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辅导员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中的作用

2020-01-10 02:22黄铭杰栾海军梁文杰
科教导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维大学生

黄铭杰 栾海军 梁文杰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361024)

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最核心的素质,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起点和关键,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和作用。[1]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高校顺应新形势开展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2]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工作中有可为、可作为。本文通过剖析新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和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优势和意义,探讨辅导员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中的作用,旨在为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实践奠定基础。

1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格健全、潜能发挥和心理成熟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从象牙塔迈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当前,“95 后”“00 后”大学生成为高校学生的主流,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总体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存在矛盾性、可塑性和波动性。[3]随着“双创”教育的持续推进,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的创新氛围得到一定提升,创新意识有较大增强,但也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和学生两个层面。

1.1 在学校层面

第一,创新思维培养重视不够。部分学校教育理念仍然较为落后,倾向于培养应用型或者研究型人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一方面,创新教育师资队伍、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满足当下指导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教育观念未能及时更新,教学思路没有转变,仍以传统的授课模式为主,倾向于采用教师上课、学生听课的知识灌溉型教学方式,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引导和教育。

第二,高校创新实践平台较缺乏。一方面,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传授知识,更需要学生加强实践锻炼。在现实中,很多高校由于缺乏专业的创新师资团队,开展创新实践平台较少;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虽然信息可实现快速而广泛传播,但也容易造成信息过载,学生往往未能及时关注重点而造成信息遗漏,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渠道以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利用。另一方面,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课程设置上,很多高校开设的创新课程屈指可数,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的系统培养和训练。

第三,创新环境氛围有待进一步增强。积极健康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开展的校园文化宣传倾向于人文素质类,校园创新文化氛围仍较为欠缺。

1.2 在学生层面

第一,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学生是创新思维培养教育的主体,只有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在学生学习方面,很多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对创新的认识不深入。在课堂教学方面,很多学生缺乏学习互动热情,课堂学习被动,甚至以应付态度对待学习。在参加专业项目或学科竞赛等实践上,普遍存在参与度不高、目的不明确,有的学生抱着完成相应学分或取得证明的目被动参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第二,学生心理准备不充分,意志不够坚定。当代大学生有一定创新的意识,但缺乏创新勇气。很多学生在参加创新竞赛中,心理准备不充分,缺乏坚定的意志、恒心和毅力,处事容易情绪化,抗挫折和抗压能力有待提升。

第三,学生主观化倾向明显,思维不够开阔。大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关键期,学生注重个体内在体验,渴望认识自己、肯定自我和完善自我,但也存在自我意识主观化倾向,缺乏换位思考能力和问题导向思维,甚至存有侥幸心理,容易产生创新思维障碍,如经验性思维定势、线性思维定势、从众性思维定势和教条性思维定势等。另外,对于理工科学生,由于学生较早进入专业学习,知识面较窄,专业视野和思维不够开阔,阻碍了创新思维直觉的产生,这些因素因此成为了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绊脚石。

2 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优势和意义

2.1 辅导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优势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中具有特殊的优势,特别是在“双创”教育和“三全”育人背景下,辅导员参与学生创新教育培养是必然趋势。

首先,在师生关系方面。高校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工作,学生从新生进校到毕业离校,辅导员始终是大学生最亲密、接触次数最多、交往频率最高的教师之一,也是广大学生的密切陪伴者、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辅导员在高校教育与管理一线,深入学生、了解学生,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态,与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直接参与者和长期影响者。

其次,在工作内容方面。辅导员不仅负责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也负责学生学业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等工作,大部分学生乐于与辅导员交流谈心。辅导员在“信任·呵护·成长”和“暖心·动情·入脑”等学生工作理念指导下开展工作,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渗透创新思维,提升培养效果。

最后,在协同育人方面。一方面,辅导员是专任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桥梁,可成为串联专任教师与学生间的有温度传递的联络员,把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科研项目资讯、创新政策反复传达给学生,可实现科研项目和创新训练的有机融合。同时,辅导员还可以把所掌握的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给专任教师,以便解答学生学习困惑,疏导学生不良情绪,促进学生心理调适和自信心提升,在课内外形成合力,使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更加顺畅和高效,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辅导员是学校和企业合作的纽带,可发货其与企业联系的优势,拓展学生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创新思维能力;此外,辅导员还可以广泛了解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做好信息传递及宣传,引导学生清晰认识培养创新思维的现实意义。

