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设计,让课堂教学水到渠成

2020-08-25 01:57王清
教师·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学情多媒体小学语文

王清

摘 要:导语是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它虽然占整节课的时间不多,但是体现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智慧。文章基于导语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导语设计的要求,包括激趣导入、贴近生活、灵活多变、创设悬念;并结合导语设计的具体案例,提出导语设计要切合学情,合理运用多媒体、音乐、美术等教学辅助工具,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情;导语设计;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2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5-0055-02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首先要把握好课堂导入环节,要牢牢地吸引学生。课堂导入起着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促进师生的沟通的作用。课堂导入最主要、最常用的就是语言导入,语言导入就是通常所说的导语。

一、导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导语,就是导入语。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情境教学的开始。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集中学生在课堂伊始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是第一步。精巧的导语,往往可以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为学生学习全文定下感情基调,为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把握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做好铺垫。可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导语也是经常被忽略的内容。因为导语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短,且需要教师花时间花精力去设计,所以现在的很多教师为了节省课前的备课时间,往往使用多年以前的导语,而并不关心现在的教学状况、学情、教具和多媒体等诸多因素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更有甚者,直接在教学设计中省略导语设计这一步骤。

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影响。课前,学生可以参加各种活动。课中,他们的情绪、注意力的方向和大脑兴奋的中心是不同的。所以,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些合适的、有趣的信息刺激,使他们收敛与学习无关的行为,把兴奋点转移到新课的学习上来。假如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把心思放在课堂上,就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导语首先起到的作用是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好的导语不仅可以消除师生的紧张心理,而且可以让师生之间构建亲密、信任、尊重和钦佩的良好关系。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产生这些情感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新课导语设计的要求

(一)激趣导入,引发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好的导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当学生对一些课文不感兴趣时,教师就需要通过导语设计来激起学生学习此课的兴趣。如果学生一开始就对课文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兴趣,或被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动机,那么,学生就可以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展学习,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二)贴近生活,产生共鸣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导入,可以让他们身临其境,更好地感知课文。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教师应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感染学生,使之产生情感共鸣。

小学生尚且年幼,只有校园和家庭两方面的社会经历,所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就可以让他们身临其境,更好地引导其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三)灵活多变,不落俗套

有的教师经常借鉴别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导语也是如此,所以就造成了这样一个情况:某一个教学计划设计好之后,其他教师都纷纷采用。更有甚者,直接照搬十几年前优秀教学设计中的导语。其实只要理解课文,再稍微掌握一些技巧,完全能够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出很多不一样的导语来。

(四)设疑问难,启发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利用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思维,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悬念创设应适当,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设置,不应偏离教学的方向。

三、根据学生学情设计最恰当的课堂导语

學生在每个学龄阶段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是不同的。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语文教学设计应立足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一)一年级到二年级

小学低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思维偏形象具体。所以在为小学低龄段的学生设计导语时一定要注意,一开始就要抓起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国庆长假刚过,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

师:小长假怎么过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带你们去旅游?

生:去四川看大熊猫……

生:没有出去,爸爸妈妈工作忙,我假期就待在家里。

师:不管大家假期有没有出去玩,今天都可以跟随着老师一起去黄山看看黄山奇石。

这样谈话式的导语相比以前直接问学生“有没有去过黄山?黄山都有哪四怪?”要更有趣,且更贴近生活,更能吸引小学低龄段学生的听课兴趣。

(二)三年级到四年级

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想象力从模仿和复制过渡到创造性想象,学习方式也开始从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教师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壁虎爬墙吗?壁虎为什么能够在墙上自如地爬行呢?那是因为它的脚底有小小的吸盘,可以帮助它把身体牢牢地吸在墙上。植物界也有一种植物,靠自己的脚爬行。什么?植物还有脚啊!不要着急,咱们一同走进课文,看一看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

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从动物壁虎的脚的结构,联想到其与植物爬山虎的脚是否相同。

(三)五年级到六年级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由幼稚趋向成熟。他们经常关注国内外的社会现象和新闻,但是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够强。高年级的学生崇拜英雄和名人,喜欢模仿名人,想成为英雄。这时已经不能完全把他们当小孩子了,所以在教授《中华少年》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设计导语的风格也应区别于小学低龄段与中龄段。

师:自古英雄出少年,东汉的霍去病,未及弱冠就北击匈奴,被封为冠军侯。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因功得到秦王政赐任上卿。每次读到古人的事迹,总让我们的心情激动不已。那么,现在就让咱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学习今天的课文《中华少年》。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教学必须努力扩大时空范围。”传统教学模式把师生紧紧束缚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使师生只想校园几十米内,而不想校园几十米之外,甚至只想十几米课堂之内而不想十几米课堂之外的内容。

(一)多媒体在课堂导入中的辅助作用

我们正处在知识不断更新,科技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互联网和多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它们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刘勰说:“情感被事物感动,话语被传递给爱。”诗人首先在情境中萌发他们的情感,然后被情感激发,被情感感动。教师由此联想到导语设计也可以为学生創设情境,特别是对这些好奇心强、探索欲强的小学生来说,如果能在导入中恰当地借用多媒体的力量,则可以使教学如虎添翼。

以《蒲公英的种子》一课为例,有位教师是这样做的。

师:(大屏幕播放蒲公英飞舞的画面)同学们,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假设你是这些自由自在的蒲公英种子,你会选择飞到哪儿去呢?

生:我想飞到能吃到好多美味糖果的地方去。

生:我想飞到有爸爸妈妈在的地方。

师:大家的想象都是既丰富又美好的,那么这些蒲公英的种子到底飘向哪里了呢?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探索吧。

(二)音乐、美术在课堂导入中的辅助作用

导入所用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不仅可以用到语文课上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导语设计,也可以向语文课外延伸。小学生都是贪玩的,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相比起上枯燥的语文课,他们更喜欢上一些具有趣味性、审美性的美术课、音乐课。那么何不把音乐课上优美的旋律和美术课上精彩的绘画用到语文课堂的导入中呢?

《找春天》这节课,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随伴奏一起来唱《春天在哪里》。

师、生:……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师:刚才我们在歌曲中找到了春天。现在咱们马上来学习新课《找春天》,看看课文的作者有没有找到春天。

在《燕子》一课的教学导语设计中也可以运用到绘画。

师:同学们,一双轻快的翅膀,再加上剪刀似的尾巴。猜猜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什么鸟儿?

生:是小燕子!

师:对,没错,是小燕子。这只燕子就是今天课堂的主角,就让我们跟着它一起飞进课文中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才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所以在设计导语时,不管是多媒体还是音乐、绘画,都只能当作辅助,给课堂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在语文导语设计中,要恰当合理地应用辅助手段,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否则,会给后续的课堂教学带来非正面的影响。特别是多媒体,因为它简洁又高效,很多教师都很喜欢用,但我们不能把语文课的导入变成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炫技,而应当使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李冲锋.教学技能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冯卫东,王亦晴.情景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学情多媒体小学语文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