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2020-01-18 05:57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管理

刘 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武汉 430205)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各个国家为了培养出德才兼备人才,都改革了教育管理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当中,也必须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学生的思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站在教育管理方法的角度来讲,高校应该适当结合互联网来落实管理工作,才可以有效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效率[1]。高等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和社会,在融入互联网进行管理时,势必将重心放在学生身上,明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于人才的所需状况,并加以整合实施管理,最终达到管理目的,推动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

如今“互联网+”席卷全球各地,也相应的出现了“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财务”等等,“互联网+”时代慢慢来临。[2]

一、“互联网+”的含义及特征

“互联网+”的概念是在2012年,由易观董事长于扬最先提出的,“互利网+”具有传播性广泛、公平、公开、协调合作等特征。经过收集、分析和重新使用大数据来重构教与学的组织过程,对高等教育形成了极大的影响和深入的变革。

1.“互联网+”的含义

早年,美国的Alex Ram Pell在博客中发表了一篇文章,正式提出了O2O(互联网)概念,其全称为Online To Offline,即: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O2O概念主要是为用户供应具有准确性与有效性的信息,供其挑选,是为了帮助用户寻找资源的行为。O2O的概念线上线下都可具有。对于教育单位来说,020模式的优势在于:获得较多的宣传、促销、用户跟踪和快速的在线交易。互联网与线下资源的结合将有效转变当前网络教育与实体的对立格局,二者由对立走向融合,并将带动教育行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的使用在其他发达国家早已开始,并且被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来进行研究,与其相比,我国应用 “互联网+”的时间较短,应用并不充分。纵观工业变革的历史,我们能够发现,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将产生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工具来提高每个行业的生产效率。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纺织与采矿行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明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利用互联网拓展了工业发展的空间[3]。“互联网+”并非简单地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组合,而是基于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思维、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对两者进行有效结合,对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变革,促进生产效益提高。“互联网+”的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传统行业的经济结构进行完善和发展,并且能够创新行业形态。

2.“互联网+”的特征

目前,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已经改变自身连接工具的这一属性,其本质为一种思维与生活的方式,甚至还是一种哲学[4]。“互联网+”具有广泛、开放、平等、协同和共享的特点。(1)广泛性。在于人们身处广泛存在的网络中,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任意开展信息交流;(2)开放性。是指互联网的开源创造,它使得互联网能够打破地区、组织以及国家的制约,互联网是面向全世界的资源配置;(3)平等性。主要表现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一视同仁,所有人都具有获得资源的权利,消除了现实社会中等级分化、权威等不合理的因素;(4)协同性。协同是指互联网技术使社会从纵向的金字塔层级模式向网络化、扁平化的横向分布协作模式发展。互联网中嵌入的每一个对象都是一种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各方的合作促使互联网越来越完善;(5)共享性。主要是指对于互联网的应用经营、信息与资源都能够进行分享[5]。

二、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特征

伴随社会的不断变革,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由注重精英化的教学转变为大众化的教育,原有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呈现了一定的新特征[6]。以下我们从两个方面来介绍:

1.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来看

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思维方式与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变化,使得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当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因为家庭的过度溺爱,产生了过于强大的自我意识;因为互联网的影响,在扩大学生获得信息资源的同时,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机会也越来越少,导致学生的团队精神不能得到培养[7]。学生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对人和事漠不关心,给教育管理带来了难题。

2.站在教育管理的角度来看

教育理念的滞后导致教育管理方式的滞后。目前社会强调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滞后的教育理念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与全面发展[8];其次,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不能有效地管理学生,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含义,找出适应于“互联网+”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1.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由于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理念的深入,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渐渐朝这方面并拢,“互联网+”也从理论变为了实际,并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高等教育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在教育的过程当中,高等教育必须和社会现状相结合,看社会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再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9]。而“互联网+”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已经不是单纯地改变传统教育方法了,而是对高等教育实施了全方位的改革,其不但改革了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和方法,还使得高等教育管理理念逐渐朝着国际化和现代化进步,这对于突破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2.学生思维转变的需求

目前,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我国学生的思维模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依靠传统的手段去学习,他们更倾向于借助互联网的帮助,这使得他们的思维更具跳跃性和个性化,从中也足以看出和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之间的差距[10]。

3.现代化人才的需求

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有效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学生不但要具备较高的学习成效,还必须要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技巧,而不是一味地被囚禁在传统思维当中。很多学生长期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学习,使得就业所需达不到要求,最终无法顺利就业,这也是我国大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理工一类的专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如果管理模式无法与时俱进,就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前途发展[11]。诸如理工类专业,其大部分都是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这就对院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但要充分的吸收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为这些学生在毕业以后都要在一线工作,必须要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才可以胜任。但是,从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部分院校在教学时,只是单纯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完全不结合实际岗位知识,而教材往往都是一用多年,并没有跟随时代进步而改变,从而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和岗位所需相差甚远。如果学生的学习时间都浪费在原地踏步上,那么等学生真正进入岗位当中后,就会忽然发现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完全派不上用场,几年时光完全消耗掉了。在高等教育中,除了理工类专业,其余很多专业都是相同的道理,在拥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要有实践能力,知识只是实践的基础和条件[12]。

4.社会行业的转变对高等教育管理的需求

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高等教育机构应当了解自身教育管理模式是否符合社会行业要求,并能够与行业要求形成一致,这才是“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目的。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可以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使得管理更加的前沿和现代化,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四、互联网+时代教育管理工作现状

