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

2020-07-14 02:35杨万莹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德育教育

杨万莹

【摘要】教育是国家发展前提条件,对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三观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伴随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自身重要性日渐提升,在这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德育教育中极为关键的环节。本文主要针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德育教育为展开研究,在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德育教育作用分析的基础上,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展开探讨,以期望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教育  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2-0030-02

在现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中,不同社会阶层与个体在价值取向这一方面逐渐由单元化转变为多样化,使原本应具备主导地位的价值观面临严峻挑战,而“功利化”传统观念开始减少对我国人民的负面影响,此外,小学德育工作作为政治教育的重点工作开始出现疲软现象,大部分教师往往会将学生所存有的心理问题当成学生思想发生问题。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也提出更多要求,站在学生成长角来看,其所面临环境要更为复杂,也更加容易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对小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基本概述

对于小学学校来讲,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是自身所肩负的重任,而教学活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重要途径,因此,站在小学教育教学目标来看,小学在加强文化教育时,也要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养成。若想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适宜宣传与普及工作深入落实,则必须将其视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前提条件,并提高重视程度,但是,在这一方面上,任由部分学习处在滞后这一状态当中,尚未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极少开展。针对这一情况,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渗透尤为重要。首先,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一定程度的共通性,二者之间存有共同性皆能够对小学生思想与行为等方面有着正面影响,同时也是融合教育基础条件。除此之外,品德教学能够对学生树立高尚品德加以引导,再加之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便能够使学生将自身健康心理品质得以保持。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作用分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作用主要从补偿作用、情感作用和动力作用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补偿作用

在理论角度来讲,若想使学生形成优质思想品德,需令学生在已有认知图式基础之上展开优化。认知图式泛指“认知主体在长期实践活动当中,逐渐构成、具备相对稳定性的意识因素总和。” 认知图式是以往实践的结果,并且对于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认知活动当中造成较大制约。基于此,在认知图式这一方面当中,其不仅具有较大的基础意义,并且也具有一定范围的目标意义、在德育教学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小学生应以自身已知内在作为基础条件,其不仅对德育教育内容取舍有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能够明确自身是否对德育内容同化、顺化亦或排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德育补偿功能提供了一个经受到优化的初级结构,这是在学生之间对思想品德心理更深层次发展的基础,除此之外,这也是最为正确的观念与方法,以及内容,对学习开展德育教育有着极大的补偿作用。在正确的心理教育辅佐之下,其能够在学生心理冲突这一方面行之有效的解决,并激发学生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可见,教师若想使学生能够具备高尚道德情感,则必须将良好心理作为学生培养自身道德情感的基础,进而使学生在日常道德教育当中所存有各种问题与缺陷有效补偿。

2.情感作用

小學心理教育是一种具备感化功能的教育课程,此课程能够令教师充分调动自身情感,进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等特性加以激发,同时能够成为与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从而使教师能够通过自身最为真挚的情感与学生进行内心交流,并打动学生。例如,针对学生因自身心理问题而发生失常的过失行为之一情况时,教师应秉承三不教学理念,即为不责怪、不训斥、不张扬,同时通过耐心的交流,了解学生为什么会发生这一状况,随后加以安慰,令学生能够走出心理困境,如此便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犯下的错误主动改正,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这一情况对学生正确道德认知展开树立。教师通过对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引导时,应明确学生道德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相互交织的一个统一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学生在接受德育信息时,并不是机械化被动接受,而是需要在某种心理所需驱使之下进行,其需要与情感进行学生在形成思想品德过程中动力系统构建。教师热爱学生,这本身便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成功教育首要基础,更是师生建立情谊与信任的基石,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对于教师态度与感情较为敏感,学生在面对教师评价自己时的评价与态度往往报以紧张的情绪,教师在评价时,往往一个鼓励的目光或一个微笑这样的小动作都能够向学生表达自己对于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从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关系,互相尊重、互有好感,使学生心理能够与教师产生共鸣。

3.动力作用

对于学生道德行为如何产生,离不开学生自身心理变化,而学生心理活动变化则对学生道德行为与道德选择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在过去,大部分对于道德行为的认知留存于知、情、意这三方面,在这样的影响之下,教师往往对德育教学行为与德育内在驱动力的研究极为缺少。但是,心理健康恰恰则是使学生在无意识当中接受内在驱动力的德育培养。例如,在学生心理品质认知这一方面,其主要目的便是培养学生自身注意力、主动观察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除此之外,在学生自身优质心理品质这一方面当中对学生自身义务感、责任感、集体荣誉主义、爱国情怀等方面大力培养。而在个性心理方面则能够对学生理想、社会主义信念、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健康人格加以培养。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探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主要从借助教学内容、借助教学方法和借助课堂氛围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1.借助教学内容

