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戚继光的儒学修养

2020-01-09 12:57郑任钊
台州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戚继光阳明

郑任钊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古代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

戚继光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一生戎马征战,肃清倭患,戍守蓟镇,战功卓著。而同时,他又有着深厚的儒学根柢,允文允武,“扣衷富有甲兵,投笔深通章句”[1]12,以儒将而闻名当世。戚继光“喜事经书,尤长诗翰古文”[1]2,12 岁即以“读书”为志[1]6,15 岁便“博极群书”,“裒然以经术鸣于时”[1]7。戚继光所著除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军事著作,还有一部《止止堂集》。《止止堂集》是戚继光的诗文合集,包括《横槊稿》三卷、《愚愚稿》二卷。郭朝宾《止止堂集序》称“公秉鹰扬之气,抱死绥之志,其在师中,凡誓戒、祭告、奏凯、悼亡、纪行、赠答,则因事抒思,搦管成章。故其文宏壮,可追乎古;其声慷慨,自合乎律也”[2]。《明史》称戚继光“有能诗名”[3],《四库》馆臣亦称赞“其诗伉健,近燕赵之音”[4]。观其诗文,俨然一派儒者气象。在戚继光的《止止堂集》中,除了大量的诗文,更有一篇解经之作——《大学经解》,融贯《周易》等经典与朱熹、王阳明等先贤之说,而自成一家。

“止止堂”是戚继光的书房名,按照戚继光自己的解释,“盖取之艮而止,忠之义在是矣”[5],即艮卦《彖传》所讲的“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6]。此义也正是戚继光解释《大学》时所说的:“《大学》之道三言尽之,然亦何由而得所止耶?要必先知所止,而后得所止也。”[7]128这显示出戚继光对《周易》与《大学》思想的深刻把握,同时也反映了戚继光的人生境界。

一、自期儒将,爱民重仁

戚继光素有儒将之名,时人赞其“才猷虎变,当收儒将之功;意气鹰扬,可望干城之寄”[1]13。“儒将”不仅是时人对戚继光的印象,也是戚继光对自己的期许。戚继光有文曰:“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只‘不得已’三字,能用心详玩,扩充即成仁将、儒将。节制之师,杀人安人,无不是使天下归仁,死而不怨者,此其效矣。”[7]140

“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为将者,莫不追求赫赫战功,不惜杀伐。而戚继光却强调要做仁将、儒将,将用兵视为不得已之事,要有节制,其目的是使“天下归仁”。他还主张,“尽分以为心,安民以为志,庶功名富贵是非毁誉不足以累”[7]140,“用兵不以安民为心者,是功而已矣;业举不以达道为心者,是利而已矣”[7]141,明言以“安民”为职志,而不计功名利禄。早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方19岁时,戚继光即作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1]9,表达了不求战功,以维护天下安定为己任的远大志向。《愚愚稿》中,他更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这种选择:

世之为武夫者,积金帛、广田宅、侈功名、保首领,与时迁移,今人谓之上智。竭心力,治职事,尽其在我,利钝付人,时运不齐,为国忘家,不能封侯,必期庙食,今人谓之下愚。谋不合,道不行,疲有限之精力,必欲维持职守,于必不可为之中,陷阱在前,斧钺不惧,今人谓为愚而又愚者。吾将为智乎?人欲之,而吾心之知不欲也。吾将为愚乎?吾心欲之,而人不与也。必不得已,吾宁将无违吾心,其为愚乎?愚而又愚乎?宜号曰“愚愚子”。吾侪当知所择矣。[7]131-132

对于当时将领争名夺利的种种“聪明”之举,戚继光却选择走一条“无违吾心”的“愚而又愚”的道路,不计个人荣辱安危,以天下苍生为念,为国家为黎民恪尽职守。因此,他自号“愚愚子”,更以“愚愚稿”来命名自己的诗文集。

戚继光的这种“愚而又愚”的选择,是因为他内心坚守着儒家以民为本、以仁为本的精神。他非常推重《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一句:“赵普半部《论语》治太平,予曰不必半部,只节用爱人一节,万乘之国可治矣。”[7]137在解释《大学》引《尚书·康诰》“如保赤子”之句时,戚继光说:

