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角色转变老年科新护士评价体系构建

2020-04-02 02:01张祎胡莉萍王琼
护理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系数护士专家

张祎,胡莉萍,王琼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综合科,湖北 武汉 430000)

当前,国内老年人口数量剧增[1],老年科护理相关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护士的评价是护理中较为常见的问题,笔者从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2]。 新护士指进医院时间不超过1 年的护士,由于从学校到医院的环境转变,导致新护士的处事思维遭受冲击, 本学科内称此种转变为角色转变。运用角色转变体现护士的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此变化可以导致新入职护士在心理、生理、工作的适应性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困扰。据相关研究表明[3],角色转变会给护士带来身体影响和心理冲击,影响工作效率。新护士出现角色转变冲击主要的原因是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的对接。目前,国内外针对老年科护士的角色转变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研究课题基础上,针对老年科新护士,应用角色转变的评价体系,缓解因角色转变带来的消极心理作用[4]。现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与评价 以角色转变为核心,检索相关学术期刊网的文章,并对其进行筛选,得到相关方面研究文章一百多篇。 采用循证护理模型实践中证据评价[5],通过证据等级和质量评估,将检索的文章进行标准筛选,分为研究型与非研究究型证据,质量分为 A、B、C 3 个等级,分别有 112、8、10 篇。

1.2 统计专家问询 以老年科护理为宗旨,角色转变为线索,小组讨论方式形成专家问询[6]。 设计咨询问询内容包含3 个部分:(1)致专家信,将研究课题背景、方法、意义、详细介绍,并附上简要注意事项;(2)专家函询表,从素质、管理、形象、关系等4 个标准进行评价, 根据各项重要程度给每一子项进行打分;(3)将专家的个人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并问询各位专家对内容的认可程度[7-8]。

1.3 遴选专家 咨询专家入选标准[9]:本科学历及以上,职称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武汉协和医院工作年限8 年及以上,对护理及相关领域有一定造诣;发表相关核心及以上等级期刊2 篇, 且对本课题有一定开创性建议和帮助。按照此标准共邀请48 名相关护理专家, 总专家人数中本科及以上学历36 名,副高及以上职称28 名, 专家成员平均工作年限15年,其中8 名专家临床工作超过20 年。分别对48 名专家进行第1 轮和第2 轮问询。

1.4 问询条款讨论及修改 问询小组在工作日期间,以发放问询纸质表格、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发放问询表, 要求专家对问询表上的每一项指标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为0~100 分,并要求评分分数取整,专家评分完成后收回问询表, 以课题讨论的方式对问询结果进行统计和总结,计算出满分率、算术平均数、变异系数等指标[10],并采用界值法对问询各项条款进行修正[11],删除3 项标准都不满足的指标,满足1 项或2 项的指标将继续进行讨论或修改。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 专家积极系数为提议人数与总人数比值[12],权威程度用权威系数表示[13]。 变异系数用来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值越大,则专家意见越零散;肯德尔和谐系数可检验专家意见的协调度,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运用yaahpV0.5.2 对专家问询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值。

2 结果

2.1 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 专家的熟悉程度采用测评表衡量,测评表中每一项指标分别设置“很熟悉、熟悉、一般、不太熟悉、不熟悉”5 种选项对应的参考系数为 1.0、0.8、0.5、0.2、0, 并将同一指标的票数乘以参考系数再求和,每一项指标测评得分≥12分则表示该指标被专家所熟悉,<12 分表示不被专家所熟悉,判断程度由判定系数衡量,由判定系数定义R2=1-SSres/SStot 得出。对专家权威性用权威系数表示, 权威系数计算方法为熟悉系数和判定系数的算数平均值, 若权威系数>0.7 表示研究结果可信。本研究对专家进行了2 轮问询, 专家在2 轮问询中均予以回馈,回馈率为100%,故积极系数为1.0。 专家熟悉程度、判断程度和权威程度由熟悉系数、判定系数和权威系数决定,通过2 轮问询得到以下结果,第 1 轮问询共 96 项指标≥12 分,14 项指标<12 分,整体指标熟悉系数为0.87,第2 轮问询共103 项指标≥12 分,7 项指标<12 分, 整体指标熟悉系数为0.93;2 轮问询判定系数分为 0.953 和 0.962,2 轮问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11 和0.946,权威系数>0.7,则本研究结果可信。为保证问询结果的准确性,本次研究2 轮问询专家均为同一组人群。

2.2 专家意见统一度 专家意见统一度由平均值、标准差、满分率共同决定[13-14]。 均数和满分率越大则专家集中度越高,标准差越小,表示意见统一度越高。第1 轮问询结果为:110 项指标中平均分为4.175(满分为 5.0 分),标准差为0.485;第2 轮问询结果为:110 项指标中平均分 4.169(满分为 5.0 分),标准差为0.674。 2 轮问询结果平均分较高,标准差较小,表明专家意见统一度高。

2.3 专家意见协调度 研究2 轮专家问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和差异结果见表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专家协调度较高。

表1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一致性

2.4 老年科新护士评价三级指标及指标权重 根据2 轮问询结果, 将专家2 轮问询指标进行归纳整理,得出老年科新护士评价体系指标为:一级指标4项、每级下分为4 项二级指标共16 个、二级指标下分三级指标共110 个, 经2 轮专家问询及修改删除后,最终形成具体指标和权重值,见表2。

