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探索

2020-01-10 02:22
科教导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中职

田 琳

(甘肃省镇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庆阳 744500)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学校应当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将学生素质的提升重视起来。在此背景下,中职学校应当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下,充分挖掘不同学科的内涵,推动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语文作为中职教育中的公共基础学科,教师应当将其中的职业素质培养元素重视起来,通过日常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水平,助推学生就业。

1 职业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

1.1 职业素质内涵

职业素质具有稳定性、内在性、发展性等特征,本质上是劳动者在不断的受教育与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而形成的优秀品质。[1]职业素质不仅包括专业技能素质,同时还包括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的实用技能型人才,职业素质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实际开展中职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其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工作发展打好基础。

1.2 职业素质培养重要性

中职学校开展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就业,而职业素质作为当前企业招聘的重要选拔标准,学生只有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才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因此在中职教育中,职业素质教育应当被重视起来。

1.2.1 中职院校性质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当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进行技能教育,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同时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个人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实现顺利就业。因此中职院校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必须从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开展人才培养,并根据社会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变化进行教学模式调整,使自身教学模式与时代需求相适应,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职业素质作为当前不同行业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中职院校只有将职业素质培养重视起来,才能够实现教育的成功。

1.2.2 企业用人标准

近年来随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对员工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对于技能型人才而言,企业不仅要求其员工具备专业的实用技能,同时还要求员工具备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其次,目前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对企业整体形象具有重要影响。[2]因此,在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求员工能够解决工作问题,同时对员工形象也更加重视,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在企业用人标准变化的大背景下,中职院校作为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单位,应当根据学生用人需要进行教学方法调整,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重视起来。

2 中职语文教育与职业素质的联系

2.1 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奠定未来发展基础

职业素质具备比职业能力更为丰富的内在本质,职业素质本质上就是指个人在工作发展过程中,通过自我修养、接受教育等途径,对自身心理及生理条件充分利用来实现自我发展的品质,也是工作活动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品质。[3]语文学科作为中职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对学生文化基础具有重要影响,能够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实现个人文化基础的发展,同时具备灵活运用语言来解决生活工作学习问题的能力,将语言作为个人发展的重要工具。实际上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那么其实际学习能力也会得到一定提升,能够推动学生未来发展。

2.2 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推动职业素质发展

语文本身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特征,其学习内容不仅包括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同时还包含一定的价值观念与处事理念。学生通过进行有效语文学习,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实现个人人格的健康发展。[4]另外,语文作为对我国汉语言文化的总结凝练,学生在开展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文化熏陶,实现个人精神世界与文化素养的丰富,提升自身文化内涵,促进未来学习与工作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素质培育是密不可分的,两者具有重要联系。

3 中职语文教育中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策略

3.1 围绕语文教材内容,无形培育职业素质

我国中职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包括人文社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社会价值观以及相关技能知识和思想政治,充分展现了语文的人文特性,同时也暗含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能够有效推动职业素质教育的开展。[5]因此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当围绕语文教材内容,从教材本身出发,深挖教材中的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同时,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也作为学生的母语,其内容更能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应当灵活应用语文知识内容,引入职业素质相关案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例如,在进行《廉颇蔺相如传》教学时,该课文主要以廉颇蔺相如为主,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故事。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内容分析时,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习课文内的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同时,还需要将文章本身与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通过为学生分析廉颇与蔺相如在文中的职业来解释不同事件中人物的行为动机,使其深入了解职业素质。比如在完璧归赵事件中,而蔺相如作为赵国的谋士,通过计策维护国家利益是其职责,拼死保护和氏璧,要求秦王给予城池的行为本质上是对国家利益与国家尊严的保护。在该事件中,教师带领学生对该事件实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蔺相如在事件中的表现,可以发现蔺相如在面对危机时,仍然能够认识到自身职责,并通过智慧化解工作问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最终,通过与课文的实际联系,带领学生认识职业素质,并将职业素质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语文教育中。

3.2 结合传统品德教育,实现学生素质提高

职业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学生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之后才能实现个人职业素质的提升。传统美德作为我国同时传统美德作为我国精神文明的优质产物,是我国几千年道德理论发展的结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时,教师应当将语文知识的内在德育元素充分挖掘出来,通过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将诚信、友善、礼仪等元素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论语》部分内容时,儒家思想作为《论语》的主要思想内容,在该著作中不断强调君子之教,要求君子必须仁爱守信、谦谦有礼。[6]教师在实际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可以将君子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将仁爱守信有礼作为其职业素质,带领学生深入认识到传统美德与职业素质之间的关系,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道德教学体系中。同时在开展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援引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例子,比如“一诺千金”的诚信案例、“司马光砸缸”的创新思想、“萤囊映雪”的坚韧不拔,使学生体会到事例中的美德,实现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最终使学生在文化熏陶下实现个人发展,促进其道德素养的提升。

3.3 适当加强语言训练,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在中职院校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考虑学生道德素养的进步,还需注重其知识技能的发展,因此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充分利用语文知识的人文特点,推动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同时还需注重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基础语文知识,具备灵活应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实现学生职业素质技能的提升。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语言能力教学的优势,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从而达到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

例如,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写作水平作为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直接反映,能够较为全面的考察其文字应用能力。在教师引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令学生将自身技能学习经验与实习经历融入到写作练习中,引导学生主动对自身学习生活进行观察。而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搜集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时也能更深入的了解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状况,对职业素质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另外,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写作教学与口语教学结合起来,根据文章内容令学生编辑对话,帮助其获得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在工作中与人交流。最终通过语文教育实现对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培养,满足其未来就业需要。

4 结束语

职业素质作为现代企业招聘的重要人才选择标准,对个人就业具有重要影响。而中职语文教育作为与学生职业素质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语文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利用语文知识内涵实现学生个人职业素质的提升。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阅读、写作以及课堂教学情境,在日常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为其之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素质素质教育中职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