赤子谓未能言之子也,饥不能言食,渴不能言饮,寒不能言衣,惟有呱呱而已,惟在保母默通其情而预为之所耳。若夫龆龀以上,饥寒饮食悉能言,求保之何难?正则下民之情,饥寒、疾苦、患难、冤抑不得上达,在为民父母者如保赤子,默通其意而已。况吾民疾苦,能讼于楮笔,饥寒能通于言语,非龆龀者比,尚不能保之,将谁责哉?[7]132

戚继光强调为官者一定要像父母爱护婴儿一样爱护百姓,民间疾苦不得上达,正如婴儿口不能言,因此为官者一定要与百姓“默通其意”,知民情、懂民意,以百姓之心为心。他强烈抨击那些不顾百姓疾苦而一意“建功立业”的官员,痛斥“今之所谓能宦,古之所谓民贼也”[7]135。

在将者之德中,戚继光最重仁,其言“勇生于廉,廉生于仁,仁者必谨敕,动如礼义,孰谓贪诈之人而知仁,而知谨敕礼义乎?”[7]142他认为,将者有“智、信、仁、勇、严”五德,而“仁居中”,因为仁是五德之根本,所谓“智者仁之辨也,信者仁之实也,仁者人之本也,勇者仁之志也,严者仁之助也”。戚继光指出,“苟智信勇严而不重夫仁,则皆为虚器,为礼文矣”[7]142,一旦脱离了“仁”,则其余四德皆失根基而成为空文。

戚继光训练选拔将士,也以此作为首要的目标,对将士进行以正心术、立志向、明死生、辨利害、做好人、坚操守为主要内容的培养训练,要求“为吾将者,须是看定兵马真为安国保民之物,事事报恩之本,无问文武分涂,展布难易,一心从保安民社上起念”[8]153。戚继光还主张,“练兵与司牧二字正相对”[7]132,为将者也当“如保赤子”那样对待士兵,要“爱士如婴儿”,与士兵同甘共苦,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士兵必会深受感动而“可以之赴深溪”,最后“爱行恩结,力行气奋,万人一心,何敌不克”[8]150。而爱士兵,则必须对士兵进行教育,其中首先就是要对士兵进行儒家礼义、名分的教育,然后才是行军打仗的训练。戚继光认为:“士卒爱矣,与我同死生而不辞矣,苟不加教习之亦是以卒予敌耳。《语》云爱而不教,禽犊之爱也。故凡礼义、名分、行伍、进退、营阵、武艺,不教不能知。”[8]150

对于将才的教育,戚继光则有更高的要求,他主张进行专门的儒学培养:

为今之计,先选年力资干相应者,每道为一会,俱附各道常住地方学宫之内,列于儒生之后,总听学官提调。另择合格师长,老成生儒,曾历边方及游将门者尤善,有号房则于号房,无号房则别求馆舍以教之。……首教以立身行己,捍其外诱,明其忠义,足以塞于天地之间,而声色货利足为人害者,必正其心术。其所先读则《孝经》《忠经》《语》《孟》白文、《武经七书》白文,……俟其尚志既定,仍复如前,晓以祸福利害之数,成仁取义之道,须心中有定主,不为害挠,不为祸惕,无见于功,无见于罪,常惺惺矣。然后益之以《春秋左传》《资治通鉴》以广其才,又授之《学》《庸》大义,使知心性之源头。……然后进之以杂习器伎行伍之务,将之于桴鼓实用之间,则将材成矣。[9]158-161

