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20-02-24 10:45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探究性物理作业

汪 芸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宁中学 222100)

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要培养学生主动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物理学习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探究,通过营造探究氛围,布置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学会探究,主动探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一、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要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探究的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探索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不仅能培养学习自主专研的精神,还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

学习能力是学习的基本条件和前提,物理学习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探究氛围,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设备、科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比如,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实际操作,现场演示,让学生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去主动探究.首先,教师通过器材的现场演示,能让学生快速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同时教师也能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对温度计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然后,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画出实验图象,让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去引导学生能直观看出判断水沸腾时的温度,得出实验结论: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3.若测出水的沸点不是100℃,可能是温度计存在质量问题或受大气压影响;最后,通过对水沸腾实验的探讨,教师可以自然导入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物理知识.实验探究之后,教师针对实验演示的过程,提出相应问题,比如,让学生计算水的内能增加了多少,消耗了多少酒精等.

二、布置探究性作业,开拓学生探究性思维

作业是物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物理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技能.但作业过多,学生能够负担过重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物理作业的布置必须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保证作业的有效性.特别是老师要选择具有探究性的物理作业,引导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去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探究性作业不仅能开发学生智力,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教师如何科学布置探究性作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与实际生活结合.比如,考验学生对功率知识的掌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估算自己家里电视机一年所需的电费.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电价,然后就是测量电视机的功率,最后估算每天电视机的使用时间,就可以估算出一年所需的电费.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主动思考,自主研究,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开拓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具有开放性.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计算的水平,还要加强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比如,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多问问题,多想原因.在冬天,当用手去抓户外的金属时,为什么常会感到粘手;上坡时,打滑的车辆如何才能顺利上去;生活中,热水降温是越来越快还是越来越慢?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能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布置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不易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平等互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教学中师生平等互动是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一个前提条件,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建立一个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对话的环境,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全方位思考,在分析问题时能多角度考虑,使学生能在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自主探究.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多思、多想、多动手,使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收获知识.比如,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把实验室的使用权交托给学生.当学生需要在实验中分析物理原理时,教师在确保实验操作安全的前提下,不仅应为学生提供实验场地,还应给予学生适当指导,让学生能无时无刻体会物理实验的乐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检验物理知识的科学性.

物理学科是初中阶段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培养.根据我们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物理有惧怕心理,这些学生对学习物理没有兴趣,物理的学习能力也很差.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浓厚的兴趣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合理地把科学现象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的生活中.另外,教师可以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幻灯片展示、视频播放、图片欣赏等方式,生动形象地传授物理知识,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轻松学习.比如,在分析比萨斜塔为什么不会倒下的原理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欣赏比萨斜塔图片,然后在提出问题,最后得出“从重心引出的重垂线,如果通过支点或在物体底部的支承面内,物体就不会倒下”的结论.再比如,引入“压强”这一概念时,可以先播发一段胸口碎大石的视频,告诉学生受力面积增大时,力量会有所分散,然后再提出压力与压强的关系.通过视频演示导入物理知识,不仅能提升学生探究科学原理的兴趣,还能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吸收.

总而言之,在物理教学中科学运用探究式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个人思考能力,巩固物理知识,还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此外,教师也要发挥在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辅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的学习新内容,帮助学生在课后更好的理解完成作业.

猜你喜欢
探究性物理作业
只因是物理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作业
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