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勤补虚泻实治疗失眠经验拾要

2020-02-14 09:09
江苏中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甘麦疏肝理气心神

徐 丹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太仓215400)指导:高红勤

失眠是因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及睡眠深度不足导致患者白天精神不集中、效率低下及学习、工作及社交能力下降的一种疾病。目前因睡眠问题前来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严重的患者甚至无法正常生活。

高红勤,江苏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从医30余载,笔者侍诊于侧,见其治疗长期反复失眠的患者经验丰富。高师认为本病多因虚实夹杂所致,常采用补虚泻实、调整脏腑功能之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经验如下。

1 辨明病位,调整脏腑

高师认为失眠患者的治疗重在通过补虚泻实之法来调整脏腑功能,功能正常则精神平和而寐安。在调整脏腑功能时,需注重整体观念。她认为失眠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之关系密切,临证处方时尤其需要关注这四脏的功能。高师认为引起失眠的病理因素很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甚至外感邪气等均可导致睡眠节律、睡眠质量改变。从发病机制来说,失眠无外乎虚与实,尤其长期睡眠不佳、病情反复的患者,多以虚实夹杂者多见。虚者为阴虚、气虚、血虚,实者为气滞、痰浊。病程短者多见实证,辨证以肝郁气滞及痰热扰心为主。病情经久不愈者多见虚证,辨证以阴虚火旺、气血不足多见,常见老年人及劳倦久病者。气滞、痰浊的产生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高师在处方时根据病程及病理因素特点,采用补虚泻实的方法,从整体出发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精神平和、睡眠安稳的目的。在调整脏腑功能方面,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1 疏肝理气,条畅气机 肝主疏泄,条畅气机,肝的生理功能正常对调节睡眠有重要的作用,气血的正常输布、运行均有赖于肝。肝藏血,各种情绪异常、郁闷烦躁则易肝气郁结。肝气郁滞则疏泄无度,导致血不归肝,则其舍魂之功能亦受到影响,心神受扰而不寐。胆为肝之腑,胆气不足则神不安而不寐。高师在治疗因情志致病的失眠患者时,重在疏理气机,当患者出现不寐伴有胸闷胀、善叹息,为肝气郁滞,多予柴胡舒肝散、逍遥散加减治之;伴有性情急躁、口干口渴、面红目赤、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时,为肝郁实火,常予龙胆泻肝汤或丹栀逍遥散加减治之,同时辅以甘麦大枣汤。善于使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因情志引起的失眠也是高师临证经验之一[1]。

1.2 健脾化痰,气血同治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统血。脾之生理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有源,方能濡养心神而寐安。忧思竭虑、饮食不节或体虚劳倦等损伤脾胃,其气化功能受损,气血津液运化失常,津液留滞,痰浊内生,痰蒙清窍,脑窍不净而不寐;脾气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心神失养而不寐。故治脾重在健运化痰及补益气血。就痰浊内阻而言,高师认为需辨痰湿与痰热方可处方用药。不寐伴有胸闷痰多、恶心噫嗳、心烦口苦、头晕头重而目眩、舌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扰,予温胆汤治之;不寐伴有四肢困倦、乏力、呕吐痰涎、便溏、舌苔白腻、脉濡或滑,为脾失健运导致的寒湿之痰,予二陈汤加减治之;不寐伴有多梦、心悸健忘、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多气血不足,常予归脾汤加减治之。

1.3 滋肾固本,调和阴阳 肾为先天之本,其生理功能在于主藏精,主人体一身之阴阳。肾精充足则脑髓得养而寐安。肾阳有温煦、推动之功,阳气充沛,则可推动脾胃之运化功能正常,气血旺盛而心神得养;肾阴有滋润濡养之功,上济于心而心火不旺,心肾相交而夜寐安。高师认为老年失眠患者多肾阴亏耗,或久病之人素体虚弱,肾精不足,阴液损伤,水火不济,或五志过极,火热内生,炼液伤津,均致阴液不足,阴虚火旺,热扰神明而不寐。患者临证可表现为心烦不寐、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健忘、口干少津、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高师多从心肾阴虚论治,常予知柏地黄汤、六味地黄汤、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酸枣仁汤等治之。