教师自身教学职业素养对于小学生在日后发展当中会有极其强烈的影响,因此,学校在心理健康教学这一方面应提升重视程度,并聘请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除此之外,校方还应对于各类建立健康教育专业积极展开建设,以此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并且,校方还应对教师培训这一环节定期开展,通过各类渠道对学生心理教育活动加以广泛开展,从而使既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能够进一步实现。当下,在德育教育过程当中,讲理论、说道理这一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仍在部分学校的品德教育课堂当中得以使用,学生过久的被动接受极其容易导致叛逆心理滋生。基于此,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校方应聘请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师科学的引导之下,对教育目标加以坚定的实行,同时展开教育模式创新工作,从而使心理教育这一学科的特点能够有所突出,进而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发展。而教材是开展活动的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教材更是最为主要的依据。因此,教师若想有效在品德教育当中渗透心理教育,则需将教材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首先,教师应对教材内容展开行之有效的梳理,同时对具有价值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并对学生开展具备针对性与系统化的品德教育。其次,教师还应对品德教育教材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之间存有契合点加以探索,精准找到切入点,从而进行有效教学计划定制与实施,进而促进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课堂中同时开展。最后,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时,应着重对学生好奇心加以激发,以此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水平提高的同时,使学生心理素质也能够有所提升。例如,某教师所讲授的《家乡物产养育我》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堂当中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食物吗?这是咱们本地的一种特色美食,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此时教师便开始对××食物开始讲解,同时为学生制作视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便被充分激发。

2.借助教学方法

教师若想将心理健康充分渗入到品德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采用多学科联动教学模式实施,在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贯彻与落实,从而令学生能够耳濡目染。当下,大部分小学生在备受溺爱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一旦遇到一些麻烦便会将自身不良情绪淋漓尽致展现,对学生日后成长有着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通过品德教学,能够对小学生自身对于情绪控制能力有着明显提升,并为小学生养成良好心理品质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教师在教学“我们是班级的主人”這一课时,教师可通过视频引导学生,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所开展的班级活动都有哪些呢?也和视频当中的活动一样精彩吗?”以此促进小学生对于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品德课程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加以培养。

3.借助课堂氛围

在教师进行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课堂氛围对小学生道德情感加以重视,而心理健康与个人情感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应通过互动这一方面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同时互动形式也能够将心理教育有效渗透到品德教育当中。现阶段,由于时代发展,小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增加,不仅要在学习中进行知识学习,同时在课后也要参加各式各样的课后辅导班,极度缺乏自由时间,而且与家长的沟通也较少,这对小学生成长有着极大负面影响。因此,在品德教学当中,教师应对学生展开如何与家长进行积极主动的情感交流加以引导,并营造适宜课堂氛围对学生自身情感意识加以培养。例如,教师在进行“浓浓乡土情”这一课教学时,教课在课堂教学开始前,鼓励学生与家长展开沟通,通过令学生对家长小时后家乡情况加以了解,随后在正式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此方式不仅能够巩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情,同时也能够对品德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品质进行行之有效开展,并且也对营造良好班集体氛围有着重大裨益。

结束语

由于小学生思想价值等观念尚未发展成熟,因此具备极强的可塑性,若教师能够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则能够使小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提升发挥极为显著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德育教育实施有着诸多裨益,其不仅对所涉及到的思想、规律、理念等方面有着极大指导价值,并且,对于学生日后发展生涯的规划、心理状态以及核心素养方面的养成也有着诸多裨益。

参考文献:

[1]罗秋城.浅析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J]. 才智,2019(23).

[2]周小靖.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8).

[3]郭文华.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4]王文凤,高俊云,王丽红.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 中国校外教育,2016(09).

[5]郑娟.品格教育的追寻——社会、家庭与学校在品格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8).

[6]马怡宁.浅谈学校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科技资讯,2014(36).

[7]张金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5).

[8]曾如红.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10).

[9]贾丽娟,孙骥原,毛晓丽,等.学科教学中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研究[J].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2018(7).

猜你喜欢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德育教育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初探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