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

2020-02-22 01:45郭九生黄小华管振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肱骨关节镜肩关节

郭九生 黄小华 管振华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西于都 342300

肩关节脱位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主要由暴力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肩关节导致。由于肩关节生理及解剖特点,受外力作用的机会相对较多,极易受内外在因素影响发生脱位的情况[1]。肱骨大结节骨折多伴随肩关节脱位同时发生,致病因素同肩关节脱位一致。患者肩峰下有明显的疼痛感,并发生局部出血、肩周下方肿胀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剧烈疼痛及肩关节受损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2]。临床研究显示,在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关节镜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能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目前国内外临床围绕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无确切理论及研究结果进行论证。本研究旨在探讨关节镜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与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3例。研究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41〜70岁,平均(55.4±1.4)岁。参与组中,男14例,女9例;年龄41〜71岁,平均(55.6±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过血尿常规及影像学检查确诊[3];②明确并自愿参与研究开展。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者;②手术禁忌证及严重肝脏功能损伤者。

1.2 方法

参与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取平卧位,给予患者全身麻醉辅助治疗,参照肩关节复位法纠正其脱位情况,于肩关节旋转中立位的悬吊位置进行固定,采用X线片观察复位情况。

研究组采用关节镜进行手术治疗,具体内容如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取半卧位,给予静吸复合麻醉,将患者的患肢外展并使用外展架进行良好固定,结合其实际情况选择牵引装置,并标记骨性标志。于患者后方软点建立手术入路,置入关节镜对肱骨大结节进行细致检查,修整好盂骨质后使用导向器进行钻孔,选择钛金属锚钉进行固定,在关节镜下做缝合修复,退出关节镜完成手术。术后对患者的生理状态及病情进行观察,必要时可给予抗生素治疗,确保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情况。①治疗总有效率以患者关节活动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判定,显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其关节可自由活动,无不适感,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其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疼痛感有所好转,肩关节活动轻微受限;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关节功能均未得到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4]。②并发症包括伤口撕裂、腋动脉损伤、血栓形成。③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分为10 分,10分为剧痛,0 分为无痛,分值越高疼痛程度越强[5]。④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包括疼痛、功能、运动范围、解剖等项目,总分100分,>90 分为优;80〜89 分为良;71〜79 分为中;≤70 分为差,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肩关节功能越好[6]。⑤关节活动情况评分以患者的实际活动情况进行判定,共15 分,分值越高提示活动范围越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参与组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撕裂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35%(1/23),参与组患者腋动脉损伤2例、撕裂3例、血栓形成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78%(8/23)。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3,P=0.026)。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情况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关节活动情况评分低于治疗前,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及关节活动情况评分低于参与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在临床中是指机体受暴力因素导致的,在暴力因素影响下外力沿着肱骨纵轴向上冲击,使肱骨头从肩胛下肌及大圆肌之间的薄弱部分撕裂和脱出,导致肱骨大结节骨折[7-9]。以往临床针对肩关节脱位及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多采用常规治疗及开放手术治疗,通过有效复位及固定为骨骼愈合营造良好条件,达到治疗效果[10-12]。在具体治疗中,单纯给予开放手术及复位治疗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整体治疗效果不佳,无法满足患者对治疗效果的需求,外加开放手术可对机体造成一定损伤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如未能得到有效治疗,会对其健康及恢复造成影响[1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参与组的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是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而应用于临床的辅助设施,能通过一种直径为5 mm 左右的棒状光学器械对关节疾病患者进行观察,将关节镜插入关节内部,对其内部情况进行观察,为临床后续治疗及诊断提供参考[14]。应用于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协助医生对患者肩关节内部结构及具体病情进行观察,然后在关节镜的辅助下对肩关节及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和固定,成功修复关节损伤后对其生命体征及恢复情况进行观察,进一步明确治疗效果。同时通过临床其他学者围绕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治疗开展研究,其研究对象均采用关节镜治疗,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且疼痛感、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该结果与本研究部分结果一致,提示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可有效满足患者及临床对治疗效果满意的需求[1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情况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情况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VAS评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情况评分研究组(n=23)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参与组(n=23)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5.31±0.22 2.01±0.12 63.153 0.000 40.64±2.21 88.19±2.08 75.140 0.000 12.28±0.24 4.21±0.12 144.235 0.000 t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P 治疗前组间比较值t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P 治疗后组间比较值5.33±0.24 3.35±0.10 36.522 0.000 0.295 0.385 41.141 0.000 40.66±2.26 70.61±2.15 36.522 0.000 0.030 0.488 28.184 0.000 12.28±0.24 9.65±0.31 74.923 0.000 0.240 0.406 32.172 0.000

综上所述,关节镜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和活动情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肱骨关节镜肩关节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关节镜下双后入路结合前方入路盂肱关节囊松解治疗重度原发性冻结肩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