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翻译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2020-03-17 19:20李同良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3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文化

李同良

[摘           要]  翻译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工具和桥梁。在当前“讲好中国故事”的背景下,在翻译课程教学中践行思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翻译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高度契合,利用相关素材强化汉译英训练,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又能够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以及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    键   词]  翻译课程;课程思政;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3-0192-02

“课程思政”是高等院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为指导方针,对近年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一系列会议重要讲话精神的积极实践;是新时代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教育统一,挖掘不同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全面提高人才素养的主要渠道。

一、翻译课程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提出以来,许多高校的英语课堂已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翻译课程教学亦是如此。力求在课程中挖掘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让翻译课程上出“思政味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思政教育意识有待提高。翻译课程教学仍然以翻译技能教学为主,忽略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并未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而且,外译汉单向输入居多,汉译外比重不足,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意识和主动性。

其次,思政教育核心内容及要点模糊。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教师无法准确捕捉翻译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造成两者联系过于牵强,要点不突出,内容肤浅,缺乏深度,未能实现思政教育与翻译课程知识体系的相互融合。

最后,思政教育方法缺乏创新,突兀僵化,导致翻译课堂思政教育枯燥乏味,甚至有“说教”之嫌,学生被动接受,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反思。

此外,思政教育元素未纳入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依然主要检测学生的翻译技能,课程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影响未予评价,最终影响到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翻译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一)课程思政的目的

1.培养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精神标识。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翻译课程教学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对自身的文化越自信,越会积极地敞开胸怀,与其他文明平等开展交流对话,积极接纳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并将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1]

2.培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传统外语学习多为单向文化输入,学生大量接触西方文化知识,其思想与思维多多少少会受其影响。翻译是一种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工具,具有鲜明的双向交流特性。通过强化汉译外的翻译技能训练,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理解、欣赏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熟悉我国的政治话语,懂得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教育学生正确认知中西差异,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3.培养中国文化传播意识

“跨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最具时代特点的文化语境和思维方式。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是,中国的文化话语体系与其他文化体之间,特别是与欧美文化体之间,始终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与他者文化发生交流、交锋的过程中,中国文化的话语优势并不明显。中国文化传播处于边缘化地位。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全球传播语境下的价值格局和文化权力结构,培养其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意识,形成发展和完善自己与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有机统一的价值观。[2]

(二)课程思政的原则

1.潜移默化原则

就思想教育而言,任何暴风骤雨式的教育方式都收效甚微。因为学科性质的缘故,在翻译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更要避免“填鸭式”、突兀的说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以及心理需求等因素,以细雨润无声的方式对其进行思政教育,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消弭学生的抵触情绪,使其愿意聆听,主动接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思政教育与翻译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使其成为课程自然的组成部分,从而高效地达到翻译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

2.适度与适量原则

在学生看来,翻译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练习获得翻译技能,形成翻译能力。基于这样的认知与理解,我们在翻译课程教学中实践思政教育时,就需要注意思政教育在翻译课程中的占比,切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同时,还要关注思政教育的度,应该找准切入点,控制展开时间,观察学生反应,机智应变。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备课、备学生,认真撰写教案,做好预案,把握好度和量的关系。

3.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原则

坚持优良传统与改进創新相结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突出时代性与时效性。传统翻译课堂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教室空间营造出需要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面对面的思政教育也更加鲜活生动,可以直击人心。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路径和时空,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网络的即时交际功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思政教育素材视觉化、网络化、时尚化、精细化,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

(三)课程思政选材

翻译课程思政教育素材的选择应该以思政教育目的为依归,其选择范围十分的广泛,类型繁多,内容丰富。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可以选择中华典籍、诗词歌赋、中医药学等,在传播当代中国声音方面,我们可以选择能够展现当代中国社会、政治、人文、科技等方面面貌的社科著作、政论文章和文学作品等。此外,素材的选择还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区域特色,缩短学生的感知距离,增强亲近感、认同感,乐学愿学。

(四)课程思政的方法

通过翻译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理论,熟练恰当地运用翻译技巧,最终形成翻译能力。翻译实践也是践行课程思政的绝佳途径,通过精心选择翻译实践材料,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实际操作中,建议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首先,选择民风民俗类作品为翻译实践的素材,使学生通过翻译实践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精神内涵、人文意识、自然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包括中国传统的节日及其习俗、时令及其内涵、地域风情、婚丧嫁娶、礼仪礼节以及服饰服装等。

传统习俗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讲求伦理、崇尚道德、注重人文、强调和谐、关注忧患等价值观念。通过翻译实践增强学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进而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意愿。

其次,选择风景名胜介绍作为翻译实践的素材。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疆域、旖旎的风光、醉人的名胜和精美的建筑。这些都是翻译实践的绝佳对象和素材,通过翻译实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我们特别选择嘉兴的红色旅游胜地——南湖为译介对象,激发学生弘扬“红船精神”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再次,选择当代文学作品作为翻译实践素材。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或抒情写意,或针砭时弊,是对各种社会矛盾的全景展示。我们选择浙江作家鲁迅、矛盾、朱自清、余华等作家的作品为翻译实践蓝本,通过翻译实践培養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了解社会的复杂性,感受人性的光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最后,选择中华文化经典作为翻译实践的素材。文化典籍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精神财富。典籍翻译实践可培养学生的文化信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另外,选择当代政治话语为翻译实践素材。通过当代政治话语翻译实践,让学生对当下的世界语境有正确的认知,了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困难,增强政治自信,强化责任担当,发挥翻译作用,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成就展现给全世界,为其他国家贡献中国智慧。

三、结语

在翻译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了文化自信,扩展了国际视野,提高了思辨能力,使他们主动承担起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邵长军.坚定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N].中国青年报,2019-12-09.

[2]张涛甫.怎样破解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念传播难题[OL].人民论坛网,2017-04-14.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414/c40531-29210136.html.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文化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谁远谁近?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