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P疫情背景下线上直播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0-04-28 08:47涂劲松宋新伟李瑞霞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程课堂教师

涂劲松,万 辉,谢 轩,宋新伟,李瑞霞

(1.皖西学院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2.皖西学院 实训教学管理部,安徽 六安 237012;3.皖西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疫情肆虐,为应对NCP疫情,教育部提出了“停学不停课,停学不停教”的教学要求,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线上教学[1]。那么如何能较好地实现网络直播教学,并较好较快地达成教学效果?变身“网络主播”,教师该如何用好新时代网络资源以适应新时代的学生学习方式?

目前中国拥有10亿活跃用户的在线社交生态圈[2],伴随着5G时代网速的到来,视频直播无延迟成为可能,并成为现代人最容易接受的信息交流方式。线上教学的特点是:由视觉快速先行接收,而后反向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显然,教学的方式方向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微视频技术的发展,基于5G网络和移动终端的高端化发展,线上的直播课堂替代“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而成为主流,平板、笔记本电脑、手机移动终端的便捷促成了“随时、随地”的教学方式。疫情期间,笔者利用腾讯课堂、视频直播和雨课堂教学平台进行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在线直播课堂教学,颇有收益,并引发在线课程设计和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直击在线直播课堂

在线直播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通过“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一个话筒”完成教学任务,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较强的便利性。但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师难以在直播课堂中及时感知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此外,与传统课堂相比,在线直播课堂还有如下弊端:一是在技术层面上,直播在线视频,限于现有4G网络,刷屏的速度延迟5S左右,如果直接播放视频,存在很多卡机现象。而且在线课堂电脑对手机,电脑显示器横屏,而手机竖屏,这样存在移动终端看着不舒适或者不清楚的问题。二是在学生层面上,学生视觉的注意力只有20分钟左右,因此整个课程的设计吸引力要求更高。三是在教师层面上,终端上课无法与学生面对面,课程的速度难以掌握。面对电脑上课时比较枯燥,从互嗨模式变成了自嗨模式,对老师的授课激情提出了更高要求。四是在教学内容层面上,教师需要明确在线授课类型,重组课程大纲,重新打包知识点。基础知识点优先,深度知识点需要后移到面授时开展。

线上直播课不等于传统课堂的直接复制,通常需要重新设计课程。首先要确保所有授课需要的教学材料都在手边;其次要预先练习上课可能要提问的问题,而且要确定是否要求学生随堂抢答,是否要用教学平台实时发放选择题,等等。

二、在线直播课堂的课程设计

图1 在线直播课堂体系划分

(一)在线直播课堂的系统划分

在线直播课堂的方式在此次疫情期间出现井喷状态,比如钉钉、雨课堂、腾讯课堂等等,老师和学生目前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相对来说还是网络直播,直播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学习辅助软件配合,能起到监督约束作用。但网络直播的方式对学生预习、听课过程和结果考核方面存在漏洞,笔者认为在线上直播课堂加上辅助课堂软件的应用是在目前疫情情况下线上教学的较佳途径。以笔者的课程为例,施以微信会议直播+雨课堂教学平台,于在线直播架构上,把老师这一角色变成现在流行的“主播”,对教师提出新要求。其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二)在线直播前后台系统管理

线上课程的后台一是要管理好“主播”用户,确保教师身份验证不缺失。二是音视频内容监控。对于用户来说又可以分为“主播”用户管理和客户端“听众”用户管理两个部分,其对应的云端用户都必须经过直播平台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用户并授权。这也是遵从互联网网上监管管理办法,确保教师发布的课程大纲、课件、试题等符合互联网管理规定。对学生客户端的评论、教学互动等方面也应有语言监控功能。采用直播的音视频要有回看等功能,让错过时间的同学有机会感受到直播教学过程。

在线课程直播系统目前可以基于学校开发的自主平台,服务器使用权限只有本校师生拥有,这样的前后台包括系统管理都在较小范围内,比较安全可靠。教师客服端可以在教室进行课程录播,教务处对课程采集的视频资源进行分类、编码、视频嵌入等技术,同时推送课程大纲、PPT、教案等发布在校园课程平台,学生端借助VPN进行校园网登陆,实现自主学习,辅助于社交软件进行课下辅导。视频直播系统采用动态缓冲池技术、音视频同步技术等使实时媒体流实现流畅的直播效果[3]。比较常见的在线直播课程实际的架构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互联网在线课堂网络架构模式

以雨课堂平台为例,在教师授课前能够通过平台认证,以用户A的身份编辑课件(直播课件和学生预习课件可分开)、试题、试卷等,编辑完后可以在授课前在平台提前发布。让学生提前预习或者进行自主学习。授课教师端和学生端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在线辅助雨课堂平台的授课界面

(三)在线直播课堂教学的组织

当前疫情情况下,学校可以采用推广的“学习通、雨课堂”等授课平台,企业版用户可以直接进行网上在线直播、在线互动、在线检查等功能。同时老师也可以借助比如QQ直播、微信企业版直播,或者利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在教室进行课程录制,它们都可以较好地实现线上课堂互动。比如雨课堂推荐了几种线上模式,只需要对“主播”用户管理,教师根据课表预约上课,学生端无需注册,根据教师推送的二维码或者上课暗号(首次上课需要),进入课堂,教师—学生之间在辅助教学平台上就可以形成一种互动教学模式。在线直播课程之前可以在线推送预习内容,直播过程中可以通过弹幕随机点名、随机提问,直播课程后可以进行在线测试、考试等以增强在线课程授课效果。

