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与实施路径
——以邵武市第二实验小学为例

2020-02-25 09:45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劳动技能教育

(邵武市第二实验小学,福建 邵武 354000)

近年来,中小学劳动教育在学校有“被弱化”,在社会中有“被淡化”,在家庭有“被软化”的现象。[1]学校的劳动教育如果不正视这一点,必将落伍于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9 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以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

在新劳动教育背景下,一些学校率先开展了从单一走向多元整合,跨学科、体系化开发新劳动教育实践课程。[2]邵武市第二实验小学立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的内容调整、主题设置、结构优化,重新调整综合实践课程融入新劳动教育理念、目标、内容及结构优化的实施和评价,对新劳动教育的常态实施、有效实施进行探索实践。

一、新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

新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新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劳动知识、劳动技术素养、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育的重新提出和加强,是解决好“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关键。因此,新劳动教育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社会发展背景。

第一,新劳动教育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成为第一大工业国,虽然在制造业中门类最全,但中国制造在整个产业链中还是处于中间层。提升中国制造在产业链的地位,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新劳动教育对未来中国要培养怎样的劳动者具有明显的导向。

第二,新劳动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5G 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即将成为现实,未来生产的智慧性指日可待。生产的智慧性促使生产的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成为未来趋势。因此,未来的新劳动教育又是指向智慧的劳动教育,这种教育不是简单的劳动技术的学习,而是对劳动技术本身的探究和改进的教育。

第三,新劳动教育是社会消费的新要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智慧生产将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对接,释放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不仅人们生活成本下降,而且体力劳动的比重也将下降,劳动时间进一步压缩,休闲时间延长。马克思指出:“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3]劳动与消费一体两面的关系,要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须重视消费教育。在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容不能仅局限在作为生产的劳动,更要关注作为消费的劳动。

第四,新劳动教育是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撑。新时代更加强调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科技发展,制造业转型,社会消费,都是要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实现党和国家的初心和使命。新劳动教育应转向对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进而追求人的本质的实现。

二、新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新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要求学校通过劳动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获得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了解和学习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劳动技能,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新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常态实施,应着力于确立教育目标、构建课程体系、选择实施载体、建立评价机制。

(一)确立“四做”劳动教育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劳动教育论述的核心目标是:一种劳动精神,两种劳动态度,三种劳动行为,四种劳动观念。教育部颁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则进一步细化了目标: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邵武二实小根据讲话和指导纲要精神,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体力实际,确立了劳动教育“四做”具体目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公共的事情义务做,生存生活劳动必须做,常用劳动工具会使用。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学生不能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社会中立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求学生:会整理自己的书包、自己的穿戴(衣服、红领巾);整理课桌上摆放的物品,保持自己座位周围清洁;会叠被子、整理自己的房间;会清洗小件物品、衣物(内衣裤、袜子、桌布等);会缝补纽扣;会饭前准备餐具,饭后收拾餐桌、洗碗等。

2.公共的事情义务做。一是会清理保洁。如会打扫教室、公共区域,将垃圾倒入指定地点;会用抹布清洁桌椅、讲台、教室和门窗,会擦黑板等。二是会管理布置。如会管理讲台、多媒体等设施设备;会摆放物品,布置教室,建设图书角,设计黑板报等。

3.生存生活劳动必须做。会打扫自己的房间和客厅,会拖地;学会选菜,在家会帮厨,会削水果,会用电饭煲煮饭,会做水果拼盘,会包饺子,会煮面条、鸡蛋;学会切土豆丝,会炒简单的家常菜,如土豆丝、番茄炒蛋,学会切肉,会为家里做一顿可口饭菜等。

4.常用劳动工具会使用。会使用常用的家用电器炉具,如电饭锅、高压锅、烧水壶、热水器、微波炉、液化气罐、液化气炉、洗衣机、电视机、吸尘器、电风扇、空调等;会使用常用工具,如菜刀、剪刀、削皮刀、螺丝刀、钳子、板手、铁锤、体温计、血压计、测电笔等。

(二)开发三类劳动教育课程

课程是劳动教育常态实施、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内容是落实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纲要》对小学劳动教育内容已做出明确要求: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邵武二实小结合“四做”劳动教育目标,着力开发三类劳动教育课程。

1.家庭劳动课程

家庭是学生生活时间最多最长的场所,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生存能力与未来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家务劳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劳动态度、行为习惯、观念品质。家庭、学校携手推进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和品质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陶行知认为,生活决定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因此,家庭是劳动教育“第一战场”。家庭劳动课程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劳动教育家长须知,让家长明确家庭劳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主要障碍,制定家庭劳动实践指导原则、家庭劳动教育考核要求;第二部分是家庭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学校选择5 类实践项目作为学生在家劳动体验内容:衣物整理、衣物清洗保洁、食品加工制作、家用电器使用、常用工具使用;第三部分是学校对家庭劳动实践项目考核要求;第四部分为家庭劳动实践记录、技能达标自评和实践收获体会。

