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2020-03-17 03:56杨贺年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电工教学内容院校

杨贺年

[摘           要]  高职院校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根据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向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电工电子课程是高职院校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之一,针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为有效的教学路径强化人才素养,主要就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相关分析。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046-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下我国各行业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对教育领域来说,高职院校所担负的教学任务是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职院校要主动作出适应,对当下的教学进行相应改革[1]。对高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不断地突破瓶颈,探寻更为高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够真正推动高职教育向前发展。

一、高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的特点

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有电工电子相关课程,作为一门工科类的基础课程,从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层面上看,电工电子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理论及应用,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应用性以及实践性。打好这门课程的基础能够让学生在后续阶段的学习有更扎实的支撑,也是进入社会开展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可以说,在整个课程体系构建中,电工电子课程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二、高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较为落后

虽然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不断推进,但是高职院校领域中教学改革的程度仍然不够,这是由于很多高职院校都将教学重点放置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忽略了理论性的教学。而且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对电工电子这类基础性教学内容的资源缺乏相应的扶持,学生在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有待提升,如果不具备扎实的以理论开展的实践教学内容,则会造成本末倒置,进入社会之后,学生也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生产需求[2]。学生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由于理论知识不扎实,也很难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

(二)培养目标不明确

电工电子技术是当下的热门行业,社会对这一门类人才的需求是旺盛的,只有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且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才能够真正加入推动电工电子专业向前发展的行列中。所以,学校在开展电工电子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为学生增加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实际工作水平。

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受到学校自身层面的制约,对学生专业的培养仍然采用以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学生一旦通过了考试就会放弃对该课程的学习,而考试本身的公平公正和严谨性是有待考量的[3]。学校的举措反映出的是学校对现代社会人才需求以及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不明确,并没有真正担负起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重任,最终导致学生在实际能力上存在较大问题。

(三)师生关系不够和谐

教育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完成的,教师所承担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开展学习,实现兴趣提升,也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素养养成的关键。然而当下很多高职院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反映在课堂上主要是师生之间的沟通较少,学生由于缺乏对教学内容的足够认知,在学习上主动性较差,这势必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四)教材内容以及考核方法单一

很多高职院校针对电工电子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多以理论为主,这些教材中的内容相对滞后,并没有和时代的最新技术接轨,教师在教学时也忽略了教材和实践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到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情景有限[4]。同时,一些电工电子教材中的内容和课时是非常有限的,只涉及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学生通过此类实验能够得到的提升以及发散思维塑造也有限。学生在教材中所获得的知识内容实际上很难和实际工作情景进行结合。

考试形式方面,很多高职院校针对电工电子课程的考试只是采用期末理论考试这种唯一的方式,如果仅以单一的理论考试去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话往往是不够全面的,不仅考核成绩不夠客观,也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主动性。

三、高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改革的相关策略

(一)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师在针对电工电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时,首先要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诉求,通过结合电工电子课程的当下教学内容,将两者进行整合。教师要探索开发活页教材,把最新的理论和实践内容融入教案中,尽量减少复杂电路的分析,适当的理论性内容是非常必要的,但也要避免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失衡,每进行完理论知识教学之后,教师要有相应的实践跟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完之后,通过实践应用进行温习。教学内容也要简洁明了,深入浅出,既要有专业知识的介绍,也要有实际应用和技能的拔高,教师只有从促进实践的角度开展理论教学,才能够真正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5]。这一教学举措是符合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开展也要紧紧围绕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之外,还要多融入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针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在提高高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法将重点知识内容、意义展现出来。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样要运用实物开展教学,将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电子器件和应用电路问题呈现在课堂中。

教学节奏的把控也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形成相关的感性认知,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再运用信息技术软件让学生通过这些电子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模拟运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教学方法上,教师为增强电工电子教学的互动性,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或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项目为导向开展学习。例如,当教师在进行二极管相关教学内容的讲授时,可以先讲授基本知识,然后再让学生了解单相整流电路工作原理,之后让学生分成小组动手制作和检测单相桥式全波整流滤波电路。在实验的过程中,将基础知识进行论证以及检验,明确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6]。这种教学方式与纯理论教学的方式相比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学生能够得到的能力提升也是多方面的,在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也更为深化。

(三)针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高职院校中对课程的考评方式往往是用期末理论考试的形式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这种考评方式实际上难以真正衡量出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所以,教师要针对高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的考核模式进行改进,要让学生通过考核能够真正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部分。针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时,教师要根据电工电子课程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确定好平时成绩、实践过程成绩以及期末成绩之间的比例。通过适当地放大实践部分所占的比例,让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期末试卷中,教师也要增加更多的应用设计类题目,减少记忆性的客观题目,这种更偏重能力的试卷编写方式也能够真实地检验出学生的能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打分,教师要通过在课堂中制订一定的实训类内容,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创新以及沟通完成实践,教师不仅要记录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学习成果,也要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以及主动性,并将之纳入考评范畴,从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就能得到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师资队伍构建

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教师作为主导者参与其中,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决定最终的教学模式改革效果。教师要能够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专业素养、知识能力、教育水平积极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广阔的能力素养发展空间。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自身应当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青年教师要经常到企业挂职实践或到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技能训练,以此来指导学生完成实践类学习。同时,教师也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通过合理化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融入趣味探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电工电子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学习兴趣的激发,让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7]。教師要将课程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如一些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及简单的维修技巧,通过实用工作技能的传授,强化学生对专业认知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在就业之后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重任,向社会输出更多实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需要担负的责任。对教师来说,要认识到当下电工电子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的弊端,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形式进行调整,整合教学内容,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让电工电子教学能够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之上帮助个体养成更加完善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在校期间就具备较强的职业基础。教师也要强化个人能力,不断探寻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拓宽教学领域,为自身的提升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研博,陈芳.理实一体化模式下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06.

[2]唐勇兵.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下高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6):231-232.

[3]时素玲.新形势下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9,21(2):173.

[4]赵晓智.高职院校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9):91-93.

[5]冯宏伟,齐斌,单正娅.高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现存问题与对策探讨[J].知识文库,2018(13):167.

[6]张成研,姚星,孙梅.“互联网+”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90-191.

[7]杜传山,李君.职业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15):266-267.

编辑 赵瑞峰

猜你喜欢
电工教学内容院校
行列式在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Multisim仿真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赋能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浅谈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在H公司电工产品战略上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糊涂的维修工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