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

2020-07-18 15:26李春霞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策略小学语文

李春霞

摘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难题。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呢?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相应策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一些策略。

一、教师精心备课,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那么,教师如何让自己的备课内容准确、合理呢?首先,要抓住教材,全面深入地研读所备课文,将课文内容充分反映与表达出来。其次,要将自己的奇思妙想体现出来,不能过分依赖教案集或教参之类的材料,这些材料只会使自己的备课缺乏创造性。再次,要联系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要学的内容,避免出现教学目标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的情况,并能够结合学情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后续的备课内容,使备课内容始终契合学生的实情。最后,要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不同的语文知识层次,考虑到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从而设计出多样化、具有层次性的教案,使因材施教思想在备课过程中就得到充分体现。

二、学生有效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在语文教学整个流程中,有效预习非常重要,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对课前预习足够重视,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课前预习的思想意识,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课前预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课前预习能力。

例如学习《大禹治水》一课,我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边读边思考,将不理解或不认识的字词划出来,并尝试先自己进行解决,然后思考大禹为什么要治水、他是怎样治水的、治水结果如何等问题,尝试先自己理清作者的思路并解答这些问题,对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由于进行了课前预习,课堂上学生讨论得非常积极,气氛热烈。最后我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梳理总结,学生的参与性强,切实地理解了大禹的奉献精神,明白了为什么大禹能够成为人们所爱戴和敬仰的英雄。这样的课前预习无疑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运用情感教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没有情感自然就没有兴趣,而没有兴趣自然也就谈不上教学效率。因此,上语文课时,建议我们的教师多采用情感教学法,教师自身情感随着课文的情感变化而变化,情遇悲处潸然泪下,情到乐时喜笑颜开,情到怒时义愤满腔,让学生深深陷入语文情感教学的魅力之中。

例如《夕阳真美》这篇课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描写了对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但毕竟这些描绘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对于没有亲自感受到夕阳之美的小学生而言,难以有效激发他们心中那份情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美丽夕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落日余晖的瑰丽景色。看过视频后,学生久久沉浸在美丽夕阳的景色中,经再次阅读,许多学生纷纷表示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体会。有的学生甚至直接问我:“老师,为什么两次阅读同样的课文,我却有不同的感受呢?”我笑着回答:“因为第二次阅读时我们已经真切感受到了夕阳的美,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啦。”就这样,运用情感教学,成功地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起来,达到了教学目的,升华了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大自然的感情。事实上,语文原本就是一门非常感性的学科,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将课文中的情感作为教学突破口,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

四、巧妙课堂提问,助力学习障碍突破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往往是中华优秀文化精华的体现,但是受年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的制约,小学生很难立即领悟和把握一些课文内容中蕴含的深厚思想价值。此时,对于语文老师而言,最佳的做法并不是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或者将某些专家的讲解强加给学生,这样只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巧妙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寻求答案,让他们换角度去思考,相信学生很可能会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顺利突破学习障碍。

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其教学难点在于怎样让学生领会本文中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中,我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课时,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对课文有个初步的认识;第二课时,以读促思,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这些关键词语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从而真正懂得樟树有哪些可贵之处:第一步,细读第1~3自然段,学生读完后,我提出问题:“通过阅读第1~3自然段,大家从中读懂了什么呢?”通过问题去引导学生理解宋庆龄与樟树之间那深厚的感情;第二步,细读第4自然段,学生读完后,我提出问题:“谁能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这个问题较为简单,学生纷纷踊跃举手,最终我让学生齐声说出答案“蓬蓬勃勃!”于是我继续提问:“大家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樟树长得蓬蓬勃勃呢?”有学生答道:“樟树的枝干很粗壮,并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也有学生回答:“樟树的叶子绿得发亮。”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指出他们表现得很棒,并随即板书“蓬蓬勃勃,四季常青。”第三步,细读第5自然段,学生读完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我提出了对比性的问题:“大家能不能举例说说其他树不好在什么地方呢?樟树的好处在什么地方了吗?”有的学生回答:“其他树容易生虫子,但是樟树由于有香气,所以不会生虫子。”我随即板书“永保香气,拒绝虫子”。第六步,细读第6自然段,学生读完后,我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们总爱在两棵樟树下留影呢?”通过前面的铺垫,大部分学生已经对课文中心思想有了较为清楚的把握,因此这个問题虽有一定的难度,但没难住聪明的学生,他们顺利说出了我预期的答案。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结合课文内容,巧妙设置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最终成功帮助学生实现了对学习障碍的突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凌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构建与运用[J].名师在线,2019(7):74-75.

[2]杨秀英.小学语文教学浅析[J].文学教育(下),2019(3):88-89.

[3]杜聪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3):114.

[4]严丽玲.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3):69.

[5]刘建翠.多元化教学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9(12):115.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策略小学语文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