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有效教学方法 培养生物学科素养

2020-02-24 10:45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生物教学方法

李 慧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221000)

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对生物学科的关注度不够、活动开展不够充分、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为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以七年级的生物教学为例,从教学方法的有效选取角度,来谈谈对培养生物学科素养的积极意义.

一、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知识的掌握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使学生更形象生动地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物教学时应运用直观性的语言、直观教具来进行教学,如活的生物体、标本、挂图、录像资料、多媒体及实验演示,它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生物知识形象直观地呈现,易于学生理解.

以“水中的动物”学习为例,首先为了让学生形象的认识水生动物,播放《动物世界》的视频,让学生每人说出一种熟悉的动物名称,并给他们找家,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了解了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接着播放有关奇妙的海底世界的录像,通过录像引导学生观察、探讨有关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了鱼类的主要特征.

2.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生物学的突出特征之一,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时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学探索的实践活动,如参观、演示、实验、科学探究等,来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中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最后将获取的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

以实践探究“水中的动物”中“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为例,先组织学生四人一个小组,进行观察实验:鱼、鳞片在鱼缸中的形状,鱼鳍在运动时的作用,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开展探究、交流活动,其中引导学生应不断反思、总结,通过运用放大镜来分析、比较鳃的结构放大图与鱼鳃丝,最后进行整理归纳,从中很好了解了鱼这种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二、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

1.问题引导法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时常采取问题引导法,即教师依据教学实际,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在设计教学问题时,以不同学生的认知为依据,注意问题的层次性、难易适中性、问题的角度性,使的每一位学生都乐于思考、探讨,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

以“地面上的动物”观察家兔内部结构图示学习为例,采取以问题层层引导的方式,来培养、提升学生的分析推理和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先引导学生分析家兔的外部结构: 提问:兔毛的种类及作用有哪些?它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如何?四肢的特点?接着来探查兔子的体腔(胸腔和腹腔):家兔的胸腔内除了有心脏,还有啥器官——肺,其他的器官呢?最终将家兔的八大系统知识梳理、归纳.

2.实验演示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实验演示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主要是通过演示标本、活体,来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较快的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在演示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来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关注事物现象的同时,适时进行设疑,来理解事物现象下的科学本质.

如学习“土壤里的小动物”中对蚯蚓的观察实验:(1)呼吸方式.引导学生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探讨体表的接触感、体表的作用,用实验进行证明(放入沙土中);(2)运动方式.用手触摸其腹部、放在粗糙的纸上、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进行观察、交流;(3)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用物体触碰其身体、放在半明半暗的纸盒中、敲击物体表面,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合作探究法

当代生物课程的新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从中不断提升学生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探究中大胆质疑,引导不断发现新问题,从中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生物学科的特征,主要通过以下环节来开展探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交流,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以“单细胞的生物体”学习为例,需要通过开展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的实验”,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探究精神:首先提出问题: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接着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判断做出假设——可以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接着参照教材内容制定计划,引导学生分析、探讨:草履虫的反应如何?如何才能做到既有效刺激它又不伤害它?需不需要再做对照实验?最后通过实施计划实验得出结论.

4.情境感悟法

情境教学法是各个学科时常采取的教学方法,针对生物学科的内容——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在开展情境教学时,积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情感进行适时启迪、教育,尤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关爱生命、关注生态文明、实践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效落实.

在学习“土壤里的小动物”中关于蚯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全面的认识蚯蚓对人类的贡献,展示了有关蚯蚓改良土壤的图画;被制作饲料的视频;制作中药的图片等,让学生在观赏图画、视频的情境中,进一步强化了“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增强了保护动物的情感.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践行教学新理念,不断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各项科学探究活动,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现提升教学实效的目标.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生物教学方法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第12话 完美生物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