1.4 宁心安神,兼顾他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主,主血脉,主藏神。人体精神活动正常有赖于心气安定。高师认为因心之功能异常所导致的失眠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且以虚证为主,以心血不足及心阴不足多见。如郁怒伤肝,肝气不舒,气机运行不畅,母病及子累及于心,导致心神失养而不寐;肝气乘脾、忧思、饮食伤脾,均可使脾失健运,生化受制而气血生化乏源,子病及母累及于心,心失濡养而不寐。肾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心阴耗伤,心火上炎,扰动清空,神明不安而不寐。故治心重在调整相关脏腑功能,使心神得养而寐安。此类患者高师常以酸枣仁汤及归脾汤作为基础,结合疏肝理气、健脾助运、滋阴养血等法治疗。

2 病案举隅

龚某,女,53岁。2019年8月12日就诊。

主诉“眠差3月,乏力5 d”。患者3月前因建房问题与家人发生口角,后出现心悸不舒,入睡困难,神倦乏力,胸闷明显,纳可,小便正常,大便干结,2~3日一行。舌暗淡苔薄白,脉弦细。辨证肝郁血虚,心神不宁;拟疏肝理气,健脾宁心;方拟柴胡疏肝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处方:

醋柴胡5 g,当归10 g,赤芍10 g,白芍10 g,川芎10 g,茯苓10 g,炒白术10 g,党参10 g,夜交藤30 g,制黄精30 g,淮小麦30 g,大枣10 g,炙甘草5 g。7剂,日1 剂,水煎,分2服。

8月19日二诊:患者睡眠好转,精神渐振,舌嫩红苔少,脉弦。上方加酸枣仁10 g、柏子仁20 g。7剂。

8月26日三诊:近日子女均离家,夜间看电视较多,睡眠欠实,动辄多汗,气短,活动少,大便仍2~3日一行,腹舒。舌嫩红苔少,脉细弦。此乃气阴两虚、阴虚火旺,治当滋阴泻火、固表敛汗。予当归六黄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处方:

生地黄10 g,熟地黄10 g,当归10 g,生黄芪20 g,黄连5 g,黄柏10 g,黄芩10 g,生白术10 g,防风5 g,川楝子10 g,浮小麦30 g,炙甘草5 g,红枣10 g。7剂。随访药后睡眠正常。

按:高师认为本案患者与人争吵后失眠属典型的情志致病。郁怒伤肝,肝之疏泄功能受损,肝郁气滞,肝失调达,气郁化火,上扰神明,心血被耗,心神失养而不寐;患者肝气郁滞为本,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忧思过度,脾气渐虚,逐渐出现神疲乏力,脾主四肢肌肉,脾虚则神倦乏力;脾虚血少则大便干结;舌暗淡乃血虚血瘀之征。遵《内经》“木郁达之”之旨,治当疏肝理气,故以柴胡疏肝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川芎、赤芍活血,且川芎为“血中气药”,善行气,二药合用可助柴胡以解肝经之郁滞,并增行气活血之效;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柔肝;茯苓、白术、党参健脾益气;黄精补气益精;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夜交藤宁心安神。二诊患者睡眠渐好,精神渐振,舌嫩红苔少,脉弦,考虑存有阴虚之象,故予酸枣仁、柏子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三诊时因子女离家,心情不舒,夜间看电视较多,睡眠又欠实,动辄多汗,气短,辨证属气阴两虚、阴虚火旺。方中当归养血,生地、熟地滋肾养阴,三药合用,滋阴养血,可上制心火,共为君药;水不济火,火热熏蒸则多汗,虚热上扰心神而寐不安,故以黄连清泻心火,黄芩、黄柏清热除烦,养阴泻火;阴虚内热,耗气伤津,气虚不固表,则汗出过多,故佐以黄芪益气,并与生白术、防风合用,乃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川楝子疏肝理气;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可滋阴养心、益气固表,汗出止、睡眠安。

3 结语

失眠一证病机复杂多变,病情易反复,高师反对过多使用重镇安神之品,认为此类药物多苦寒,常服则损伤脾胃,易使疾病从寒化、从虚化。高师论治失眠,多从气血阴阳辨治,分清虚实,补虚泻实、调和阴阳,使阴平阳秘则精沛神安。高师嘱吾等弟子,临证时务必仔细询问病史,细查病因,处方时不可堆砌安神药物,需从整体出发,注重脏腑之间的相互关联,注重生克制化及疾病传变,明辨致病因素,辨明虚实,补虚泻实,总以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为大法。

猜你喜欢
甘麦疏肝理气心神
浅谈甘麦大枣汤的临床多学科应用体会
甘麦大枣汤对ADHD动物模型SHR大鼠DRD1、DRD2与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吴嘉行
枣治“脏躁”有名方
枣治“脏躁”有名方
手术联合中药治疗乳腺结节41例临床观察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
心神宁片中酸枣仁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疏肝理气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研究运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