表2 老年科新护士评价体系一、二、三级指标和权重值

表2 老年科新护士评价体系一、二、三级指标和权重值

3 讨论

3.1 角色转变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可行性、实用性 本研究选取48 名专家评审,分别对护理、临床、医疗领域进行问询,最终得到2 轮反馈率分别为97.8%、94.3%,表明专家对本次研究认可度高,本研究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本研究专家权威系数为0.921 和0.911 均处于较高权威水平, 表明该研究具有一定可信度, 本研究评价体系具有一定可靠性。 2 轮专家的意见平均数和标准差值分别为4.175、4.169 和0.485、0.674,平均数分数较高,表明专家对指标满意度较高; 标准差较小, 表明专家总体异议较小,且在2 轮问询中,所有指标变异系数均<0.2,即指标离散程度较小,表明专家总体意见趋同相近,且2 轮肯德尔和谐系数[15]分别为0.903、0.904,表明问询的协调程度高度统一,故本研究评价体系具有一定可行性。

本研究以角色转变为理论基础, 以临床为实际基础,建立老年科评价体系,确定的一级指标制订了老年科新护士评价体系, 确定的一级指标中包括了素质、管理、形象和关系等 4 个方面,这与成守珍等[16]提出的老年科护士应具备专业护理实操和相关医疗器械应用和个人素质的提升结果相似。16 个二级指标和110 个三级指标函盖了护士基本专业技术操作、基本专业用语表达[17]、新护士的环境适应、心理生理面临的环境。 故本研究评价体系具有一定实用性。

3.2 评价体系结果分析

3.2.1 一级指标评价标准的建立 本研究以角色转变为理论依据, 初步构建老年科新护士评价一级指标评价标准,从素质、管理、形象、关系4 个方面评价新护士。 新护士的素质是作为一名职业工作者必备的要素,新护士代表专职工作者,体现了新入职护士胜任本职工作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 是新入职护士评价的首要标准。管理是作为科室人员分配和任务安排的手段,新入职护士的管理体现了护士的执行度、自律度、严谨度、服从度。在科室内部的管理、护理部门的管理、医院管理都显得尤为重要。 形象代表着个人标签, 对内自己的生活形象给患者较好的形象, 给家属满意的形象是作为一位医护工作者的职责,对外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保持良好积极的形象是评价一位新护士的基本指标。关系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人际关系能体现新入职者整体综合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给人留下好印象,不仅提升本热形象,也是评价新入职者的加分项。因此,通过重要性顺序确立了素质、管理、形象、关系4 个一级指标。

3.2.2 二级指标评价标准的建立 基础知识是护理学的基石,专家对其的重视度极高,许多研究表明了基础护理是护理学科发现新突破点的第一根据,专家建议重视基础护理在临床上的运用。 基于临床上护理人员低级错误屡见不鲜,如将口服药当做注射药物等新闻层出不穷, 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心理隐患,降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度,造成严重紧张的医患关系,归根结底是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和态度散漫的结果, 因此专家建议构建有专业知识的评价标准。专家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是体现在临床实操中,很多新护士对科室内部仪器仅有文字认识,对操作一无所知,需要临床运用时手忙脚乱,这是专业技能不足的表现,专家建议将其纳入指标体系。 管理指标中的预防管理是护理人员最为忽视的一部分,专家建议要定期集中对新护士的预防进行教育,增强护理类人员的预防意识,有前瞻性眼光,对疾病做到防范于未然。形象指标中生活形象是最为常见的指标,但也是最为忽视的指标,有专家提到,护理人员应在生活中牢记本人政治身份及本职身份,以身作则。 关系体系标准中的集体关系,专家建议医护人员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本院在社会中的存在感,应维护好集体与社会的良好关系,避免因个人因素破坏集体关系。

3.2.3 三级指标评价标准的建立 本研究针对老年科新护士的评价体系, 故在基础知识下一级指标中,内科权重值相对其他权重值大,以针对性培养高素质专业护理人才。 专业知识指标类增加常见疾病治疗这一类,根据目前老年科患者伴发多种并发症等身体素质情况,需要长时间陪同和照顾,在缺乏医生监管情况下,常见疾病的处理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故专家在专业知识类加入常见疾病指标,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临床管理指标类加入患者康复锻炼指标是为适应本科室的有关特殊情况而提出的指标,科室常住老年患者较多, 这是相对其他科室不同之处,对于患者长期康复锻炼管理需要护理人员监管和指导,本条由5 名专家共同提出,具有代表性和参照性。有关专家提出预防管理不仅仅代表在医院和科室内部进行有效医疗预防控制和管理,要从源头进行有效预防是给社会普及相关医疗知识, 提高预防意识,故预防管理中增加参与预防活动和宣传公益活动显得相当必要。 生活形象中应删除家庭状况、个人身体状况和感情状况,以上3 项涉及到个人隐私问题,不应对此加入评价体系,应从尊重人权的角度出发,有关专家建议删除。 科室关系中将对工资的满意度和对单位的满意度删除, 因这2 项并不是评价体系指标,是新护士对自身单位的评价,故与评价指标概念不符,建议删除,增加与科室护士关系、与科室医生关系2 项。需修改的指标有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科室关系等10项指标,包含表达范围太广、措辞不当、指标级别划分不均等问题,将需修改的指标进行讨论、听取专家建议后修改后加入对应的三级指标内。

3.3 角色转变评价体系对临床工作的指导意义 在本研究的评价体系中, 强调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也突出了评价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这与国外老年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要求是相同的[18]。 本研究以临床实操作为评价体系重点,并且将角色转变作为指标引入评价体系,且对老年科护士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根据评价体系, 将新护士以评价体系为标准进行临床评价,加快老年科新护士对角色转变和工作的适应,减少工作适应缓冲时间,提高临床工作效率,为将来老年科护士的评价体系奠定基础,推动了老年科新护士评价方向的发展,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系数护士专家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致谢审稿专家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小小糕点师
苹果屋
嬉水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