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2020-04-22 20:27种鹃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成逻辑现实启示列宁

种鹃

〔摘要〕 列宁认为,革命的胜利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但是由于工人运动自身不能产生革命的理论,因此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就成为传播革命理论的主要渠道。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主要围绕教育主体“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 教育客体“居民的一切阶级”、 教育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法实际斗争+群众需求+出版物载体等方面展开。虽然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但其对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仍然具有重要启示: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二要抓好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建设,三要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变化,四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引导和管理。

〔关键词〕 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生成逻辑;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0)02-0009-05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他曾旗帜鲜明地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1 〕。但是,意识形态毕竟属于有别于日常生活的观念上层建筑,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其传播、接受乃至做到观念与现实缝隙的弥合,无不需要宣传教育工作的助力。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才有可能将某种意识形态转化为指引现实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出了一系列根本性和战略性的新论断、新要求,为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遵循。但是在现实中,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仍然存在理论上弱化、庸俗化,形式上僵化、单一化,并且不善于運用和管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问题 〔2 〕。因此,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加强和完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列宁在捍卫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批判错误思潮,为俄国革命扫除障碍的斗争过程中,对于如何加强意识形态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释。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对于新时代我国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仍然富有启迪意义。

一、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生成逻辑

列宁认为,革命的胜利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但是由于工人运动自身不能产生革命的理论,因此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就成为传播革命理论的主要渠道。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斗争的必然性和复杂性,使得争夺群众成为始终不能放松的任务。所以,意识形态教育的加强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都至关重要。

(一)革命的行动需要革命的理论来指导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3 〕16,“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3 〕9。自1844年以来,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只能依靠本阶级的觉悟,“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 〔3 〕16。在这些论述中,马克思申明无产阶级想要获得彻底解放,要尤其注重革命理论的指导。然而,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俄国经济主义推崇“自发论”,否认革命理论的指引作用,提出对“每个卢布工资增加一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实惠和可贵;工人要进行‘斗争,是因为他们知道,斗争不是为了什么未来的后代,而是为了自己本人和自己的儿女” 〔4 〕323。为此,列宁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中,列宁引用考茨基的话这样说道:“早已有人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而现在未必有再来证明这个真理的必要。” 〔4 〕153后来,他在《怎么办?》中再次论述了这一思想:“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醉心于最狭隘的实际活动的偏向同时髦的机会主义说教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下,必须始终坚持这种思想。” 〔4 〕311列宁还认为,“自发论”思想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分化和抵御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列宁素来重视为抵制资本家所展开的经济斗争,但更强调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要达到这点,革命理论的指导必不可少。

(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需要从外部灌输到头脑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如何产生的呢?列宁认为是由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创造的。他认为,“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4 〕318。是什么因素导致普通工人群众难以创造出科学社会主义呢?实际上是由于,理论创造就其进程来说,必须立足于前人思想认知的水平上,借助抽象思维能力才能完成。马克思就曾经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5 〕 但当时的工人群众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很难驾驭这种“抽象”的工作,同时工人群众没有经济支持作坚强后盾,他们更多的时间用来谋生,无空闲时间从事研究工作。所以,不是由约瑟夫·狄慈根这样的工人哲学家,而是由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出身于比较富裕家庭的知识分子,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并结合自身对现实的思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既然科学思想体系不会自发产生,那么就必须要从外部汲取养分。在《怎么办?》中,列宁援用考茨基的话说,只有扎实的科学知识,才能发展出现代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是从无产阶级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而是由外到内深入无产阶级的头脑中的 〔4 〕326。列宁赞同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着重强调要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教育,实施由外向内的“灌输”。在俄语中,“灌输”的意思是“从外部注入”,即将革命理论从外部注入工人阶级的头脑中,使之沿着革命理论指导的方向前进。简言之,就是一种思想体系不能毫无根据地产生,它需要借助宣传教育的理论,而这种宣传教育的过程正是“灌输”。

(三)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斗争的必然性与长期性

1897年,各种改良主义和机会主义思想正在俄国流行,马克思主义受到排挤和轻视。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指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加强。” 〔4 〕327即人类并没能缔造出任何“第三种”思想体系,并且在被阶级矛盾所割裂的社会中,出现非阶级或者超阶级思想体系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要么认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要么认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这中间没有其他别的选择。对工人阶级而言,只有掌握了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才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正如列宁所讲,“因为这项工作的薄弱总是无产阶级失败的原因之一” 〔6 〕335,所以对工人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宣传教育至关重要。同时,列宁进一步指出了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宣传教育的难度所在,他认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 〔4 〕328。也就是说,在列宁看来,经过全面加工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十分强大,倘若忽视对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宣传教育,广大工农群众会在潜移默化中受资产阶级思想奴化,进而无产阶级革命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基于此,列宁指出,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宣传教育。他认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相比,还处于弱势地位,其宣传教育经验也不及资产阶级那样丰富,唯有不断地向工人群众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宣传教育,才能与之抗衡。根据列宁的逻辑,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竞争尚未结束之前,这两种思想体系的斗争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宣传教育也就必须长期存在,并且需要不断加强。

