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概括能力

2020-06-27 14:12林惠滨
考试周刊 2020年40期
关键词:概括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概括能力是学习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语文阅读、写作的基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不同年段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借助文本,选用符合学生特点的合适的有效教学策略,来有的放矢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引领学生总结概括的规律与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概括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概括能力

阅读从本质上属于一种思维活动,是指学生通过理解、感悟、汲取、鉴赏文本,来获得知识、文化传承与实现自我发展进步。现在全世界都非常重视和推广阅读,并在此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的共识。概括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概括可谓是重难点内容,其不仅能对阅读概括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还能促进思维品质与人文素养提高,帮助学生重构语文学科知识、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还能实现“披文入情、披文入理”的人文和思想道德教育目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學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一、 概括能力概述

从概念上来看,概括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过程,人们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抽象等方法,来获得事物的相关信息,并进一步归纳总结其本质、非本质属性等。《现代汉语词典》对概括进行了阐述,认为概括的一个义项是指将事物共同特点进行归结,另一个义项是指简明扼要。从能力层面上说,概括能力能衡量个体的思维品质,对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使其掌握概括的技能,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吸收,完善其认知结构,推动其智力和能力不断发展,进而提升思维水平。阅读教学是阅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概括能力是指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通过分析归纳文章主旨、结构等,来正确地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同时,将作者的意思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述出来。

二、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新课标中,相关规定明确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概括能力的目标,由此也可见概括能力培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所占的地位。对于语文课程来说,不管文本的语言、结构和文体是什么样的,作者在行文过程中,都是有线索可循的。通过概括,学生就能化繁为简,提炼出文本的主题思想,将其框架进行清晰的呈现,这有助于学生理清文本结构,准确把握作者选材和谋篇布局的匠心,促进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和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提高。

第二,促进学生智力与思维发展。概括属于思维的高层及活动,是学生提高智力品质的基础。所有的学科都是筑基在概括之上的,借助概括能力评价结果,可以衡量学生思维发展的等级、标志。学会概括的方法,提高概括的能力,增强概括的自觉意识,才能抓住学科的关键与核心,获得学科知识,促进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概括是基础,教师要注重持续地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这主要是因为语文是百科之母,提高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小学生年龄较小,感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理想思维还不够成熟,培养其阅读概括能力,可以推动其智力与思维发展,实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辅相成发展。

第三,有助于小学语文德育目标实现。德为才之帅,帅为德之资,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使小学生实现健康成长与成才。小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其对文字的阅看、品析、欣赏是一种理解,而当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文本意思概括出来,就说明实现知识的内化。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都是精心选择的,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同时,课外阅读材料也是经过教师遴选的经典名著,学生在阅读和概括过程中,就能获得高尚品德的熏陶渐染。

三、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概括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分步骤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概括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非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骤地进行逐步培养。随着小学年级的不断升高,尤其是在三年级后,纳入语文教材的文本数量有较大的增多,课文篇幅也有所增长,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文本段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做到以生为本,成为学生阅读的合作者,师生通过互动交流,共同探索研究如何准确地概括文本或段落的主题思想。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和点拨,及时帮助学生对概括的技巧进行总结,从而增强学生的概括自信。当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后,教师就要跳出教材文本的训练和渗透,合理选取课外阅读材料中的段落、短文章进行训练,以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此外,还要梯度式设置概括的难度,由简到难,如定期在一定时间内开展概括一篇或几篇文章。

(二)应用经典名著阅读培养概括能力

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很多经典名著,它们都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的,能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启迪和感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增长学生的学识,陶冶其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在经典名著阅读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引导材料,使学生在经典名著阅读中不断尝试自我反思、自我监控和自我创造的过程,演练概括思维的进步程序,引领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思维加工,进而切实提升概括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经典名著进行分类,提取关键点,这既方便学生自主阅读,还能培养他们健康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完经典名著后,按照学生自己的选择标准,对提取的信息进行筛选,也就是明确概括的线索。然后,再对信息进行整合,并生成新文本。也就是在信息融合基础上,对语言进行润色,用简洁的语言将经典名著的内容概括性地写出来。完成基本概括之后,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