2.学校劳动课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指出:“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战场”,承载着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劳动课程是落实“四做”劳动教育目标的核心课程。基于劳动教育的目标性、普及性、可操作性等特点,邵武二实小设计如下三部分课程。

(1)劳动故事(精神品质劳动)。劳动故事课程内容包括神话寓言故事、劳动名人故事、劳动模范人物故事、劳动名言等。神话寓言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历史长河中的名人、各个行业中的能手,同样通过劳动留下了许多感人的劳动故事和格言,劳动名人、劳动模范、劳动名言都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例如,《愚公移山》《寒号鸟》《朱德的扁担》《毛泽东学打草鞋》《克洛克与麦当劳》《铁人王进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劳动故事。《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将山挪走的艰辛劳动故事;《寒号鸟》寓言告知人们,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寄希望于明天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只有用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朱德的扁担》讲述了朱德总司令身先士卒、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着红军粉碎敌人的多次围剿。

(2)校园生活劳动。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生活劳动是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重要内容。班级生活场所教室和校园公共区域的劳动是校园生活劳动的主要任务。美化班级人人有责,确定以班级环境卫生、班务管理、物品摆放以及设施设备管理为主要内容的10 个教室劳动实践项目:整理清扫清洁书包、地面、桌椅、门窗、讲台、黑板及板槽、图书角、垃圾桶,布置教室,管理使用多媒体。美化校园人人参与,分配公共区域劳动体验任务。一至二年级主要负责楼道,三至四年级主要负责楼道、教室之间公共区域,五至六年级负责卫生间、报告厅、操场及校园门外区域卫生。要求:地面无污迹,桌窗无灰尘,垃圾分类不过夜;课后三件事:室内全干净、桌椅一条线、校园无纸屑。让学生真实感受劳动让校园干净整洁,感悟劳动创造美。

(3)校内基地劳动。《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生产劳动是人们生存生活的保障性劳动,建立校内劳动基地是开展生产劳动体验实践的最佳途径。学校开辟4 个基地、3 间技能室,供学生开展实践性劳动体验。4 个基地:走廊盆景花卉种养基地、景观区花卉植物种养维护基地、开心农场基地、楼顶菊花栽培基地;3 间技能室:烹饪室、电器室、常用工具室。

走廊盆景花卉种养基地建设在学校教室之间的连廊、教室外走廊的围栏围墙上,用白色塑料水管按一定距离开口,放置小型花卉盆景,划分年级,按班级进行种植管理,既是学生劳动基地,也是美化校园环境区域。景观区花卉植物种养维护基地建立在学校多个景观区内,行知园的陶行知雕像座基下围成的花卉盆景园、初心园(党建园)区域、行知名言石刻花卉盆景园等,按年段、班级各护养管理一个月。开心农场基地是建在校内操场旁边600 平方米左右的种植基地,主要种植生命力比较强、生长时间相对较长、管理较容易的作物,让学生体验劳动,种植地瓜、向日葵、小白菜、萝卜等。三至六年级划块,每个班级体验一个学年。菊花栽培基地建在教学楼顶层,给每个班级划分一块小空间,用于培育菊花。菊花种植周期较长,11 月左右盛开,花期长,容易种植,适合学生种养。每年11 月底举办全校菊花展览和评选,促进学生菊花种植的积极性。烹饪室用于家庭劳动技能考核,按低、中、高三个学段考核烹饪技能;电器室用于家庭电器使用技能培养与考核;常用工具室用于家庭常用工具使用劳动技能培养与考核。

3.岗位体验性劳动课程

岗位体验性劳动是一种职业体验性劳动,是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职业体验是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由于职业体验比较难操作,邵武二实小又是城区学校,留守儿童较少,选择孩子跟岗父母职业体验和校内岗位体验的方式开展。跟岗父母职业体验的优点:一是涉及岗位广泛;二是跟岗体验安全;三是让孩子亲历父母工作,见证父母的实际工作劳动,更能理解父母的艰辛,增进亲情。跟岗父母职业体验的关键是取得父母的支持,让父母明确岗位体验性劳动意义和价值目标、体验实践操作方法、过程性记录、指导要点、安全须知、体验收获与启示,即填写岗位体验劳动手册。

(三)选择五大实施路径

选择合适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和方式,是劳动教育常态实施、有效实施的关键。邵武二实小以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和活动方式统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五个途径组织实施。

