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同伴互评

2020-03-09 02:06王红敏
关键词:写作水平同伴笔者

王红敏

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传统的评价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方式,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同伴互评”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阅读同伴的初稿,并向其提供意见或建议,帮助同伴正确评价自己的文章,从内容、逻辑和结构上完善文章,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英语写作同伴互评小组合作过程性评价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一方面,学生的词汇量匮乏、语法混乱,“中文式英语”表达在写作中频现;另一方面,传统的评价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方式,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受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启发,笔者尝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同伴互评”的评价方式。同伴互评,也被称为同伴反馈、同伴反应、同伴评论、同伴评估等,是学生之间交换阅读并提出修改建议的写作教学活动。具体做法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阅读同伴的初稿,并提出意见或建议,帮助同伴正确评价自己的文章,从内容、逻辑和结构上完善文章,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笔者的教学尝试如下:

一、同伴互评的实验

笔者将全班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6人,学生间自由组合后教师微调,尽可能保持小组间整体水平相当,确保每组都有英语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的组员,以指导和帮助其他组员共同完成同伴互评的活动;采用“小组成员独自完成作文→成员间交换作文阅读→肯定组员的写作优点,指出不足,给出建议→根据同伴建议进行二次修改→教师批阅→教师对互评过程和修改后作文做出评价和反馈”的形式。实验时间为9周,前8周开展同伴互评活动,第9周后测。

第1周:让学生了解同伴互评的概况,学会在互评时找出同伴作文中的词汇、标点符号、语法等浅显的错误。

笔者布置一篇话题作文,按高考作文要求规定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选择4位学生分别在前、后黑板上同时写作。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批阅、评价别人的作文时,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然后,把学生列举的要点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对照评价要点与笔者一起逐句批改前两位学生的作文。接下来,笔者按照“开火车”(即一人评阅一句)的方式,评阅第3位学生的作文。到第4位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讨论、批阅,同时将文章中的问题记录下来,讨论后选出一名代表在班级中交流发言。这样,学生便对同伴互评有了大致的了解。此时,学生在小组成员间交换阅读刚才写的作文,给同伴指出错误;同伴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进行二次修改,并将初稿和第二稿都交给笔者。课后,笔者阅读了学生修改前后的文章,发现修改后的文章书写较为工整,简单的语法错误相对较少,几乎不存在单词拼写错误。

第2周:引导学生深入关注文章结构和内容。

笔者布置一篇漫画作文,先请学生谈谈写作思路及对文章结构的安排,然后点评,提醒学生除了要关注上一周提到的词汇、标点符号、语法等错误外,还要注意文章结构安排得是否恰当,内容是否偏离了命题者的意图。此外,笔者要求学生批改同伴的作文时,如果遇到拿不准的,可以向小组内其他同伴询问。

第3周:关注同伴文章中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

筆者将印有关联词语用法的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熟记各类关联词语,比如先后顺序关系:first, second, last but not least等;因果关系:because, due to, owing to, for this reason等;转折关系:but, however, nevertheless等;递进(补充)关系: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to),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等。然后,要求学生在本次写作中必须使用学案上的关联词语。同伴互评时,除了应注意前两周提出的要求外,还要关注同伴作文中使用的关联词语,并将其圈画出来,且评价运用是否恰当。

第4周:关注复杂句子的运用。

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谋篇布局合理,无拼写、语法等错误,还要合乎英美人的遣词造句习惯。因此,本周课堂上不写作而是着重句式训练。先呈现学生写作中经常出现的句子,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学过的语法知识(如各种从句、强调句、倒装句、非谓语动词等),让这些普通的句子表达升格。

如“W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 It will benefit us in the future” 可替换为“W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 which will benefit us in the future”;“The boy couldnt helping crying when he heard the bad news”可替换为“Hearing the bad news, the boy couldnt help crying”;“To his surprise, the little girl knows so many things” 可替换为“What surprises him is that the little girl knows so many things”;“Though Im weak, Ill make the effort” 可替换为“Weak as I am, Ill make the effort”。为了巩固效果,笔者布置一些翻译题作为家庭作业,并给出语法要点提示,让学生根据提示要求完成句子翻译;然后,同伴互相评阅,关注同伴的句子是否运用了规定的语法结构,这些结构运用是否正确,修改后上交。

第5周:对照评价表,合理评价同伴作文。

通过前4周的训练,学生熟悉了同伴互评模式,能按照互评要求对同伴作文进行评价。然而,部分学生出现了遗漏评价要点的现象,只关注主谓一致、拼写、大小写、语法错误等浅显问题,忽视其他的评价要点。为了让学生评价时不再遗漏要点,更全面地为同伴提供建议,笔者使用了一个同伴互评反馈表(见下页图1)。目的有三:一是提供一定的参照规则,引导并帮助那些在修改方面有困难的学生;二是借助观察表,让被评价者对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一目了然;三是让评价者在评价的同时更加熟悉作文批改的要求,也能在以后的写作中避免这些问题。

同伴互评反馈表

Writer:Reviewer:

请你带着下列问题,仔细阅读同伴的文章,然后认真完成问题并将该表反馈给同伴:

1.有语法、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错误吗?若有,请在文章中画出并改正。

2.结构安排是否恰当,有没有偏离文章主题的地方?

3.内容要点是否完整,有没有描述不到位、需要增加细节描述的地方?请指出。

4.过渡、衔接有没有不恰当的地方?

5.用了哪些较复杂的句子结构?请标出,并做简要分析。

6.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

7.字数是否符合要求?

8.有哪些优点值得你记录并学习?

9.有没有你不清楚或感到费解的地方?

10.请为同伴写上你的评语,记得包括优点、缺点和建议哦!

笔者指定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写作,带领全班学生利用“同伴互评反馈表”一起评价这两篇作文。然后,学生利用该表评价小组成员;被评价者根据同伴建议,课后完成二稿。最后,将初稿、二稿和反馈表一并上交。

第6—8周:熟练操作互评流程。

这三周,笔者要求学生每次写完作文后,必须在小组内开展同伴互评,并完成同伴互评反馈表,被评价者根据同伴建议修改,完善写作。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初稿、二稿和“同伴互评反馈表”及时总结。

第9周:后测。

笔者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学生当作考试,不得讨论和查阅资料,当堂完成上交。从后测结果来看,原本英语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基本也能写出完整的文章;对于一些写作常见固定句型和短语,学生基本達到零错误。此外,学生的文章中出现了很多复杂句式,如定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的使用等,这与前面几周的小组合作、同伴互评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同伴互评的成效

(一)调动了学生的英语写作热情

同伴互评活动开展后,学生对于写作不再感到焦虑、害怕,他们认为通过互评可以了解同伴的写作想法,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自己的作文得到同伴的评价建议后会更加完善。学生在相互评价过程中,提高了合作意识,增进了同伴间的交流,实现了在取长补短中共同进步。为期9周的实验结束后,尽管笔者没有继续做任何要求,许多学生还是同伴互评改正后再上交,有些学生甚至还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语文作文中。

(二)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通过阅读同伴作文,学生的词汇量得到扩充。学生认为,记同伴作文中的词汇,比单纯地背单词更省力,而且印象更深刻。学生作文中的“中文式英语”表达渐渐少了,拼写和简单的语法错误得到纠正,写作中出现的低级错误和病句减少,复杂句式增多,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均得到提升。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有其局限性。教师在教学中还需结合学情具体分析,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蔡慧萍,蔡明德,罗毅.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莫俊华.同伴互评:提高大学生写作自主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3] 王芃.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同伴互评法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同伴笔者
老师,别走……
满腹狐疑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落地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