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模式及其运作机制探究

2020-01-10 02:22
科教导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全员育人德育

蒋 鹏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思政教学部 河南·郑州 451450)

0 引言

2017 年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改革思路,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新形势下院校如何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促进自身实现社会价值和内涵式发展,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命题。[1]育人为本,以人为先。三全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三全育人是系统性工程,需要整合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形成教育合力,这既是对三全育人内涵的体现,也是当前的实际需求。[2]将三全育人的含义进行梳理,并结合其模式和运作机制的分析,能将现实需求转化为教育方向,对学校教育有较大推动作用。

1 三全育人的背景及含义

三全育人并非由一新概念组成,其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底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和丰富的。[3]三全育人是一种教育文化理念,同时也是系统性的新时代指导方针和原则。由于三全育人在不同领域、环境下呈现不同形态,因此对其阐述的角度也应从多方面进行。由于国内外对教育方式存在不同,国外尚未对三全进行研究,但部分学者也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等相近的教育思想理念。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均认为道德、专业素养等的培养,既要注重课堂,也要紧抓课外,让校园生活发挥其全部教育作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担负监督评价的角色,这些方式均与三全育人的理念相契合。

三全育人从广义上讲,是一种与德育紧密相连,同时伴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其理念是以德育为基础,培育学生成才为目的的系统育人方法,学之所用,益于社会和个人需求。而从狭义理解,三全育人主要是培育学生道德素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教育,其强调德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从全方位进行德育建设。首先,全员参与,保证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建设地位,并从思想上统一全员育人意识。从体系建设到日常教学,均需发挥学校工作人员的本职作用,积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人员思想意识、行为举止等各方面构建育人体系。其次,全程参与,教育伴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将育人与学生成长有机结合,从不同学习阶段介入,按照教育规律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发展。针对学龄进行学生普遍性格特征分析,并根据适时介入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纳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业当中,通过管理、服务学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和过硬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全面自由地发展。最后,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学生教育工作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积极引导、正确指导和有效干预,将学生培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相互结合,从全方位促进学生发展。

三全育人提出不仅是当前社会的需求,更是基于新常态下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下影响形成的教育指导方向。不仅是新时代下对政治工作的要求,更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在思想道德上的培育也随之发生变化,教育的进步有目共睹,同时也具有一定缺失,三全育人正是基于这些问题,通过教育理念和模式上的创新,以推动教育发展。三全育人针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德育缺失,形式主义弊端等问题,结合实际并解决困难。目前对学校的德育、素质教育的评估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考核方式落后往往会导致一部分德育和素质教育形浮于式,而三全育人是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和全方位参与,提出的考察方法也是立体的、成体系的,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

2 三全育人的模式及其组成要素

三全育人模式与传统德育相比具有更全面的功能,更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并具有先进性。首先,育人模式围绕人才培养作为核心,根据当代学生特点、社会普遍要求和思想政治需求,按照教师队伍建设、育人时间管理和育人空间渗透三个角度进行。首先由思想政治统一战线,按照齐抓共管共承担的育人方式,先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培养,在思想上形成统一,行动上齐心协力。将育人工作从教师主导变为思想和制度主导,全员参与并齐力管理服务。将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离散的培育工作从根本上串联起来,并对时间严格管理,按照学生学习生涯和成长发展进度进行工作调整。同时将学生的课上课后结合在一起,课后影响与渗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成长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积极向上。

三全育人根据其模式可以分为三个要素。即全员、全程、全方位。三部分相辅相成,承担起整个育人体系的框架。三要素已从师资队伍、培养周期和成长环境方面建立立体的人才培养环境。通常是以有机整体去影响学生和正确引导。三要素间相辅相成,全员参与为三全育人提供足够的人员力量,从教学、教务、生活、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人的整合,以铺垫全程、全方位基础。全程为全员提供指导思路,从时间层面为各个角色发挥的作用提供了支撑,全方位起指导作用,推动全员积极参与,毫不松懈,成为育人路上的主动参与的整体。三者缺一不可,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培育形成合力。同时,三要素之间各有区别,重点方向各不相同。全员参与主要针对师资,人员力量充足、素质高,由统一的思想和制度领导,容易展开。个人定位是按照体系进行划分的,不存在育人角色的缺失。同时,有效的全员培育利于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将学生培育和教师自身培养结合在一起。全程参与针对时间进行规划,其实现主体是学生的学业生涯,承载主体是学生,教育工作者在此维度只作为参与者和引导者,主要侧重还是以学生为主,因此在这一维度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全方位参与侧重于范围,不再对具体的人作规定,因此这一要素需要明确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业,还要形成较强的综合素养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充分认识自我,不断探索自己,全面发展和展示自我。

3 三全育人的运作机制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三全育人,了解其运作机制是必要的。根据三要素组成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三全育人模式能更好地进行完善和实践。就当前的三全育人模式来看,主要的运作机制涵盖领导、管理、制度、环境、课堂、服务等方面。

统一领导,紧抓队伍建设机制。要明确三全育人是由党领导下的全员参与制度,首先要加强党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强化教育工作者、教务人员、教职工等的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为全校教职员工树立榜样。团委紧密结合,认清形式,提高自身认识,参与到教学、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树立德育为主、综合素质培养为先的教育模式,明确自身任务,对三全育人起到积极配合和组织作用。强化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功能,为其减轻负担,腾出更多精力参与到学生思想培养工作。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师的主体作用,加强队伍素质培养,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开教学,并塑造课程的真正魅力。

加强管理,构建学生思想动态反馈机制。首先,建立学生思想变化反馈体系,从学习、生活方面收集学生思想动态,通过对其的分析进行有效判断,并采取正确的育人方式进行反馈。设计合理的信息收集方式,从大量和大范围的信息来源进行筛选和甄别,并通过全员队伍对多维度信息进行整理和规范,既要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也要关注学生生活状态,通过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现状,并展开意见收集工作,对于信息盲区进行大范围普查。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工具对学生信息进行收集和反馈,以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及时有效为目标。建立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让教职人员、管理人员及学生均参与其中,以做到最客观的管理。

优化环境、课堂和服务,建立全面实践机制。三全育人不仅要优化校园环境,还要建立体系化的课堂和教学、生活服务。避免以人管为主,建立合理制度下的指导,充分发挥制度管理作用。将三全育人赋予实践,通过制度明确实施主体、客观评价和有效管理。以提供更好的三全育人服务为根本,建立激励制度。通过明确激励原则和目标,力求客观公正,不以个人观点为评价标准,实现队伍的正确引导。明确激励对象和激励方法,调动全员参与三全育人工作,同时利于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行。环境涵盖基础建设和精神建设,通过双管齐下方式优化校园在三全育人上的主体地位,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丰富、充沛的物质基础,并以党领导下,全员参与的育人文化形成,实现三全育人的全方位支撑。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三全育人既是全面的,也是动态发展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系统地看待这一问题,始终牢记以体系建设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三要素结合下积极调动全体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在学生培育工作上做到创新发展,早日实现人才培养之目标。

猜你喜欢
全员育人德育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全员核酸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