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培训模式对老年人八段锦训练的效果研究*

2020-04-24 06:41郭玲格黄忠利李凤燕赵玉斌仇丽娜苏书贞李燕峰郭嘉璇
天津中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八段锦导师制导师

张 哲,郭玲格,黄忠利,李凤燕,赵玉斌,仇丽娜,苏书贞,李燕峰,郭嘉璇

(石家庄市中医院,石家庄 050051)

八段锦是中国经典的传统健身保健功法,历史悠久,有丰富的中医理论支持。八段锦由八势动作组成,具有简单易学、针对性强、适合人群广泛、所需锻炼场地小等优势。目前文献报道的关于八段锦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练习八段锦对老年人平衡功能、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心理健康、睡眠质量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为明确八段锦对老年人平衡功能和相关健康问题的影响,本研究拟通过开展老年人八段锦锻炼,评价其平衡功能和相关健康水平的改变情况,以探索和验证八段锦对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探索建立适合医院及社区老年人进行八段锦培训、锻炼和推广的工作模式,为进一步在老年人中推广八段锦提供科学证据。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发展于19世纪欧美各大知名院校,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1],是一种教、学互动于一体,采用多种带教方法的人才培养模式[2]。石家庄市中医院在八段锦推广实践中探索实施八段锦导师制培训[3],2015年由各科室推荐优秀的医务人员经院内八段锦培训考核合格组建成德才兼备的导师团队[4],共遴选培训老师46人,入选条件为大专以上学历,临床工作3年以上,责任心强,具备临床带教经验,沟通能力强,经过国家体育总局专家八段锦理论及教学方法培训并通过理论考核,经过专家八段锦规范培训和锻炼并通过考核动作规范熟练,经试讲掌握八段锦教学要点。培训前导师积极自我学习,查阅整理八段锦背景、特点、功效、要领、评分标准等资料,精心根据老年人的学习能力设置课程并编写教案,规范完善锻炼前热身及锻炼后放松动作,在组织锻炼的过程中认真做好考勤记录、考核记录、满意度调查等,组织开展小组访谈了解锻炼效果,按时参加科研会议并进行科研立项。对培训指导设定适合的时间、频次,设定培训过程要求和内容要求,同时联合“四步骤”八段锦培训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石家庄市中医院通过公开招募的形式,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到该院就诊人群中选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及家属150例。纳入标准:1)年龄在60~80岁的老年人。2)仅做日常活动,无其他如养生操等锻炼习惯。3)BERG平衡量表评分在30~50分。4)肢体灵活,能够参加锻炼。5)预计1年内居住地不变。6)入组前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处于疾病急性期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2)患有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等疾病,且不耐受运动者。3)患有癫痫、抑郁症、痴呆等神经和精神疾病者。4)患有前庭、小脑、视觉系统病变等影响平衡功能的疾病患者[5]。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1)未按要求参加培训或锻炼,无法进行评估者。2)资料不全影响评估者。3)锻炼过程中出现意外不能坚持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脱落25例:不能坚持锻炼7例,锻炼过程中因个人身体原因或去外地不能坚持锻炼18例。最终试验组纳入62例,对照组纳入63例。

1.2 研究方法 试验组在常规“四步骤”培训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导师制培训模式,将试验组老年人分为3组,每组25例,每周在中医文化园集中锻炼2次,每次1 h。每组老年人设组长1名,导师6名,两人为1个小组,分别指定负责老年人的培训工作。培训前充分评估,了解所负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接受能力制订个体培训计划因材施教,集中锻炼过程中掌握老年人锻炼、学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随时发现老年人的不规范动作给予指导,对老年人提出的问题耐心给予解答。每位导师配发笔记本记录所负责老年人的基本情况、考核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功法的掌握程度。学员自备笔记本,记录导师所讲的要点、锻炼中的难点问题、个人锻炼后的心得体会,导师鼓励老年人提问有关八段锦问题,利用业余时间复习和自学八段锦教材或光盘内容。导师记录老年人出勤情况并记录《八段锦锻炼日志(集中锻炼用)》,收集老年人每周在家中、社区等场所按项目要求自行独立锻炼3 d的《八段锦锻炼日志(独立锻炼用)》。组长负责对教学质量进行质量控制并记录,定期做满意度调查和组织小组访谈。

对照组采用常规“四步骤”培训方法集体培训模式[6],将对照组老年人分为3组,每组25例,每周在中医文化园集中锻炼2次,每次1 h。每组老年人设组长1名,培训老师3名,助教3名。按“四步骤”培训模式进行集体八段锦培训。4个步骤:步骤1:培训老师只演示不讲解,学员观摩;步骤2:培训老师一边讲解八段锦动作一边演示,学员观摩思考;步骤3:培训老师讲解动作流程,学员根据老师解说进行实际练习;步骤4:学员一边解说动作流程一边进行实际练习。学员练习完毕后先进行自我评价,其他学员再对其练习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培训老师进行总结。组长负责对教学质量进行质量控制并记录,定期做满意度调查和组织小组访谈。每组指定1名培训老师培训,组织8次培训课程集中培训后对老年人八段锦的掌握情况进行考评,考评合格后每周组织2次集中锻炼,医院提供场地、影像等设备,组内培训老师轮流负责带领大家完成热身运动、八段锦锻炼、整理活动等,助教轮流负责场地服务、备急救箱、准备开水等,记录老年人出勤情况并记录《八段锦锻炼日志(集中锻炼用)》,收集老年人每周在家中、社区等场所按项目要求自行独立锻炼3 d的《八段锦锻炼日志(独立锻炼用)》。

