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效果分析

2020-04-27 08:57李忠野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8期
关键词:状面肩部结节

李忠野

(开原市中医医院,辽宁 开原 112300)

肱骨大结节骨折作为一种撕脱性骨折分型,尽管痊愈之后,患者也会遭到炎症困扰,出现肌肉内部组织重大的情况[1]。而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不但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还能减轻疼痛。在临床上,常用内固定技术治疗此病,为了验证具体疗效,本文选择从2018年6月到2019年8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方式及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择从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中进行治疗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两组,分析组与比对组各50例,其中前者男女分别是35例、15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8.16±2.25)岁;后者男女分别是32例、18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42.56±7.41)岁。研究对象满足肱骨大结节骨折诊断标准,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可以参与实验分析,此外基本资料十分相近,有可比价值(P>0.05)。

1.2 方法:分析组应用接骨板固定手术治疗,首先医师先对患者的肩部进行神经麻醉,等到其肩部没有痛感之后应用相应的垫子抬高肩部,进行消毒处理,顺着三角肌切入,对肌纤维进行钝性分离,把骨折的位置完全的暴露出来,朝下分离零点五厘米能够见到结节,将处理过的接骨板把伤重的位置覆盖住,进行桥是固定,长度控制在3.3 mm,合并伤口,按照规定缝合。在手术中一定要注意将淤血清除掉,保证软组织不受损,且在结束以后,应用生理盐水把伤口清理干净,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2]。

比对组应用锚钉固定手术治疗,首先医师先对患者的肩部进行神经麻醉,等到其肩部没有痛感之后应用相应的垫子抬高肩部,进行消毒处理,顺着三角肌切入,对肌纤维进行钝性分离,把骨折的位置完全的暴露出来,先将两枚克氏针置入其中进行固定,之后拧入空心钉导入两枚,将结节骨折面连接上,之后拧入两枚锚钉,其距离要大于侧骨皮质3 mm左右,逐层缝合伤口。在手术中一定要注意将淤血清除掉,保证软组织不受损,且在结束以后,应用生理盐水把伤口清理干净,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3]。

1.3 评定标准:第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其中包含肩关节疼痛分数与前屈矢状面活动范围,采用自制的表格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治疗效果越显著;第二,对比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第三,对比分析组与比对组患者治疗效果,应用自制的评分表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数高于90表示效果较好,分数在80~90的表示效果一般,分数低于80的表示无效;第四,对 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应用自制的评分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分数越低痛感越小[4]。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治疗前,分析组的肩关节疼痛分数与前屈矢状面活动分别是(0.25±0.82)分、(0.22±0.69)度,比对组的肩关节疼痛分数与前屈矢状面活动范围分别是(0.33±0.89)分、(0.33±0.67)度,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并不是十分明显(P>0.05),治疗后,分析组的肩关节疼痛分数与前屈矢状面活动范围分别是(28.14±0.62)分、(4.69±2.42)度,比对组的肩关节疼痛分数与前屈矢状面活动范围分别是(21.55±0.56)分、(2.92±4.56)度,前后比较,前者的肩关节疼痛分数与前屈矢状面活动范围要更高一些,且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2.2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组的情感功能、意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的评分分别是(22.45±3.78)分、(13.74±5.45)分、(18.55±4.56)分、(23.53±4.53)分,分析组的情感功能、意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的评分分别是(32.53±4.32)分、(20.47±4.75)分、(20.45±5.75)分、(28.57±5.56)分,相比较而言,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1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2.3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比对组的有效人数40例,对应的有效率是80.00%,无效人数10例,对应的无效率是20.00%,分析组的有效人数为48例,对应的有效率是98.00%,无效人数2例,对应的无效率是4.00%,分析组的有效人数与有效率大大高于比对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可以进行统计学研究(P<0.05)。

2.4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治疗前,分析组与比对组的疼痛评分分别是(6.12±2.13)分、(6.21±2.42)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并不是十分明显(P>0.05),治疗后,分析组与比对组的疼痛评分分别是(2.36±0.21)分、(4.21±1.23)分,前后比较,比对组的疼痛评分大大高于分析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肱骨大结节骨折比较常见,其不但会影响患者肩部活动,还会伴随刺痛,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近几年,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提出了内固定技术治疗方法,包含接骨板固定手术,锚钉固定手术这两种。有文献已经证实,接骨板固定手术治疗具备稳定的优势,和锚钉固定手术有所差异,其覆盖面积大,能够均匀分散压力,让患者肩部压力得到减轻,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可以避免二次移位,让骨折位置得到更好的恢复,保证肩部正常活动[5]。因为他的体积较大,在降低压力时,会导致位置植入不合理的情况出现,为此需要医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在患者痊愈后尽早将接骨板取出,避免感染。以上研究结果为:治疗后,分析组的肩关节疼痛分数与前屈矢状面活动范围要更高一些,且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相比较而言,分析组的生活质量更好,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组的有效人数与有效率大大高于比对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可以进行统计学研究。比对组的疼痛评分大大高于分析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

总之,锚钉固定手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效果要更明显一些,其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医护人员给予高度重视,科学使用将其存在的作用与价值全部发挥出来,以确保患者得到针对性治疗。

猜你喜欢
状面肩部结节
双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特征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请您诊断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关于颅面部正中矢状面确定的讨论
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状态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继发骨折的影响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