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中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缺失与重构

2020-01-10 02:22王萍屏
科教导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连续性学校德育道德教育

王萍屏

(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辽宁·锦州 121000)

如今,道德教育在实践生活中存在一些问题。非连续性教育思想虽不是专门针对学校德育而提出,但人的道德发展具有非连续性。所以通过分析学校德育中非连续性教育思想的缺失原因,将其作为一种新的观点,为德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 学校德育中非连续性教育的缺失表现

非连续性教育是由德国哲学家博尔诺夫所提出。生活中突然出现的危机、遭遇在生命发展过程中具有根本性意义。学校德育实施因遵循着德育影响连续性的原则,常常忽视了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成分,具体的缺失表现有:

(1)忽视德育事件中偶然因素。传统的学校教育认为,学生会在所给予的发展空间中循序渐进的成长。但也有学者认为,生命中外来干涉的发生不只是一个意外,它深深隐藏在人类生存的本体之中,这是不可避免的。生活中不确定因素都会对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不能将这些事件纯粹地视为是外在的干扰。这种因素使学生暂停了原有的发展顺序,并且突然开始转向另外一面。这种转向将出现两种不同的后果:一种是可能转向更有条理的、更好的、更积极的一面。另一种情况可能会转向不好的、消极的一面。

(2)主体之间存在道德冷漠。道德冷漠是一种反道德的行为表现。是毫不在乎他人感受,也是无意识的道德麻木。近些年来,学校中屡屡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这不仅是施暴者对受害者存在的道德冷漠,更是旁观者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冷漠旁观。学校本应该是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相互关心、充满正义感和人性关怀的场所。但学生之间这种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和表现出孤立而自私的个体特征,都消解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同情,背离了道德教育的本心。

(3)学生面对危机手足无措。危机是指突如其来,中断生活进程的事件。在功利主义色彩的教育中,教育者常常忽视学生的情感世界。如学生青春期会出现的认知危机、应激事件等。学生经历这些后,其原本发展的连续性受到滞碍。一方面,会导致青少年的犯罪。另一个方面,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学习和生活所给予的压力等方面都特别突出。现代教育中,学生除学习以外,他们的内心世界很少得到关注。学生在产生挫折感和无力感时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4)因自制能力弱而误入歧途。人的成长过程中,自制力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学生正处于发展时期,身心还不够成熟,对于外部事件很难做出科学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真实的案例,因学生自制力弱,使自身误入歧途或陷入一种困境而无力逃脱,这让学生在发展阶段存在危险的隐患。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生的自制力也将面临着种种挑战。

2 检视非连续性教育缺失的成因

(1)人为遮蔽非连续性教育。受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影响,儿童与教育都应该按照其原有的、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进行。尽管连续性的教育基本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但它将学生发展机械化、程序化,将来自外部的干扰、偶然的事件置之不理;将阻塞和制约教育、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或教育工作失误,这些都归结于偶然的,来自于外部客观事物的干扰。在教育的过程中人为的忽视这些具有教育性价值的事件,有意遮蔽了学校教育中非连续性教育因素的正确认识。

(2)缺乏对道德意识的唤醒。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是通过唤醒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在人的内心深处有需要唤醒的、原始的道德意识。但如今,学校德育并没有抵达学生的内心深处。原因是:首先,由于学校和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偏重道德知识和理性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在面对一些事件和遭遇中的唤醒。其次,由于学生的身心还处于发展性状态,一旦学校出现道德事件旁观者不予理睬,其他学生也会盲目从众,产生道德冷漠现象。所以教育者应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但唤醒会因各种内在或外在的因素遮盖“本源性”的道德意识,仅此一次并不能完全改变,因此道德教育需要不断地唤醒。

(3)缺乏对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学校从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教育却缺乏对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尤其在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存在一项重要的问题——危机教育意识薄弱。很多学校都没有定期进行危机教育,教育工作者危机意识淡薄。其次,家庭对子女过分溺爱和在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影响。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我们很多学生出现一些表现:面对应激事件心理承受力差、抗挫折能力弱等。个别同学在经历磨难和危机以后,也打破了原有的发展连续性。

(4)忽视学生的发展性状态。任何人都不可能始终维持在同一个状态和水平或者一直不断地向前发展。学生的身心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弱,是处于发展性状态的人,而这样就需要借助外力进行排除。德育工作者往往因追求道德教育的效率,重视结果,从而缺乏耐心,也忽视学生处于发展性状态的这一特征。在现代社会中,学校追求升学率,教师追求教学的效果,学生追求高分的成绩,这种注重结果,关注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却往往忽视了生命成长和发展本身的过程性。

3 展现非连续性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价值

(1)打破传统连续性教育的观念。《学记》中记载着教育教学原则之一,循序渐进。而这种连续性教育的思想观念至今仍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阻碍其正常发展的事件和因素,教育不仅要关注循序渐进的教育活动,也应重视阻碍人顺利发展的消极因素。非连续性教育更侧重解决人生命发展中各个方面的困扰与难题。这些不可预测的干扰因素,是人类生存本质中的一个潜在因素,要充分重视和认真研究。在学校德育中,非连续性教育是连续性教育基础上重要的补充,两者结合以促进学校德育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积极创生顿悟现象和酝酿效应。学校道德教育用非连续性教育的思想来分析教育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如果学习者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时暂时搁置,一段时间过后就突然想到解决的方法。这对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有了新的诠释和说明。创生顿悟现象和酝酿效应,首先,在环境方面。教育者要重视道德教育中出现的非连续性道德情景。从具体的道德情景中培养和激发,且道德的发展过程中并非只有一个道德情景的出现,道德情景与其他道德情景之间又是非连续性的。因此教育者需要重视存在于德育过程中的非连续性道德情境。其次,教育者要留给学生顿悟和酝酿的时间和机会,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会使酝酿效应绽放“思想之花”。

(3)充分利用危机,化危机为转机。教育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应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挑战。危机就是非连续性事件的其中之一。所以危机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学校应解决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同时也应顾及相关知识的普及等问题。其次,在教育者自身方面,帮助学生正确的并且尽快的摆脱危机,但切记教育者不能忽视或遮蔽危机的严峻性,让学生直面危机所带来的困难、培养他们处理危机的勇气和能力,从而使他们消除并战胜危机。让学生认识到,要对危机有所准备,并有能力克服危机。化危机为转机。

(4)有足够的耐心,善于利用告诫和召唤。人生就如一台机器,持续不断地旋转中也会遇到故障。机器遇到故障,需要人来维修。而人与机器不同,人出现故障,它可能会有两种状况:一种是自动修复。自己能够发现所出现问题,主动查找原因,进行自我调整和修复。而另一种情况却与之相反,出现问题后萎靡不振,变得消沉,甚至会误入歧途。这种状况常常出现在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生身上。他们很难自己做出调整和恢复,需要借助外部的推动力。所以当德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指明出路和方向,保持足够的耐心,不断地给予告诫和召唤,重新激发学生的意志力。

在现如今学校中,学生所学的学科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都是客观的材料。这些“材料”都是在讨论学校之外的事物,鲜有在讨论学生对于当下所面对的事件的反应。道德教育中,包含了太多的政治伦理和道德说教。非连续性教育的思想打破传统连续性教育、创生顿悟现象、化危机为转机和善于利用告诫和召唤,无疑对学校德育的实践和改革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连续性学校德育道德教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