在戚继光看来,要成为将才,不能没有儒学的训练,而且要如生员一起,入学宫,择师长,进行系统学习。戚继光要求先正心术,摒外诱,注重为学次第,从不附注疏的《孝经》《忠经》《论语》《孟子》《武经七书》的白文本开始学习。接下来,在知晓“祸福利害之数,成仁取义之道”,能做到“不为害挠,不为祸怵,无见于功,无见于罪”之后,才能学习《左传》《资治通鉴》《大学》《中庸》等经史,明心性之学。只有在完成儒学的系统训练的基础上,最后才能进入军事训练。戚继光主张的这种培养将才的次第,深刻反映出他对将士儒学素养的重视。而事实上,这也的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戚家军”军纪严明,战无不胜。戚继光在奏议中说:“臣之用南人,所以得其死力。一呼数万而莫后,去家万里而不辞,杖戮犯者而不怨。是岂真为升合之养乎?盖有大义存焉。”[10]戚家军之所以有这样强大的战斗力,从根本上讲,就是在于经过如此培养训练的将士们,心中都存有“大义”。

二、私淑阳明,知行合一

戚祚国在《戚少保年谱耆编》中说其父戚继光“私淑阳明,大阐良知,胸中澄澈如冰壶秋月,坐镇雅俗有儒者气象”[1]2。我们从《戚少保年谱耆编》的一些记载中,也能看到戚继光的此番气象。

嘉靖四十年(1561)十一月,戚继光帅军于江西讨流寇,“兵抵宜黄之廖坊,贼闻兵至,预遁出境。前上坊残寇知建昌无兵,复自光泽县由外流入水口以突犯,计欲往乐安以趋湖西”。在这种情势之下,尤其当时总督胡宗宪对戚继光还有不满之语,戚继光却“不以介意,第与叶山人涵讲良知自如也”[11]。

嘉靖四十一年(1562)七月,戚继光帅军自温州行舟至平阳,“自平阳从间道入闽,比时途中惟与叶布衣论正静,讲良知,未尝言兵。兵之行止,悉中规矩。”其间叶、戚二人有一段问答。问:“得无有杂念乎?”戚继光答:“念不可起。”又问:“静时如何?”戚继光答:“君认默坐时为静乎?若以是为静,则遇感应时静着何处?予终日纷纷,不敢起憎厌与劳倦,只见得动、静无二境。譬之临阵时,止知剿贼未务,又何暇易虑?使杂念一动,便即张皇,予所以无惧而辄效者,以此也。”[12]

以上两则记载,戚继光王门学者的形象跃然纸上,讲良知,谈心学,而且用工很深。行军布阵之中,即使军情紧急,戚继光也始终注意修养心性,同时又将心学实践于军务。在戚继光的各种著作之中,我们也能看到他大阐良知之学。如说:

凡我同侪,荷国恩于兹二百余年,受娠之初,此身即为国家之身,但壮年以来,为货财色欲口体势利所夺,如是爱乐恶苦贪生畏死有所顾惜,则良知遂泯。[7]131又如:

近世人轻易看书,辞日繁,道益晦,只是欠身体力行四字耳。但将数圣贤真儒说过的话头字字认真体贴,来我身上行之,只一良知便可径到圣贤地位,便可日日见尧舜。若不实行,总读尽讲尽数圣人之书,必竟是水面看月而已。[7]137

阳明之学,尤为强调“知行合一”,戚继光于此多有承袭,大力提倡“身体力行”,认为从书本学来知识,一定要“认真体贴”,切身实践,否则终究是水面看月,终落于空。在军事学习和训练中,他也强调一定要结合实践,知行合一:

夫如是而教养之矣,而不履夫实境,是犹瞽目者谈五色之丝,虽离娄不足过之,逮以丝付手命之曰某为某色,则依然瞽矣。况兵凶战危,场肆营阵之习,固所必由而不可废,亦不过筌蹄之学,而非忘言之境也。必也无论南北,但于用兵地方,将所储诸士辈分置行间,出战则置之战阵之后,于实境以试之,试之既真,且小委以尝之,尝之无疑,然后可用。[9]163

将士学习兵法、掌握军事知识,是必须的。而学到的知识,一定要接受实战的检验,否则就如同盲人可以把丝绸的颜色说的很明白,但是真的把丝绸拿来辨认时,却又无法辨别。因此,兵法必须在实境中经过试验,才知道何者可用,何者不可用,最后才能真正拿到战场去应用。在为将才进行儒学培养的主张中,他特别要求老师“曾历边方及游将门者尤善”,最好能对边地及将门有所了解,也正是希望这些老师能结合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避免陷入空谈。

