要以咸宁温泉旅游,通山九宫山,赤壁古战场等出名,旅游创收覆盖面不足,导致咸宁市区域收入发展失调,整体拉低了咸宁市的总量,从侧面反映出,绿色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不完整,有待拓展绿色供应链经济的整体效应。

(三)咸宁市产业品牌特色不明显

受限于咸宁市之前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协同化发展趋势弱,致使许多产品进入市场后缺乏品质保障,农产品缺乏精细加工。例如咸宁市赤壁的“羊楼洞”牌、“洞庄”牌等砖茶老字号,通城县的油茶、崇阳县的雷竹、嘉鱼县的鮰鱼、通山县的琵琶、咸安区的桂花,由于生产端缺乏技术指导,产品精细加工的中间环节较为混乱,使最终出售的产品都难以突破现有市场同类产品。同时产业的小规模、小作坊,单纯的依靠传统手艺,无法有效应对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整体而言,人工成本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品牌建设的资本和组织能力,这是目前咸宁市产业产品品牌的尴尬现状,有待依托绿色供应链的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壮大协调组织能力,培育绿色、生态、消费者认可的品牌产品。

四、绿色供应链为突破口,咸宁市发展绿色经济的机遇分析

(一)全球经济的绿色可续发展趋势

从人类的经济发展引擎不遗余力地启动,导致全球垃圾成山倾倒、不可降解的黑白污染触目惊心,再到空气质量检测指标PM2.5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致使目前人们对绿色环境、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的高关注和高需求,在全球范围内达成了一场人类史无前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识,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中国明确提出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全球经济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民心,绿色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可持续的长久发展之路。

(二)我国政府的战略规划和阶段性目标

我国在2014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其基本方针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分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咸宁市政府在2016年下发的《中国制造2025咸宁行动方案》文件中提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5]。从国家和市政府的规划角度都说明了发展绿色经济是咸宁市经济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同时咸宁市做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全域旅游“三篇文章”,使得以绿色供应链为突破口,发展咸宁市绿色经济是集主客观机遇于一体的。

(三)绿色供应链发展的条件趋于完善

咸宁市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技术方面,咸宁高新区于2017年成功晋级国家级高新区,目前咸宁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二百多家,建成多家国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在人才方面,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多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近两百名;在设施方面,已建成多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成立了绿色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资金方面,获批省政府“金种子”“银种子”企业16家,挂牌新三板、四板企业265家。咸宁市目前各种条件趋于完善,在技术、人才、设施、资金等硬件方面为绿色供应链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绿色供应链为突破口,咸宁市发展绿色经济的威胁分析

(一)绿色供应链的系统风险

绿色供应链是在供应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从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物流整个过程将更加关注品质效益、资源利用效益、环境效益。如果链条上某一节点企业产品品质发生了问题,绿色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品牌形象也将受损,可能引发参与咸宁市绿色供应链新模式的企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同时绿色供应链节点企业的选择一定程度必须具备技术、资金、信息等充足资源,这加大了构建咸宁市绿色供应链系统的难度。一旦节点企业忽视绿色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追求自身企业利益最大化,都可能发生蝴蝶效应,致使绿色供应链企业系统风险增大。

(二)区域绿色经济的转型威胁

由于咸宁市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开拓新市场,绿色供应链相对于一般产业链有其特殊之处:整个链条的综合效益要优于分散的产业集合即1+1>2。在整个绿色供应链生产的前期中,势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产和技术成本,造成绿色供应链产品势必将高于市场中同一类型的产品价格,增大了销售风险:一方面,如果咸宁市内部或周边区域经济为抢占市场以次充好进行逆向选择,或恶意压低价格,以低成本抑制打压绿色供应链产品,使咸宁市绿色经济陷入恶性竞争;另一方面,绿色发展观的转型,咸宁市周边区域的绿色经济竞争将越发激烈,将会使咸宁市绿色经济的发展受到市场严重冲击。因此,转型进入绿色经济发展领域的地区和企业越多,咸宁市越要布局、协助好绿色供应链的产业链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支持。

六、咸宁市发展绿色经济,以绿色供应链为突破口的优化措施

通过对咸宁市发展绿色经济,以绿色供应链为突破口的综合分析,可知咸宁市发展绿色经济整体条件充足,相对而言存在提升、完善的地方,借此需要明确优势突出发展效果,增添新的因素,助长发展速度和质量,补全短板,拉动咸宁市绿色经济发展腾飞。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优化措施。