二、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整体建构

(一)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

既然革命理论对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具有极端重要性,而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只能由外部“灌输”,那么由谁来进行教育,教育人员又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都是需要予以回应的问题。列宁指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应该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这些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 〔4 〕366。即意识形态教育主体应具备理论功底扎实、写作功力深厚、宣讲能力突出、组织能力极强等多种能力。

具体来说,理论家要力求做到既深入了解工人群众,又精通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且擅长运用这个体系去分析一系列现实问题。同时这些理论家还需要承担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的角色,“宣传员的活动主要是动笔,鼓动员的活动则主要是动口” 〔7 〕64。即宣传员文笔要好,鼓动员要擅长宣讲,组织者要善于发动群众并成为革命活动的领导。总之,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就是要做到让知识水平一般的工人群众也能知晓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且不知不觉地接受。除此之外,由于对工人群众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在那个时代还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极可能面对敌对势力的迫害,因此,列宁认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还应具备坚毅品质和奉献牺牲精神,即“他们对劳动者的利益十分忠诚,他们同劳动者的敌人(剥削者,特別是‘私有者和投机者)斗争时十分坚决,他们在艰苦的时刻十分坚定,他们在反击世界帝国主义强盗时奋不顾身” 〔8 〕55。

(二)意识形态教育的客体:“居民的一切阶级”

列宁坚决驳斥经济派仅仅“到工人中去”的荒谬观点,要求把“居民的一切阶级” 〔7 〕79都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客体。为了增强教育效果,他进一步要求准确把握意识形态教育客体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式、阶段式教育。首先,针对工人阶级的宣传教育,列宁认为应根据其阶级觉悟的高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于阶级觉悟较高的工人普及党的理论,加强教育;对阶级觉悟较弱的工人,则想办法接近他们,对其进行训练,耐心提升其阶级觉悟 〔6 〕336。其次,针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列宁结合农村具体情况强调,“我们能够而且应当利用我们的政权使城市工人真正成为在农村无产阶级中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人” 〔8 〕765,但是“决不能把这话理解为我们应当马上把纯粹的和狭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带到农村去”,而是“应当从建立城乡的交往开始,决不能给自己提出向农村推行共产主义这种事先定下的目标” 〔8 〕765。城市和农村物质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工人和农民的思想观念有相当大的不同,在农村实施共产主义教育比在城市更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应该向他们提供各种无神论的宣传材料,告诉他们实际生活各个方面的事实,用各种办法接近他们,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唤醒他们的宗教迷梦,用种种方法从各方面使他们振作起来,如此等等” 〔8 〕649。再次,针对资产阶级旧知识分子,列宁指出:“要耐心地启发有科学素养的人,使他们意识到把科学用于个人发财和人剥削人是极其卑鄙的,意识到使科学为全体劳动群众所了解则是更为崇高的任务。” 〔9 〕

(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

列宁在1913年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前一个是唯物辩证法,后一个是历史观与政治观 〔10 〕310-311。第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马克思严密论证并彻底发展了斯密和李嘉图确立的劳动价值论,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已经窥见的物与物之间关系的场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剩余价值是利润和资本家阶级财富的源泉 〔10 〕311。第三,阶级斗争学说。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天才就在于他最先从这里得出了全世界历史所提示的结论,并且彻底地贯彻了这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阶级斗争学说” 〔10 〕314。概言之,向工人群众宣传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进一步发展、最终走向灭亡的历史规律。二是关于剩余价值的学说。三是关于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四是关于阶级关系或阶级斗争的学说。五是关于革命斗争的道路、方向和目标的理论等。列宁还特别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是革命的、与时俱进的,不应该被歪曲,正如其所讲,“只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所以俄国社会民主党应该设法继续发展并且实现这个理论,同时要保卫它,使它不致像许多‘时髦理论那样常常被曲解和庸俗化” 〔11 〕155。

(四)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实际斗争+群众需求+出版物载体

列宁提出的意识形态教育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其一,理论宣传与实际斗争相结合。列宁认为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结合鲜活的革命斗争实践,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他指出:“进行这一斗争不应当立足于抽象的、纯粹理论的、始终不变的宣传,而应当具体地、立足于当前实际上所进行的、对广大群众教育最大最有效的阶级斗争。” 〔12 〕也就是说,在向广大工人群众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实践中,既不应该机械地传播空洞乏味的理论,也不应该教条地重复流于空谈的“口号”,而应该结合具体的生活实践,在生动的政治斗争中使工人群众深入理解并主动接受意识形态教育。其二,意识形态教育应关注群众需求。列宁指出,“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收获更多的粮食,开采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食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 〔13 〕。他认为,意识形态教育不应该只是写在纸上或者喊在嘴上的、理论性很强的纲领,不应该只是一种说给人民群众听的政治理论,而应该关注工人群众的需求。其三,坚持出版物的党性原则。列宁指出,“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4 〕663。同时,他还指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 〔4 〕664,明确承认写作事业作为创造性活动,在其行文过程中必然具有多样的表达形式和个人的风格特征。也就是说,契合党性原则的写作事业,立场上要跨越个人主义的狭隘,自觉为党的宣传事业而笔耕,但在样式上能够并且推崇发挥个人创作的无限可能。倘若能够实现这两点,列宁认为那“将是自由的写作”。这样的“自由写作” 既从观念上理清了立场问题,也就是为谁而写的问题,同时也从理论上澄清了如何写的问题;既制止了立场、情感上的偏移,也制止了写作手法、形式的僵化。

