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供情境素材到推动数学思考
——例谈数学绘本选用及教学策略

2020-02-25 09:45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长方体蚂蚁绘本

(福州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1)

作为图文并茂的阅读载体,绘本早已是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之一,而在数学学科中,数学绘本的教学应用与研究仍然薄弱。笔者长期关注数学绘本的选用与教学,认为数学绘本应当具有提供情境素材的作用,为课堂提供思考探究任务与过程支撑。现提出以下三种递进层级的策略,以期实现优质教学与深度学习。

一、材料式: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不少教师对数学绘本的第一印象是“有现成的教学情境”,绘本在教学中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完整的“情境串”。例如,一位教师以数学绘本《狂欢购物节》[1]来作为“100 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素材。这一绘本具有“超市开展促销活动”“为妈妈挑选一份生日礼物”“顾客从不同的四个入口进入”“第100 个顾客可以获得丰厚的礼物”等连续情节,教学过程极易按照故事情节顺势展开。生动的故事契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对引发学习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等方面的效果明显。在构思教学设计时,绘本天然地易于帮助教师解决创设情境方面的需求。

绘本的故事、画面以高品质配合课堂,对数学教学设计具有立竿见影的辅助作用。从学科层面分析,优质数学绘本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与数学紧密结合的故事情节,往往也提供了数学学习研究的素材对象。仍以《狂欢购物节》[1]为例,故事中四位观察员各把一门,用“对讲机”报告从超市的四个入口进入的第一批顾客人数,“妮妮:我有7 人;小文:这里3 人;乐乐:北入口处4 人;平平:这里只有2 人”。为了知道“幸运的第100 个顾客到底是谁”,学生自然产生求这些人数的和的需要,产生第一个研究对象——算式7+3+4+2。随着不断地汇报四个入口新进入的人数和最后总结全部人数,又产生许多新算式。可以看出,数学绘本的故事属性在教学中首先反映为“材料性”,为教学带来可以直接利用的情境,甚至是素材。因此,“材料”是数学绘本教学应用的第一层级。

绘本的情境故事是固定的,且不直接为一节课的教学而设计,所以在使用时,教师不必拘泥于绘本故事,完全可以大胆剪裁,按需使用。

二、过程式:引发探究,经历过程

在儿童读物中,常有许多动手探究的元素,“洞洞书”“翻翻书”“立体书”比比皆是,“找一找”“连一连”“圈一圈”等都是重要的阅读操作。优秀的数学绘本也应当带有引发数学探究的任务,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数学探索过程。在选用绘本设计教学时,应当特别关注故事情节是否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究活动。

例如,一位教师利用数学绘本《点点蚂蚁造房子》[2]引导学生学习“长方体展开图”。“扁扁蚂蚁国的大军进攻点点蚂蚁国,王后命令‘把所有不扁的东西全部毁掉!’……不能盖有高度的房子”的故事情节,引发“把长方体拆开成平面图形”的研究主题,并自然产生“怎样展开才方便还原”“原来的墙面现在是展开图的哪个面”等探究环节,不仅为全课教学提供故事支撑,更是一连串的任务驱动,学生有强烈探究愿望,发现、交流、讨论,经历整个探究过程。课堂上,学生亲自操作和体验了绘本中三种情况:1.“捣蛋大王”蚂蚁“拆得乱七八糟”,虽然快,但难以还原;2.“细致兵团”蚂蚁把六个面分别标上“上下前后左右”,相同的面放在一起,应用了“分类”的数学方法,但仍有可能找不到立体与平面的对应;3.“机智小鬼头”蚂蚁只是剪开一些线,却同样能够把长方体“展”开变成平面,而且重新还原更方便快捷。这恰是本课数学核心内容所在——发现立体与平面的对应关系。

教师选用的数学绘本所提供的操作任务,还应当是开放的,而不止步于把绘本故事重演一遍。仍以上例[2],学生在小组合作环节,剪开自己面前的长方体“房子”后,通过全班交流对比,发现原来长方体的展开图是不一样的,有(甚至与绘本不同的)各种形状。同样,在把展开图重新折叠起来的时候,学生发现“只要确定底面(就是原来的地面),不管怎样折,都很容易变回长方体”。学生的操作过程虽然不同,也与绘本不同,但结果必定相同。这样精准的探究活动,如果数学绘本中没有完全提供,或是缺少本课需要的环节,那么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绘本顺势而为,自主创设。例如《点点蚂蚁造房子》课的后段,教师增加了一个探究任务,“有一只机智小鬼头蚂蚁把其中的一个面剪掉,再随便贴回去,这样的展开图还能折回原来的房子吗?如果能,这个面应该在哪里?”这个逆向操作,给学生从反面理解长方体的展开图,发现一些规律(例如不可能有“田”字型结构),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操作任务。

数学绘本中的“故事”,绝不应只是让学生一页页往下翻的阅读素材,不应只是对“后来怎么了”的了解,更应当是“让我试试看”的经历过程,是“原来这样”的惊喜发现。优秀的数学绘本教学应用不仅是“故事”,更应是“好玩的过程”,这是第二层级。

三、思维式:理解方法,感悟思想

优秀的数学绘本,应当是故事与数学完全融合的。故事即数学,故事中的方法即数学方法,背后的道理即数学道理。最终让人回味和难忘的,不仅是生动活泼的情节,更是其中所融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以卢声怡的本土数学漫画书《欧欧猫和冲冲鼠玩数学》[3]中的《一碗拉面加个蛋》为例,本故事探究的是”已知两数的和与差,求两数各是多少”的问题,主情节是小主人公请老板通过加减差价,把拉面(蛋)降级(升级)为蛋(拉面)。根据课上学生反馈与课后学情调查,发现学生对“升级”“降级”印象深刻,津津乐道。“一碗拉面我都吃不完了,两碗那不就撑坏了吗?”“好像大人说一天不能吃两个蛋呀。”只要学生记住了升级降级,就记住了“和加差”“和减差”的数学转化方法;想象了“两碗拉面”或“两个煎蛋”的状况,也就理解了转化后两个数“一样多”,可以“平均分成2 份”。这样的故事情节即数学思考,帮助学生建构起对数学的理解,领悟数学思想之妙,收获不止于知识。

选用的数学绘本,不仅要能够提供探究材料,引导经历探究过程,更要能够促进对探究结果的理解。能够诠释数学,使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有力的背景支撑。以上述绘本中的另一篇《可乐请往嘴里倒》[3]为例(本故事脱胎于一道经典数学思维题),“有6 个空可乐罐,每3 个空可乐罐可以换1 罐新的可乐,那么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罐可乐?”由于超市的“回收规定”以及手中还持有“2 个空罐不够换”的事实,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各种“间接换”的方法。学生往往对其他同学提出的“借一个空罐”的方法有质疑,“老板不肯借怎么办?”但是共同推理时发现“最后一定剩一个空罐”,“因为后来一定能还,所以之前老板肯定肯借”。这种“时间上的交换律”,其实正是经济学与数学的结合应用。面对“空罐都运走了,没得借”的困境,学生运用等量代换的推理方法,发现前述规定本质上就是“2 个空罐=1 份可乐汁”,理解了“数量相等,可以直接换”的道理。此时,学生甚至发出“我要用数学来说服老板”的心声。最后,“1 份可乐”没办法拿怎么办呢?那就“可乐请往嘴里倒”。选用绘本应当达到这样的层级:故事为数学提供现实背景之上的数理解释,数学因绘本而显得生动,显得可感知、可信服、可应用。

猜你喜欢
长方体蚂蚁绘本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绘本
绘本
绘本
抓不变量巧解题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