2.2 辅导员开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意义

学生工作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开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完善“三全”育人体系。辅导员是高校教育和管理教师,具有双重身份,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4]把创新思维培养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三全”教育要求的落实与实施,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其次,提高创新教育效果。辅导员是学生的亲密接触者,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实际的、深刻的,能发挥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优势,在学生学习各阶段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思维引领,能更直接地向学生灌输创新理念,使创新思维入脑入心,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最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学风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因此,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的优势,把创新思维培养融入到学生工作始终,对于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3 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中的作用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三律”——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规律,做到“三因”——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将创新思维培养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践,渗透到学生各阶段日常培养与教育全过程,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这是辅导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辅导员是学生创新思维养成的导航员、创新潜能的挖掘匠、创新心理的催化剂和创新文化的宣传员。

3.1 创新思维养成的导航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目标是行动的方向,辅导员可以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成为学生创新思维养成的导航者。第一,做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的引路人。通过发挥日常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引领,把创新思维教育融入学生学习指导全过程,在做好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引导,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训练方法,达到惊涛拍岸又润物无声的效果。第二,做创新实践的引导员。社会实践是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载体,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第三、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除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社会调查、社区活动、志愿者和实习等实践活动外,辅导员也应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创新竞赛和科研项目,如各类学术讲座及学科竞赛等。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中,能尽早了解前沿学术动向,增加讨论和交流的机会,达到丰富知识、开拓视野的效果;同时,这往往也能促进学生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有利于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性思维,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而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科研创新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

3.2 创新潜能的挖掘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好奇心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源动力,辅导员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突出学习主体地位,潜移默化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为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匠。第一、利用创新思维经典模型,引导学生领悟经典、融会贯通,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换位思考等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突破思维定势;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不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升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第二、注重引导学生保持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涉略其他学科领域知识,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为直觉等非逻辑思维的产生打好基础;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不同学科知识寻求交集和契合点,吸取有益思维进行交叉组合,以新视角转变思维方式,提升变通能力。第三、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等知识,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学会辩证思维和换位思考,突破思维定势;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问题导向思维和敏锐观察力,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方法和切入点,突破经验枷锁。

3.3 创新心理的催化剂

优良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辅导员要在日常教育中不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当学生创新心理的催化剂。第一、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增强学生抗挫折和抗压能力,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引爆创新心理,激发创新热情。要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胆大心细勇于创新和尝试,培养批判性思维,并对有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引导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创新;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接纳失败和不足,勇敢面对困境,培养坚强意志。第二、培育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积极的情绪使人的进步,激发人性优点,对于学习和工作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反之,消极的情绪却阻碍人的进步,甚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勇于接纳情绪,学会情绪调试,改变非理性信念,克服情绪化和主观化缺点。第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辅导员要以身作则,通过爱心、细心和耐心潜移默化感染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严谨的处事态度和执着追求的科学攻关精神,并努力克服麻痹大意思想与侥幸心理。

3.4 创新文化的宣传员

良好创新文化氛围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有积极的作用,辅导员应可以加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创新文化宣传教育,成为校园创新文化的宣传员。一方面,加强创新氛围营造。在法律、道德等底线基础上,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尝试、敢冒风险、敢拼会赢。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鼓励开展以创新为导向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校园创新文化活动中加强锻炼,提升创新能力。如举办IT文化节等创新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创新、亲近创新,在实践中锻炼创新思维。另外,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动员和宣讲,如学科竞赛动员宣讲和经验交流会等。邀请校内教师、企业校友、技术创新专家等人员为学生开展各类创新知识宣讲,鼓励并引导学生参加学术讲座,营造学术氛围,提升学生学术素养,进一步点燃创新火花。另一方面,担任创新资源的获取者和宣传员。主动关注各类创新信息与政策,做好政策宣传,如通过年级大会、主题班会、走访宿舍、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全方位了解创新教育的有利条件和资源;拓展教育空间,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辅助开展工作,在线上加大创新思维引领,在线下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加强线上、线下师生情感交流,形成线上和线下宣传合力。

4 结语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中有独特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应在育人实践中加强探索与运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决定了辅导员在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工作中不可一蹴而就,这不仅需要专业教师、教辅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需要高校各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也需要全体辅导员不断探索、反复实践、携手并进,方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只要坚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优势,潜移默化推进思想引领,助力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相信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一定会有成效!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维大学生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