三、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但其不仅未曾过时,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愈发彰显真理性与科学性,对当今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仍然具有重要启示。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列宁认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二者中,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削弱都意味着另一种思想体系的加强。同时,由于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产生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因此,为了抵御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工人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宣传教育就成为必然选择。如今,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是西方国家仍然心存冷战心态,他们利用自己在舆论上的话语霸权,运用各种手段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对各种非西方文化进行贬抑和排斥,蓄意让我国年轻一代怀疑、质疑本国制度、文化、传统,进而达到影响我国政权和民意走向的政治目的。尼克松曾讲过,西方要致力于“削弱共产主义口号的政治吸引力” 〔14 〕。为此,我们党需要特别注重意识形态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年轻一代,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统一思想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团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民,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15 〕。

(二)抓好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建设

列宁认为,意识形态教育主体需要理论扎实、文笔犀利、富有口才、善于组织,同时具有坚毅品质和奉献牺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16 〕可见他们的要求是一致的,都认为需要建立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深厚、富有战斗力及写作和宣讲能力的人才队伍。具体来说:其一,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需要系统研习马克思主义。“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17 〕其二,为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需要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意识形态教育队伍。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在面对抹黑党和国家的错误言论和谣言时要敢于发声亮剑,力争在同错误言论及谣言斗争的过程中,引导广大群众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向党中央看齐。同时,要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其三,意识形态教育队伍要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一方面,要在深刻把握宣传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把抽象晦涩的理论写得通俗易懂,让有深度的思想更有温度;另一方面,要掌握宣讲技能,正如列宁所说,“对马车夫讲话应该不同于对水手讲话,对水手讲话应该不同于对排字工人讲话” 〔11 〕236,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话语方式,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发挥肢体语言的辅助作用,情理并用,使人心悦诚服。

(三)把握新时代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变化

列宁认为,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进行宣传教育要把群众需求放在心上,解决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意识形态教育能否得到人们的认同、凝聚人心,不仅在于其本身的真理性,还在于其对人民群众需求的满足程度。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教育要深入了解并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具体来说,从需求对象看,人民群众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注重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满足;从需求层次看,人民群众的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对法律保障、公平正义、民主参与及价值实现的追求日益上升;从需求构成看,人民群众综合性需求日益突出,对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党要采取强有力的举措持续加强民生建设,用心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焦点问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5 〕

(四)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引导和管理

大众传媒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载体。列宁非常注重通过出版物等媒介对工人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也就是说,在意识形态宣传教育领域,出版物发挥了渠道作用和传播职能。网络化时代仍然需要广泛、充分地利用全媒体,使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载体,充分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大众传媒是意识形态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之一,因为它打破了各方信息传递的时间、空间障碍,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便捷的方式。但我们也要看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新技术使智能移动终端上网更便捷,人人可以成为传播者,这就使得信息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肤浅化、情绪化以及碎片化的特征。大众无拘束地表明自己的想法,相关信息獲得的途径增多以及信息量的持续膨胀,都在挤占着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为此,我们党亟需采取相关措施,对大众传媒加强管理和控制,切实保证大众传媒政治功能的发挥。一方面,要坚持“党媒姓党”的原则,坚持党对大众传媒的领导权,使党的意识形态的相关词汇或内容高频率、经常性、不间断地出现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同时要积极发声,针对群众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宣讲,针对群众的诉求要及时响应。另一方面,要防止出现在事关党和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避而不见、放弃斗争的情况。我们党要在营造意识形态宣传教育良好氛围的基础上,从严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问题。对于错误观念要积极纠偏,对于错误言论要敢于发声,对于散播谣言的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对于一些严重危害党和国家利益的相关人员要坚决予以打击,以切实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综上所述,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均离不开意识形态教育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我们党对宣传教育载体的引导与管理。列宁意识形态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在严峻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唯有在汲取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精髓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才能赢得更大主动、取得更大胜利。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01).

〔2〕王 涛,刘修阳.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1):94-9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

〔6〕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7〕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8.

〔10〕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2〕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7.

〔13〕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7.

〔14〕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王观声,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371.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16〕習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01).

〔1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责任编辑 梁华林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现实启示列宁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拉美有多少“列宁”?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简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论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
美国政治极化的层次界定与生成逻辑
纪念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