阳明有“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13]的名言,戚继光于阳明此意也多有阐发,尤为强调要“治心寇”。他把自己的《愚愚稿》就说成是一部“尽皆谈兵秘诀,治心做好人龟鉴”,并将之“逐章解示诸将”[14]。戚继光说:“孔明兵法莫过于宁静致远一句,故谓去外寇易,去心寇难。能去外寇而不能惩忿窒欲,以治腹心窃发之寇者,不武也。”[7]140又说:“将兵治边寇,惟恐不胜,至于治心寇,却弗加意功名利欲。与心为敌无异于寇,能剿外寇者却不能攻心寇,可不省旃。心为主将,气为士卒。治心则得良将,治气则得猛卒。理相须也。善将心者,以意为偏裨,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戒慎恐惧,防乎其防。人知治外寇而不知治心寇,视以礼而色寇远矣,听以礼而声寇远矣。声色之伏也无尽,当于慎独攻起,则无遁寇矣。”[7]139戚继光以“治心寇”为要务,其所用之法,则以礼义忠信祛除声色之扰,这与王阳明通过致良知,而扫除荡涤“声、色、货、利”[15]122的功夫颇为类似。

戚继光论学道之法,亦是以阳明之说来立论。其言:

学道者以渐进为愚,以顿悟为贤,天下之人皆欲求顿悟,耻从渐进,而不思吾人生禀中人之材多,上智之材少,只要一步便到圣贤地位,却将下学工夫不肯讨论,气习之病,一毫不除,日夜只求顿悟,如沃田栽秧,不刈草而加粪,惟望禾稼一茂便偃于草,此所以声色货利私欲之情依旧痼蔽于中。陷溺既久,或以利败,或以色败,或以种种过恶败,至死不见真性而后已。愚谓学道之人须将自己资性看做钝的,还从十五而志于学,又从四勿上定立规矩绳墨,兢兢业业做出来,则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意自诚,意诚而心自正,还是正门路。便不得至圣人,决不失为端士,庶无病痛可指,聪敏者还有见性时耳。下学工夫,莫切于体认,实践至于熟则不勉而中矣,大端吾人学道必是如此做去。[7]134

戚继光强调学道必重下学工夫,认为智力超群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因而学道应该渐进而不能指望顿悟。王阳明说:“上智绝少,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15]101“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16]13由下学而上达,戚继光的学道之法即也就是从阳明那里出来的。而其所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意自诚,意诚而心自正,还是正门路”,也就是王阳明说的“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16]25。

戚继光在对将才进行儒学培养方面特别提出,读书“毋牵意解,不专句读,每一章务要身体神会,其义庸有诸身乎,其理果得于心乎”[9]160。他强调,学习不能拘泥于字句,也不能限于理解大义,而一定要做到切身领会。这种读书的方法应当也是深受阳明影响。阳明回答友人问“读书不记得”时说:“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15]103由此可见,所谓戚继光“私淑阳明”,确非空言。

三、结语

儒家讲求“三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就戚继光而言,立功自不必言,其战功足以彪炳史册,而对他自己来讲,这反倒是并不足道的成绩。戚继光对董仲舒所说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7]非常推崇,其作文屡屡称引,又称:“善立功者荡一方之寇而平之,善立德者荡一身之寇而平之。”[7]140戚继光不求功名,只求安民平天下,立志做儒将,则心寇已平,足以立德。戚继光著兵书多部,影响巨大,更有经解之文,阐论心性之学,更足以立言。戚继光堪为既立功,又立德,又立言的典范。

猜你喜欢
戚继光阳明
戚继光点兵“机灵的不要”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戚继光剪鞋子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戚继光点兵
戚继光开发的抗倭神器,让清朝受益二百年
阳明海运俄罗斯子公司营运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姚渝永连环画选页 《戚继光御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