(一)提高绿色供应链发展经济认知,增发咸宁市绿色经济内生动力

首先,紧紧围绕咸宁市“创新驱动,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从文化方面入手,全面多渠道大力宣传绿色发展观,提高对绿色安全和绿色供应链的认知,扩大绿色经济文化认知和影响力。针对性招商引资,从城市的绿色文化和城市的政策保障角度,进一步优化政策力度,吸纳、引进配套企业;政府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企业在咸宁市发展需求,协调配合解决体制机制障碍问题,为企业的入驻解决产业不完善的担忧;完善人才引进制度,从外部补充绿色供应链的人才,优化资深技术人才的待遇,加强人才交流平台建设。其次,企业要在咸宁市优越的发展条件基础上,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保障企业的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管理始终,通过组织内培养的绿色发展理念,来培养市场竞争力,形成咸宁市绿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政府加大对违规绿色发展企业的惩罚力度,进一步保障绿色发展企业的需要,激发企业绿色发展的动力。最后政府要有效监督绿色发展企业集群,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形成企业外部的政府监督和群众监督保障,企业内部全员监督的督促体系。因此,培养绿色发展观,坚持绿色经济发展,坚持发展绿色供应链,形成“咸宁绿色经济”品牌,将不断增强咸宁绿色经济的内生造血功能。

(二)完善信息分享平台,联动协调绿色供应链企业

咸宁市发展绿色经济,以绿色供应链为突破口的系统风险,主要表现有三:节点企业的产品品质问题,专注自身利益最大化、绿色供应链的组建。笔者认为,绿色供应链的协调发展,离不开信息链的支持,须加强信息在节点企业间流动的真实性、透明性和时效性。因此咸宁市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并为企业免费提供相应信息和技术服务,拓展跨企质量联合监管的信息通道;同时将绿色产品信息及时告知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进行补贴,引导消费绿色产品,多途径维护咸宁市绿色经济发展质量。咸宁市的旅游资源丰富,但县际间发展不平衡,缺乏联动。对旅游产业链,鼓励不同县际绿色旅游供应链的供给者扩大合作范围,不仅探索绿色供应链内部的协调,同时也要加强不同供应链供应商的横向和纵向合作,即跨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既包括合作社的合作,也包括旅游公司的合作),提高咸宁市旅游经济的联动性和产业的粘合性。

(三)支持壮大绿色龙头企业,鼓励培育咸宁市中小企业绿色发展队伍

加强培育咸宁市绿色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引导部分国有企业转型成市场经济的绿色主体,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入驻咸宁市的绿色龙头企业带来的资本信心和市场结构优势。针对工艺水平低和粗放发展模式的中小企业,专门组织学习和辅导,技术再改造,鼓励发展绿色经济,挑选符合要求的企业导入绿色供应链企业的产业集群中;对有二次不良生产记录及信用记录企业进行严厉打击和封锁,坚决维护发展咸宁市绿色经济的“生态环境”。咸宁市政府一方面可将保险引入绿色经济范畴,对参与咸宁市绿色供应链的节点企业进行绿色保险,从而降低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风险顾虑。另一方面,政府借助普惠金融、自建或引导社会资本形成绿色产业基金或绿色证券,补贴支持咸宁市中小企业发展绿色经济,使绿色经济发展企业遍地开花。最后,由于绿色供应链是国外的“舶来品”,咸宁市要铺设对外交流平台渠道,学习国外发展绿色经济的技术,因地制宜的引入改进,通过建立相关中介服务组织,促进人才的交流合作,注重咸宁市人才绿色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咸宁市绿色经济的发展。

七、结语

咸宁市目前的发展局势苍劲有力,近些年在投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经济总量、规模经济、产业经济已进入勃发期。紧紧围绕“创新驱动,绿色崛起”做好咸宁市绿色供应链的发展,根植于咸宁市的绿色发展战略,做好绿色经济,以绿色供应链为突破口,将更好地促进咸宁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全域旅游“三篇文章”做实做大,促进咸宁经济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咸宁市供应链绿色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绿色低碳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工友艺苑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咸宁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
此so非彼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