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020-08-25 01:57叶琨桢
教师·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小学语文教学

叶琨桢

摘 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文章作者在教学中努力践行“做”这一宗旨,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让学生在真正的“做”中深深地爱上语文。文章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让学生在真正的“做”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2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5-0045-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而所谓的“语文实践”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陶行知先生一生提出了诸多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学做合一”是他所有教育理念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主张教育应落实到“做”上,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对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都有着深远的指导作用。

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以下,笔者将就这个话题,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体会。

一、通过课前“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中来。但是,课前预习又常被教师忽视。有时,为了避免麻烦,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读课文,写生字。教师这样布置预习作业是不走心的,学生对预习作业自然也就是应付了事。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课前就多“做”,让他们未入其课而先“动起手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他们获得课堂的主动权。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一课前,当时正值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笔者便在周末作业中添加一项: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放风筝,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风筝。这项作业,虽说是让学生去玩,但是在玩中却激起了学生动手的兴趣。周一一走进班级,笔者就发现个别学生甚至把自己制作的风筝都带来了,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上这节课了。此时,笔者问了一句:“你们是如何制作风筝的?放风筝有趣吗?”学生因为有了周末的亲身体验,表达的欲望如泉水般汩汩而出,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起来了。因为有了课前的“做”,所以学生对文中的做风筝、放风筝就了解得非常清楚,直至最后风筝飞走了,作者的失望之情,学生也真切地体会出来了。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前就先“动起手来”,在“做”中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那接下来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通过课中“做”来挖掘学生的潜能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做得好。”可见,我们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就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古语有云:“三分文章七分读。”可以说,琅琅的读书声是小学语文课堂的主旋律。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课堂渐渐沉寂下来了,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声取代了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新课程改革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做的是“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大脑”,多给他们提供一些阅读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读出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为例,本文文质兼美,描绘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景色,非常适合朗读教学。因此,在教学中笔者便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如全班齐读、自由诵读、想象赏读、合作品读等,让学生通过反復地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实践,学生的想象之门被打开了,脑中形成了各种新颖生动的意象,对文本的解读也更为深刻了。例如,“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一句,有的学生读出了激昂,读出了自豪,问其原因,他说他觉得雾是一名伟大的设计师,为森林设计了一件美丽的婚纱,他很自豪;而有的学生却读出了俏皮,读出了可爱,问其原因,她说她觉得雾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此时正在林中与小鹿嬉戏玩耍呢。

这样的教学,解放了学生的嘴巴,让朗读真正落实到“做”上;解放了学生的大脑,让各种优美的意境在他们的脑中形成。这样,他们就由被动的“听者”变为真正的“读者”,不仅成功地解读了文本,完成了对文本的升华,也拓展了学生的审美空间,渐渐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这一形势让语言表达变得尤为重要,但大部分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口语交际”的练习,这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很好的专题,教师应该好好地利用起来。但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有时会发现,让学生自由表述时,学生可能半天都憋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这时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觉得学生的吞吞吐吐是在浪费时间而无情地打断。这样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还会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因不能落实到真正的“做”上而无法提高能力。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练习以“我们的课余生活”为话题,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课余做了些什么事,又有哪些收获。刚开始,学生只会回答:“踢足球、跳绳、看书,我觉得很快乐。”这样的表述是不完整的。但是,教师如果能多给学生几次“做”,即实践的机会,学生就会慢慢地表述得更完美了。在教学中,笔者不断地引导学生反复地在“做”中学。最后,学生已经能说出:“老师,我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喜欢踢足球、跳绳、掰手腕等,但是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踢足球。虽然踢足球很累,但是这项运动却让我明白了,要想赢得比赛,我们必须团结。”

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我们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都应有所渗透,在课上给学生充足的“做”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地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做”中一步一步地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鲁迅先生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他告诉我们,要想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教育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而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得来的。

在一次习作课上,笔者要求学生写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那天习作课上,笔者把一盆可爱的小金鱼带到了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观察金鱼的外形,以及静止与游动时的状态。对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一扫往日叫苦连天的情形,开始积极投入对小金鱼的观察中来,围着小金鱼做全方位的观察。其间,笔者又引导学生适当地发挥想象力,想想小金鱼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观察外形的学生写道:“小金鱼穿着一条红色连衣裙,美极了!它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像两颗黑寶石。那一摇一摆的大尾巴,好似一把美丽的大扇子。”

观察金鱼静止状态的学生写道:“小金鱼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姑娘,正躲在鱼缸的一角生闷气呢。”

观察金鱼动态的学生写道:“这群小金鱼像一群调皮的小男生,他们一会儿横冲直撞地追逐打闹着;一会儿又似在比赛游泳,“嗖”的一声,从这头游到那头;一会儿又游出水面,在比赛吹泡泡呢。”

这样的教学,紧紧围绕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把“做”渗透到课堂中,留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也让学生明白了认真细致的观察对习作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三、通过课后“做” 让语文走向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可见,脱离生活的语文是狭隘的。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树立“大语文”观,不应将语文束缚在课堂这一小方天地里,而应让语文走向生活这个精彩的人生大舞台,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语文的印记,从而开阔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文化王国”为例,本单元讲述了汉字的起源、发展与演变,趣味汉字、汉字误用等。学生对本单元内容很感兴趣,尤其是对汉字的误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于是,笔者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这一点,在本单元教学结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化身为“小小啄木鸟”,走向生活、走进大街小巷去找一找误用了汉字的广告语、招牌……学生调查得很认真,在成果展示中,有“羊名天下”“衣衣不舍”“茶言观色”……

这样的教学,让语文走向了生活这个广阔的天地,不仅让学生明白了生活处处有语文,而且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了语文的趣味性,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真正地爱上语文。

徐志摩先生在《再别康桥》中写道:“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作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想带领学生走向语文这片芳草萋萋的“青草更青处”,那我们就必须撑起“教学做合一”这支长篙,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践行“做”这一宗旨,让学生在真正的“做”中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让学生在真正的“做”中深深地爱上语文,让学生在真正的“做”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文岭.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2]罗晶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8):39.

[3]饶杰腾.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启示——兼及“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J].教育艺术,2012(8):39.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小学语文教学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