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在数学“学本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2020-06-27 14:12戴丽君
考试周刊 2020年40期
关键词:学本课堂德育渗透小学数学

戴丽君

摘 要:“学本”课堂的学习者包括学生、教师、参与者等。学本观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教师和学生将以平等身份、同等的角色共同开展学习活动,教师是“大同学”,学生在“大同学”的指导下逐步学会学习后,充分发挥自我学习潜能,通过自主建构学习、合作建构学习等过程和方式来实现学习目标,并在结构化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及小组展讲等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习惯、自主探究、团结互助等美德。

关键词:学本课堂;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一、 “学本”课堂涵义

“学本”是以学习者(学生、教师和参与者)学习为中心。学本观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教师和学生将以平等身份、同等的角色共同开展学习活动,教师是“大同学”,学生在“大同学”的指导下逐步学会学习后,充分发挥自我学习潜能,通过自主建构学习、合作建构学习等过程和方式来实现学习目标。

二、 结构化预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学本课堂的基石是预习。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影响了后续学习活动。学本课堂通过“读、画、写、记、练、思”的结构化预习方法先让学生对要学的内容先提前学习,这一过程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学生将预习中的所思、所得、所惑大胆地表达出来。这恰恰也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课前预习,事先了解课堂中所要学的知识,能大概清楚自己哪些知识还存在着不理解,对一些自己弄不懂的问题产生了疑惑。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探索问题,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答疑解惑,极大地提高了彼此的学习效率。老师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时候,学生检查的生成问题中发现学生比较普遍、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再把这些问题作为课中的解决问题,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这样有条理,有方法的预习更有目的性,学生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学本课堂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预习中注重孩子的书写习惯,答题位置的合理安排,要求审题全面,计算仔细耐心……养成这些良好的品质,使得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受益匪浅。

(二)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学生完成结构化预习同样会出现各种障碍,其反应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会选择迎难而上深入探究,或通过各种渠道认真求知;有的学生则选择逃避困难,抄袭应付了事。对于第二种现象我们若是一味地批评指责,有时效果并不佳,反倒会让学生产生畏学的心理。作为教师我们不妨让学生在真实的数学案例中感知逃避问题带给学习的不良影响,以及勇于挑战的乐趣,鼓励学生迎难而上。例如:学习乘数是整十的计算方法时,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对5×1=5,5×10=50,50×10=500;3×2=6,3×20=60,30×20=600;12×4=48,12×40=480,120×40=4800发现的规律有:

①其中一个乘数多一个0,积就多一个0,乘数多两个0,积就多2个0。

②在计算第二个算式和第三个算式时,先不看每个乘数末尾的0,用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结果的后面添上相应个数的0。

③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时,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当两个乘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从学生的自主预习中我们会看到不同层次的想法,从第三种学生写的规律中,可以看出这部分孩子对这个知识已经了解,并且可以完整的表述,思维相对严谨,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做到及时表扬。通过表扬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独立思考的审美体验。第一种学生发现的规律没有错,但处在表面意识,这部分学生我们要鼓励、多加引导,增强他们求知的愿望。

(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能够不断调动大脑等思维感官,用外在的任务刺激来不断推动思维走向完善和理性。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最终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少年儿童是鲜活的个体,他们不喜欢束手束脚的数学课堂,渴望获得动手实践的机会。我们应该多提供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灵动的生活情境中,自由、大胆地运用数学知识,满足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结构化预习正是最好的动手实践载体。学生用操作活动点燃思维的火花,不斷锻炼数学思维。

(四)渗透价值取向

以教师为主导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和令人烦躁的题海战术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教育形势。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的个性更为张扬,本身已有的知识储备也比往年的学生更为丰富。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进一步提升自己。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学生在进行结构化预习中借助相关书籍,查阅相关资料,从而了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比如学习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搜集有关我国天文历法的资料。学生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课前资料,他们能够惊讶地发现原来我国有悠久的天文史。中国先人懂得通过观察日月星辰和季节变化来掌握和确定年月日。学习内容还有很多,学生通过逐步了解数学史,对中国数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也愈加熟悉。学生的民族自豪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信念也会不断增强。

三、 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意识已经成了每位数学教师的共识和数学教学的重要落脚点。只有真实的课堂合作活动中,学生才能够彼此沟通和碰撞,体现个体学习色彩,获得学习成就感。

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抛出提纲挈领的开放性问题是当下合作学习的两个重要内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彼此推动学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极大呼唤和凸显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其德育效果同样值得肯定。“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是构建相互帮扶的学习小组的重要原则,其目的旨在推动学生共同进步。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时,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优势和优点分配任务:有的进行测量、有的记录数据、有的观察数据中的信息。当测量的数据与他们所预测的不同时,再次交换任务进行多次测量与探究。组内探究完,让组员针对自己劣势的内容先进行解决,学习能力强的同学给予启发和引导,能解决的问题先在组内解决并进行组内评价。我们可以惊喜地感受到合作带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学生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的力度是多么的大。值得一提的是默契、友谊、团队荣誉感成了闪亮的关键词。

猜你喜欢
学本课堂德育渗透小学数学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教学相长新内涵视阈下的学本课堂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