在线直播如若受到限制,还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使用非限时线上授课方式,推送给学生自主学习,以雨课堂为例可以采用下列方式:(1)PPT+插入内置的1400多门慕课视频,每门课支持知识点级视频引用,推送学生微信,学生自主学习,学习之后强化难以理解的内容辅导。(2)PPT+网络视频(优酷、腾讯、B站、YouTube)推送学生微信,学生自主学习。(3)PPT+习题(word批量导入)推送学生微信,学生自主学习。(4)PPT+配音,推送学生微信,学生自主学习。所有经过平台的授课均可全程监控学生学习(学生看没看;看了哪些;看了多长时间;客观题自动批改等)。

(四)在线直播课堂技术条件的选择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开课以来,直播课堂各种翻车现象频现。例如学习平台拥堵、崩溃,直播课堂卡顿、断线、无画面、无声音等现象,因此采用在线直播课堂尽可能采用有线方式,同时做好紧急备选直播课程方案。比如使用两台电脑,比如提前录制好音频录播课程进行推送等。无论采用那种方式都要提前与学生前期做测试,让教师与学生充分了解授课过程。

在对线上直播课堂的技术条件进行选择时,可以把握几个原则:(1)技术越相近传统教学越简单越好,教师越容易上手越好,学生越便捷越好。但所有的技术平台都是辅助,课程的线上整体设计至关重要。(2)不必苛求一个平台的完美,能用得顺手即可,直播露脸与否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尽管师生互见让人更具亲切感,但语言的魅力是硬核,因为直播课首先是拿来“听”的。(3)直播课堂结合录屏功能效果比较好。同时不能过高估计学生对直播教学方式的熟悉程度,要把直播软件要求、参与方式、上课时间等提前通知到所有学生,提醒学生做好准备。

三、在线直播课堂的学习方式及评估

在线直播课程时间有限,对于有难度的课程或者章节,必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延长直播课程前后的学习时间才能达到较好学习效果。

(一)直播前的准备

(1)明确课程学习进度和时间轴,每周课程内容用日程进度在群公告里公示,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进度信息。(2)为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和持续参与度,把课程内容的阶段性划分得更细。针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的问题,笔者采取增加多的图片和动画来展示教学内容。(3)难点的预习。对于有难度的知识点,预习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来说,学生常常难以与工程实际现场结合,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正式上课前推送学习资料,除了常规的电子教材、授课课件、在线MOOC精品课资源外,可以利用百度、抖音和快手等视频资源,重点推送与知识点有关的技术应用视频链接,让学生提前了解本章节的知识应用在工程哪些地方。

(二)直播中的互动

虽然在线教学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然而教学并不纯粹由技术的优劣来决定,而是由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决定的。教学二字,表面上单纯是指教师的教,实际上它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加强互动,形成合力。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方的缺席或者力度不够,都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而且,师生课堂互动的主体性和互动性越好,师生间就越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4]。

在线直播课程的最大益处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督促,把自觉性比较差的同学拉进课堂参与学习,直播课程可以通过连麦、弹幕、群聊方式实现随机点名,相比于传统教学可以实现多人同时答题,可以考察哪些学生知识点掌握得较好。所以善于应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直播后的评价

设计合理的在线教学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线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应当保持一定的灵活性,特别是过程考核比例大的课程。疫情期间如果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要设计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线上教学部分,应尽可能设计简单易理解、易考核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辅助平台,监控学生课间的熟悉过程,设置问题的问答考核等。另一部分是线下教学考核部分,通过返校后的课程设计、期末测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笔者所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来说,在线课程评价平时分总计30分,为较好掌握学生的平时成绩,把平时成绩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出勤率。每次直播课堂前实行签到和签退,未及时在线的同学一眼就能看到,而且这种记录可以一直保存。(2)预习度。借助辅助教学平台推送课件、视频等资料,通过平台数据了解哪些同学进行了预课程学习。结合在线平台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公布平均的学习进展情况等,以此达到提醒的目的。(3)互动度。在线直播课程过程中,开展诸如弹幕抢答、计时答题、连麦等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4)作业完成度。对于重点知识通过布置作业强化考核,借助辅助平台推动作业或小测试题,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5)在线课程后的参与度。即时通讯工具可以让老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互动,在线直播课程后通过设置讨论话题,通过群互动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方式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可能会创造更好的展示机会。而且讨论内容能够长时间保存,在疫情恢复正常授课后,在期末将学生的在线参与计算成平时成绩时,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佐证。在实际教学中,在线课程评价还可以设计得更多,这取决于每位教师的偏好,但无论如何设计评价方式或进行学习分析,都要知道其终极目标是提高学习和教学成效。[5]

疫情当下,全民战“疫”,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教师责无旁贷,担负起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借助互联网进行在线直播课程授课,不仅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师学生的角色,而且通过在线直播课程,在两个方面得到了较大拓展:一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无限”资源的优势,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破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二是在线直播课程也推动了教师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新的教学尝试,最大化应用了现代通讯工具,实现了在线直播课程“随时、随地”无限效应。相信在全民战“疫”过后在线直播课程在高等院校的应用有着更加良好的推广前景,也势必进一步推动高校的课程改革。

猜你喜欢
课程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