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R和PLR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0-08-18 06:14李学勤付迎新
安徽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查体支原体重症

李学勤 付迎新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及重要的病原体,有流行病学研究[1]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发病率约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40%。有关MP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2]提示MPP患儿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无显著变化,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绝对值升高,淋巴细胞(lymphocyte,L)及血小板细胞(platelet,PLT)也有相应变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指标变化明显。NLR和PLR等指标可评估多种疾病,如在成人肝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中,NLR和PLR与患者病情严重情况呈正相关[3]。为进一步探讨NLR和PLR对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评估的意义,笔者就北京怀柔医院儿科MPP患儿110例以及同期进行健康查体的患儿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相关指标的变化及预测价值,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北京怀柔医院儿科治疗的MPP患儿110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4]不同分为普通MPP组(59例)及重症MPP组(51例)。普通MMP组男性29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6.12±1.39)岁;重症MPP组男性25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6.21±1.22)岁。另外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查体的儿童110例作为对照组,男性53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6.15±1.37)岁。3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10例MPP患儿治疗方案均衡、可比。依据《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评估MPP患儿治疗1个疗程后的情况,显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X线胸片结果呈现正常水平;有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有效改善,X线胸片显示肺部阴影较治疗前缩小超过一半以上;无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无改善甚至加重。将治疗结果评价为有效和显效的患儿纳入预后良好组(89例),将治疗效果评价为无效的患儿纳入预后不良组(21例)。预后良好组患儿男性43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6.13±1.09)岁;预后不良组患儿男性11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19±1.27)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检测指标 MPP患儿于入院当天及首个疗程以后测定血常规,对照组查体当日测定血常规并计算NLR、PLR等指标。于病例系统调取所有患儿血常规检查结果,于查体系统调取对照组患儿血常规检查结果,计算NLR与PLR,其中NLR=N/L,PLR=PLT/L。

1.2.2 NLR和PLR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比较普通MPP组、重症MPP组以及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NLR和PLR指标差异,分析NLR和PLR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2.3 NLR和PLR单独和联合检测对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儿NLR和PLR指标差异,分析NLR、PLR单独和联合检测对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2 结果

2.1 3组研究对象NLR、PLR比较 3组研究对象NLR、P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普通MPP组、重症MPP组NLR、PLR均高于对照组,重症MPP组NLR、PLR均高于普通M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研究对象NLR、PLR比较

2.2 NLR、PLR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LR、NLR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27、0.405,P均<0.05)。

2.3 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NLR、PLR比较 预后良好组患儿NLR、PLR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NLR、PLR比较

2.4 NLR、PLR单独和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价值 以《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为标准[4],以NLR、PLR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NLR、PLR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AUC面积为0.802、灵敏度为83.9%、特异度为90.5%,均高于NLR和PLR单独检测。见表3。

表3 NLR、PLR单独和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价值

3 讨论

近年来支原体实验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及普及,MP感染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且MPP患儿的表现越来越复杂,重症病例日益增多,严重危害患儿生命健康。重症MPP患儿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患儿病情反复迁延、病情重且易引发多种肺外并发症,早期识别、诊断重症MPP并调整治疗方案,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以及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6]。本次研究分析了110例MPP患儿及110例健康查体儿童的临床资料,拟通过比较其NLR、PLR水平以观察两者单独及联合检测对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NLR是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快速反映患者免疫炎症状态的指标,PLR能够反映血小板和淋巴细胞计数变化,也能够反映机体全身炎症反应,NLR、PLR多用于全身炎症反应和多种疾病判断指标[7]。MPP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支原体感染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紊乱,破坏正常的淋巴细胞亚群平衡,介导免疫反应以导致多系统器官损害[8]。机体感染MP后会激活粒细胞和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出现局部浸润、杀伤、吞噬病原体的反应以及趋化反应,T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大量被激活而释放,淋巴细胞因受损而导致表达抑制进而凋亡,因此WBC、N计数增高[9]。由于血小板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在机体感染MP后会导致血小板增高[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对象NLR、P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普通MPP组、重症MPP组NLR、PLR均高于对照组,重症MPP组NLR、PLR均高于普通M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LR、NLR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27、0.405,P均<0.05)。提示NLR、PLR可作为观测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另外预后良好组患儿NLR、PLR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提示NLR和PLR水平不仅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也可以用于评估患儿预后。本研究中,NLR、PLR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灵敏度为83.9%、特异度为90.5%,均高于NLR、PLR单独检测。临床在治疗此类患者的时候,应密切关注这两个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以更好的指导预后治疗。

综上所述,NLR、PLR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NLR和PLR联合检测对患儿预后评估有一定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查体支原体重症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健康查体中以人为本服务的应用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老年男性单膝关节炎误诊为痛风1例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