(三)灵活应用多种方式培养概括能力

由于小学课堂阅读教学的时间有限,加上小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还不强,因此,为激发和保持学生概括文本的兴趣与积极性,教师必须要以生为本,灵活应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以提高培养效果与质量。一是使用题目扩充法来进行培养,在一篇文章中,题目可谓是其眼睛和灵魂,凝练地反映了文本的中心、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情感等信息。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阅读后,对文本题目进行扩展,使之变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行,再进行一步一步的丰富。二是采用要素串连法,提炼出文本六大要素,将其进行串联,然后加以概括,这样可以方便地提炼出文本内容。如《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指导学生先将要素筛选出来,然后,再对要素进行串联、补充,学生就能很快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三是段意相加法,因为文本的段落之间都是有紧密的逻辑关系的,学生可通过概括出主要的段意,最后汇总提炼出文本主要内容。四是摘录中心句、过渡句法,中心句等,在阅读理解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反映了文章主要内容。例如,在《迷人的张家界》一句中,“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就是其中心句,把握住这个中心句,就知道作者是围绕什么问题来进行描述的。五是问题引导法。教师在进行概括训练时,要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问题为引导驱动学生有序思考。例如,阅读《北大荒的秋天》,教师就可提出问题: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然后再根据问题进行逐一概括和整合,当学生将问题概括完成后,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根据文体结构培养概括能力

文体结构不同,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方法也存在差异。小学与文中,学生阅读最多的是叙事、写人的文本,可将这两类文本归为记叙文、说明文。

记叙文概括能力基本培养策略如下:记叙文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地记叙事件,形象地描写人物活动”,通过文本的记叙与描述,作者的思想、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读者在閱读过程中,就会从字里行间获得如同亲历的感受,受到感染和影响。在利用记叙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时,教师要注意理清记叙文的六大要素,再通过要素把握行文线索,通过关键词句提炼信息,最后进行归纳和概括。例如,阅读《小狗杜克》一文,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分别对起因、经过进行概括,最终进行整合概括。先从1~4自然段中找到杜克救尼科起因的句子,逐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提炼主要信息,对事情的起因进行概括,关于其他部分内容,亦是如此概括。这样就能降低概括的难度,使学生掌握到概括的技巧。此外,还要对记叙文的结构类型进行了解,分清是以时间为主的纵式结构,还是以空间场景转换或事件性质分类为序的横式结构,抑或是纵横交叉式结构,理清文本脉络,再进行相应的概括能力培养。

说明文的概括能力基本培养策略如下:从文体上说,说明文主要是说明事物的文章,其以说明作为表达方式,通过介绍相关事物的构造、类别、做法、关系,解释事物的含义、特点、演变过程等,来使人们对其有清除的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抓住事物特征,读懂文本内容,通过列结构图的方式,理清说明的顺序。例如,“五彩池”就是一篇说明文,其描写了五彩池的大小、形状、颜色及构成其奇异景色的原因。在阅读中,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中心词“奇异”,来从池子与池水两个方面进行概括,说明感受五彩池的奇异。“陨石”一文主要是说明了陨石的来历及构造、形状,介绍了陨石的历史价值。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陨石形成的过程来列出结构图,再进行概括训练。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概括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生为本不断创新思路与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诗宇,杨志明.名著阅读中的概括训练及其形成性评价[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10):34-40+55.

[2]王希淑.试论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82-590.

[3]李业琼.小学生语文概括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34(2):197-203.

[4]王飞.小学中年级阅读概括方法指导初探[J].教育观察,2018,7(8):89-90.

作者简介:林惠滨,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平和县金华小学。

猜你喜欢
概括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高段学生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谈如何提高记叙文的概括能力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