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较大

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校网络技术应用的速度加快,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来获得大量的信息,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思想。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对于思维的了解也会越来越复杂[13]。互联网中大量的不良思想,会对学生形成强大的腐蚀效果。近年来,有较多的教育工作者表示,当下的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难,学生思想呈现多样化发展,当前的思想教育模式并不能充分展示教育学生的作用,学生教学工作难以开展,这是“互联网+”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难题。

2.教育管理理念与教育管理模式滞后

在“互联网+”时代下,移动互联网终端随着学习、工作的服务平台被引入高校互联网系统。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下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教师对于教育管理的模式应该进行有效的改革,教育应该使用零距离、平台、灵活管理的新理念,以及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新型教育模式。新的教育环境对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14]。

3.单一的教学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获得知识的路径更加宽广,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更加独特,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有效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网络即时的广泛应用,目前数字图书馆、网上课堂、网络高等教育资源等平台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知识获取渠道,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实际需求来选取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与知识。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遭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能够有效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将会对教师提出更多要求。

4.传统的时空教育模式面临着大量的挑战

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着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不再被传统的学校与教师限制,科学与研究也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实验室和理论研究机构。不管是科研还是高等教育管理都打破了原有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今后,大学生将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具有流动性的形式,破除传统课堂教育的束缚,完全摆脱时空的约束[15]。从新的角度观察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形势,“互联网+”对目前教育管理系统产生的影响主要为:利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各种挑战,利用包容的心来介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理念,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系统的革新,以此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促进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五、“互联网+”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想要在“互联网+”时代下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教师应该清楚了解时代背景下开展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足,并了解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以此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有效创新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

1.教育管理与办学模式的单一

随着人们对“互联网+”概念的不断了解,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地探索网络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有效结合,但没有获得良好的成绩。站在管理与办学模式的角度来讲,其形式较为单一,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是面对全体校内学生,在以往,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尝试其他的办学方法,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不到位,没有对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与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学校与校外各界缺少互动和交流,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有效的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下滑[16]。

2.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是开展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人物,承担着实施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务。为了能够保证高等教育管理在“互联网+”时代下可以进行创新、突破和发展,有必要保证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网络意识,并且拥有专业的网络知识与技能。但是,因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网络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不能最大程度地使用网络文化来进行与网络有关的教育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时代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稳定发展,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难题。

3.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因为高等教育的对象学习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偏科问题突出,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对学生心理特点与实际的需求进行了解,长此以往,导致教师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按照自身的教学案例来讲解,传授学生基础性知识,而且大多数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期末考试以前,引导学生对重要知识进行系统化的背诵[17]。面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通常能够获得良好的成绩,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导致学生在以后社会生活中应用能力的不足。教师在开展高等教育管理的时候,应该对这些原因进行充分了解,顺应时代的发展与“互联网+”背景下对人们实践能力的需求,避免出现学生应用能力缺乏的现象,严格按照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来培养学生,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

六、“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1.对管理理念实施创新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理念创新。高等教育机构在改革理念上,必须要融合“互联网+”,打破传统的教育思维,引入全新的教育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理念就可以由课内转为课外,使得教学过程不受空间约束。学生在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学习知识,而这种形式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在网络中,不但有图片和详细的文字解说,还有和理论知识相关的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就可以学习到一些实际的操作技能,便于学生观察和掌握[18]。在课堂教育上,学生也可以将学习的疑问向教师提出来,教师再针对学生的疑问来解答,这就使得学生不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形成了学习的场景,促进知识的双重吸收。高等教育管理理念要变得有针对性,要细化教育对象,并以学生为主体,让高等教育管理更加的人文化。

2.对管理模式实施创新

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之上,高等教育机构还必须对模式进行创新,将以往的教师教学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诸如学习小组,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也需积极的参与进去,替学生解答疑问。教师切勿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指导中逐渐接近答案。尤其是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教师更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在探索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互联网+”帮助下,教师则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提供支持手段。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建设模拟模型,在模型中进行实时操作,让体验式教学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就业经验[19]。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将互联网和教育进行了整合,将互联网当中一些优秀且适合的资源整合到了教育过程当中来,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大数据对信息进行采集和重组,再进行利用,从而构建全新的学习流程。大数据又包含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就是视频、图片等等教学资源,在全部的大数据里面有80%及以上数据都属于非结构数据范畴之中,其将一些学生接触的学习行为或文字转换成为线上量化数据,来达到教学目的。线上量化数据相比较于纸上数据有着更好的教育价值,当有新数据进入时,会进行在线更新,从而使得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是全新的,完全不会出现和社会偏离的情况。

3.对管理手段实施创新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在手段上加以创新,这直接关系到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如今,互联网+教育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翻转课堂、慕课等,在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等著名的大学当中都已经引入了慕课,我国也可以尝试着引入线上教育资源实施教学。在应用进入慕课后,就可以给学生提供文字或视频,学生之间以及和教师之间可以进行互动,这是传统课堂很少体现的。因为在应用进入慕课后,是自动化式的考核,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学生可以通过回答预设问题,再让系统给出评定结果,这样的评价过程变得更为客观,减少了教师评价偏差的现象出现,使得高等教育管理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互联网+”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必要手段,它可以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让管理模式从思想上入手,最终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增长[20]。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之下,高等教育能够加快管理速度的同时,又能提高管理质量。这不但有助于学生在线上了解时代所需知识,也可以了解当代各大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什么,从而更有针对地学习。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学习可以让线下教育行为更有目的,以就业作为导向,给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七、结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过程当中,必须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管理理念、模式以及手段等进行创新,这也符合我国当前正在大力提倡的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高等教育管理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加强创新力度,充分了解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具有针对性地改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和热潮,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