1.3 评价指标 1)每组质量控制组长于培训结束后为本组老年人发放《八段锦培训情况满意度调查问卷》。2)每组质量控制组长分别于集中锻炼3~6个月为本组老年人进行《八段锦活动组织情况满意度调查问卷》。3)通过锻炼日志、考勤记录等档案资料了解老年人的失访情况及个人锻炼达标率。4)培训前、集中锻炼3、6个月后采用BERG评分量表评定老年人平衡指标的变化和程度。5)比较培训前、6个月后两组老年人生命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老年人基线比较 两组老年人在年龄、性别、体质量、BERG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老年人基线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of elders between two groups

2.2 两组八段锦培训情况满意度及独立完成八段锦数量比较 经过16课时的八段锦培训后,均于八段锦考核当天发放调查问卷,两组培训满意度在教师讲解、教师动作演示、教师指导纠正、培训时间安排、培训场地、会务服务、培训总体看法、独立完成八段锦方面,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3。

2.3 两组八段锦集中锻炼3~6个月八段锦活动组织情况满意度及独立完成八段锦数量比较 培训考核合格后进入集中锻炼阶段,两组锻炼3~6个月八段锦活动组织情况满意度在教师讲解、教师动作演示、教师指导纠正、培训时间安排、培训场地、会务服务、培训总体看法、独立完成八段锦方面,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5。

2.4 两组个人锻炼总达标率比较 两组锻炼达标率,即每周集中锻炼和独立锻炼达到5次,每次练习3遍合计1 h的合格率,经χ2检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6。

2.5 两组培训前、集中锻炼3个月及6个月后平衡功能改善程度比较 两组培训前平衡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 F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7。

2.6 两组培训前、集中锻炼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比较 两组培训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集中锻炼6个月后,经配对t检验,两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P<0.05),试验组该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多(P<0.05)。见表8。

3 讨论

20世纪60年代国外开始在住院医师的培养中引入导师制,目前国内也有不少医院在住院医师的培养中推行导师制[7]。在八段锦的培训锻炼中应用导师制是一种新的尝试,“一对一”教学使培训更具个体化。中国的健身气功推广起步较晚,传统带教模式主要是以老师为主的师徒式单向教学,对学员的综合素质缺乏认识[8]。由于教练员的学历和理论知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部分学员感到枯燥乏味而选择其他体育项目[9]。融入导师制后对师资教学方法的掌握上更加严格,在重视功法训练的基础上,加强对学员的功法认识、预防保健及中医文化内涵的指导,针对老年人存在的不同健康问题提供养生导引处方,促进了老年人的功能康复,有效激发学员八段锦学习的兴趣,强化锻炼者角色,使学员坚持锻炼的依从性得到了增强。

通过导师制培训模式的实施,学员增长了八段锦相关知识,结合呼吸、意念提升了功法能力,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采用常规“四步骤”培训方法的学员由于在集体培训和锻炼中不能得到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在习练过程中动作细节存在不到位现象,未能完全掌握功法的要领,同时因为缺乏教练的持续关注,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意识严重缺乏,仅仅满足于完成日常练习。同时,由于老年人主动与老师及其他学员之间的沟通能力不强,集中培训老师相对较少导致训练的沟通渠道较少,导致小组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实施导师制培训模式后,每个导师专门负责老年人的个性化培训和集中锻炼指导工作,除实施阶段性评估交流外,随时解答老年人在习练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纠正错误的动作,提高了老年人学习的效果和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但由于老年人文化层次高低不一,学习能力有快慢不同,导师做到因材施教还需花费更多的精力,在教学中循序渐进。

表2 两组培训结束后培训满意度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training satisfaction after training between two groups例

表3 两组培训结束后独立完成八段锦数量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completed amount of Baduanjin after training between two groups例

表4 两组集中锻炼3~6个月锻炼组织情况满意度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exercise satisfaction gathering training 3 to 6 months between two groups例

表5 两组集中锻炼3~6个月独立完成八段锦数量比较Tab.5 Comparison of completed amount of Baduanjin independently gathering training 3 to 6 months between two groups 例

表6 两组个人锻炼总达标率比较Tab.6 Comparison of total exercise complianc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例

表7 两组平衡功能改善程度比较(±s)Tab.7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balance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s) 分

表7 两组平衡功能改善程度比较(±s)Tab.7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balance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s) 分

注: 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F 时间=92.41,P<0.05;F 组间=0.65,P>0.05;F 交互=0.19,P>0.05。

组别 例数 培训前 集中锻炼3个月 集中锻炼6个月对照组 63 47.35±3.54 51.24±2.53 52.14±3.06试验组 62 47.00±4.13 51.79±2.86 52.40±3.37

表8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比较(±s)Tab.8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between two groups(±s) 分

表8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比较(±s)Tab.8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between two groups(±s) 分

注:与本组培训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集中锻炼6个月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培训前 集中锻炼6个月对照组 63 99.92±3.89 114.21±4.98*试验组 62 100.10±3.98 139.13±3.77*#

八段锦导师制培训模式应用时间仅半年,虽然初步完成了本期学员的培训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保健及中医文化内涵的继续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导师对八段锦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同、自学的程度不一,导致了老年人练习的效果存在差异。由于老年人的个性存在差异,在培训中仍存在沟通主动性悬殊的问题。因此,对八段锦导师制培训进行客观的评价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随着中共中央“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健身气功的推广也将进一步深化,健身气功导师制培训模式必将在以医院为中心的基层群众八段锦练习推广中发挥优势,打造高素质导师队伍,健全训练管理机制,建立培训质量评价标准,定期进行培训质量评价是持续改进的方向,医务人员将成为“健康中国”的主力军,为在院内外培养更多的优秀教练,进一步推广八段锦发挥更大的作用[10]。

猜你喜欢
八段锦导师制导师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八段锦源流考辩*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V eraW an g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