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课证融通探索与实践

2020-03-17 03:56尤光辉祝洲杰蒋立正叶俊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课证融通专业课程

尤光辉 祝洲杰 蒋立正 叶俊

[摘           要]  1+X证书制度是教育部于2019年2月公布的“职教二十条”中提出,随着1+X证书制度的实施,要求试点院校将X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从融通思路、融通要求和融通方式三个方面对高职专业课证融通进行阐述,并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1+X证书;课证融通;数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074-02

一、引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2019年2月,教育部公布的 “职教二十条”中明确提出,要求试点院校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及相关教学标准,将专业中对应的X证书内容与人才培養方案、专业课程相融合,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1]。

针对1+X证书背景下课证融合研究,陈西苑[2]提出酒店管理专业在1+X证书制度下,重构课程体系,实施证、岗、课融通的教学方式,同时改革评价方式来培养复合型人才。刘炜杰[3]提出在1+X证书背景下,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实施过程分别从“单进、单向、基于教”向“多进、多向、基于学”转变。钟绍辉[4]提出基于1+X证书制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建立教师团队是提高院校教学质量及效果的关键因素。现在高职院校课证融通存在学历证书课程与X证书课程交叉少、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考核融合不够、专业课程中的课程设置与标准制定及职业岗位不匹配等问题。

二、1+X证书背景下课证融通的探索

(一)课证融通的思路

学历证书“1”是技术技能基础,主要解决德智体美劳发展过程中所对应的技术技能教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针对专业领域技术,具有先进性,主要是解决职业技能以及新技术技能的强化与拓展问题,它们之间是技术技能的基础与强化拓展。另外,1+X证书中“1”与“X”作用互补、不可分离,是一个整体。试点院校要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及时将专业中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等知识融入课程标准和专业教学内容[5],通过校企合作,促使“1”和“X”深度融合,做好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深化“三教改革”,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在制订各个专业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深度调查岗位需求,邀请行业里有权威性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和修订。

(二)课证融通的要求

1.X证书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通过走访调研行业里有权威性的企业岗位需求,将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融入X证书中,邀请企业参与X证书的标准起草,比如对于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X证书,根据调研发现工业机器人操作调试、工业机器人售后技术支持等岗位急需人才,根据这些需求,邀请企业共同制定X证书的相关标准及考核重点,为专业后期选取X证书提供依据,也为后续X证书的含金量以及课证融通实施提供保障。

2.加强校企合作协同发展

(1)与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合作。由于X证书是由培训评价组织提供,加强与培训评价组织的合作,培训评价组织向试点院校提供关于X培训的设置标准、相关的教材和学习资源、培训装备及场地要求等方面,这样可使试点院校稳步推进X证书试点。(2)与企业用人单位合作。可以解决X证书的认同问题,确保X证书的含金量,通过邀请企业参与X证书开发以弥补开发中考虑不足的问题。根据行业、企业岗位核心能力需求,通过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工作,开发1+X职业技能课程标准,来优化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探索X证书与专业、课程无缝衔接。

3.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及要求

高职院校要紧紧地依托专业相关行业、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科学合理,突出学生在技术和技能的综合应用和实践性,注重对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奉献精神的培养,同时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践性教学学时,强化高职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过程和结果同步考核。学校要与企业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完成课程与X证书的融通,比如数控技术专业,可与行业权威制造企业合作开发多轴精密加工系列课程与多轴数控加工X证书融合,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对课程设置进行讨论以及实训项目开发。

4.建立学分互换制度

高职院校需要同步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构建学分互换制度,通过大数据建立学生数字化、可视化学习档案,保证档案准确性和真实性,对X证书中内容所体现的学习活动成果信息进行了登记以及数据存储,记录到学生个人学分银行的账号,对接1+X证书的学分银行,实现账户中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

(三)课证融通的方式

X证书中涉及的能力是某一工作岗位中的核心能力,课证融通的方式可采取下面两种形式:对于X证书符合度较高专业,可与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融合;对于X证书相近专业需要另设培训内容模块。下图所示的“1”与“X”证书课程相互融合交叉情况,“X”前置课、“X”接口课程与“1”的课程体系相互交叉融合、补充,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设置。

比如数控技术专业中柔性制造及工业机器人方向部分课程与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X证书相似度较高,可以将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X证书部分培训内容单独嵌入课程体系中进行培训。“1”的部分课程需要用“X”的培训内容来替代或根据“X”的培训要求对“1”的课程内容进行部分增减,以此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来实现“1”中的课程内容与“X”证书培训内容融通。

三、课证融通实践案例

高职院校课程的开设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因此,课程建设与证书开发也应与市场对接。依据市场人才需求,建立课程与X证书对接反馈机制,建立学历证书与X证书对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根据1+X证书工作需要,需要对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并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技能等级证书考证内容和企业岗位需求嵌入到专业课程中。

下面以数控技术专业中柔性制造及工业机器人方向的课程为例,根据行業、企业岗位核心能力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X证书要求,来优化柔性制造及工业机器人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探索X证书与专业、课程无缝衔接。在保证总学时基本不变的原则下,柔性制造及工业机器人方向与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X证书(中级)融通后课程如下表所示。其他部分未在专业课程中列入的,可以通过网络选修课或者校级之间的选修课进行学习,完成相应的考试考核,可认定相应的学分。

四、总结

随着国家1+X证书制度的实行,要求试点院校将X证书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课程相融合,达到课证融通的效果。因此,学校和教师对课证融合需更深入的研究探讨,本文从高职专业的课证融通思路、融通要求和融通方式进行分析,为后续的专业课证融通提供基础,也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戴勇,张铮,郭琼.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698(10):30-33.

[2]陈西苑.1+X证书制度下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书证融通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9,18(7):50-58.

[3]刘炜杰.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J].职教论坛,2019(7):47-53.

[4]钟绍辉.1+X证书视域下高职院校课证融合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9,46(4):151-152.

[5]胡茂波,王思言.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的价值诉求与实施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8(1):24-28.

编辑 曾彦慧

①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20SCG257);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科研项目(编号ZJCVB29);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堂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专项:A-0152-19-313;新形态课堂专项:A-0152-19-3105)。

作者简介:尤光辉(1989—),男,浙江台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从事职业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课证融通专业课程
课证融合背景下智能交通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联通融通变通,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1+X”证书制度课证融合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