一是把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作为落实劳动精神培养的主要渠道,每周一课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技术性劳动、生产性劳动主题活动。学校选择“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家庭常用工具功能与使用、洗涤剂种类与选用、水电维修维护、3·5 学雷锋日志愿服务、3·12 植树节公益劳动、校园绿化管理、校园卫生保洁、图书馆管理、衣物折叠整理、小小厨艺师、水果拼盘制作”等劳动教育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劳动教育内容。设计主题实践计划,将实践过程记录、实践体会与反思作为主要考核内容。

二是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展生产性和服务性劳动。利用植树节开展“种植一颗树,绿化一方土”的生产性劳动;利用学雷锋周与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服务社会、服务教师的公益性劳动。学校把每年3月份定为劳动教育主题月,结合3月5日学雷锋日、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开展社会服务和家庭服务性劳动教育。

三是充分利用劳动教育主题班会与手工社团,开展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精神教育。利用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学习劳动知识与技能,分享劳动实践体会与收获。学校每周设置半天的社团活动课,通过手工类社团活动,学生学习劳动技术技能,如常用工具使用、剪纸、花艺、陶艺、3D 打印、无土栽培等。

四是校内岗位体验劳动。每个学年每个班级开展为期一天的校内岗位体验,以班级为单位,岗位设置有图书馆管理员、卫生保洁员、学校维修维护员、校园绿化管理员、校内督导员。轮到班级岗位体验日时,学生停课一天,根据各自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实践岗位,进行校内五种岗位体验性劳动。学生提前一周选择岗位后,了解所选择岗位工作的职责和要求,提前进入角色。岗位体验当日,完成岗位体验活动记录考核表,书写岗位体验体会与收获,带队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并在下一周的班会课进行交流分享。语文学科结合体验活动,撰写岗位体验性作文。除了校内岗位体验外,在四五六年级三个年段,组织实施校外跟岗父母职业体验。

五是劳动技能比赛日。全校每学期各设置劳动技能比赛日,针对劳动技能评价要求的常规技能(参见考核目标),按年段和学生实际能力设置劳动技能比赛项目,授予“工具能手”“厨艺能手”“维修维护能手”等称号,激励学生学习工具,掌握劳动技能。为此,学校建立多间劳动工作室,各配置3-5 套工具,便于每个班5 个小组同时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劳动工作室有常用工具室、厨艺室、洗涤室、维修维护室等。

(四)设置三级考核目标

劳动教育评价是确保劳动教育常态实施、有效实施的根本保障。学校积极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策略,发挥其对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促进、引导和激励作用。遵循面向全体,培养劳动兴趣;关注过程,深化劳动体验原则,借鉴陶行知“常能论”思想,建立以技能考核为手段,以过程记录和体验收获为主要依据的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机制。陶行知1944 年提出《育才二十三常能》,包括高级7 种、初级16 种,共23 种常用技能。其中,会管图书、会烧饭菜、会洗补衣服、会种园等就是具体的劳动技能要求。

从表1可以看出,腐殖酸盐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热稳定性,API失水和HTHP失水低,可以代替SMP-1和SPNH使用。

1.劳动技能三级考核要求。按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分三级要求考核,具体如下:

初级(一二年级):

(1)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玩具;

(2)会洗涤自己的小件衣物(手帕、袜子、红领巾)和内衣内裤;

(3)会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

(4)会整理自己的穿戴(衣服、红领巾)

(5)会洗菜、洗碗;

(6)会冲马桶、清洗洗手池;

中级(三四年级)

(1)会收拾自己的房间、衣柜;

(2)会洗自己的外衣外裤;

(3)会洗碗、擦桌子;

(4)会做简单的饭菜(炒青菜、煮面条等)

(5)会使用微波炉;

(6)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备好自制垃圾袋、水壶、消毒纸巾、备用口罩等。

高级(五六年级)

(1)会打扫自己的房间和客厅;

(2)会拖地板、擦玻璃;

(3)会洗自己的大件衣物(使用洗衣机);

(4)会做两三道荤菜或炒米粉、炒面条;

(5)会买菜、买米等生活必需品;

(6)有参加社区志愿者行动(如社区少先队活动、学雷锋活动、创文明城市等)。

2.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考核表。按五大实施路径实施考核:一是家庭劳动手册;二是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手册(校内劳动教育手册);三是岗位体验劳动手册;四是劳动技能手册。每个学期根据劳动手册的详实记录和考核要求,评价学生的成绩。

邵武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劳动教育,校本劳动教育课程、劳动工作室、师资队伍、评价机制等正在建设和完善。劳动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课程目标落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将继续实践探索。

猜你喜欢
劳动技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