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2020-09-22 18:25苑海霞
读天下 2020年20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生活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地,生活是第一性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于生活实际,实施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予以有效解决。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因为这一课程涉及社会知识、道德规范以及生活常识等内容,而这些均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也让这门课程的生活化比其他课程就更为突出。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予以优化,对学生实施生活化教学,在促进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治素养。

关键词: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开展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不同于中学、高中以及大学期间的相关课程教学。虽然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较强的教育管理可塑性,但认知接受和理解运用能力有待培养提高,因而相较于其他阶段的在校学生,小学生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学习上存在一定难度。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其生活的外在客观世界还缺乏全面整体的认知,可以说在人生观念、德育观念的形成上还留存很多待开发的空白区域,而这就更加凸显了教师引导性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正因为我国小学教师还缺乏丰富的德育和法治教育开展经验的现状,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方面尚未有一套完善的教学理论,以至于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论作为指导,教学内容设定的难度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成长环境和认知理解水平有差异,鉴于各种存在的教学矛盾,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成效受到严重影响。

二、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具体路径

(一)創设生活式的学习氛围,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需将生活教育的理论融入教学活动中,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同时增强学生通过学习树立自信心和收获知识带来的成就感,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前,需明确生活教育理论的各项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便于将生活元素渗入课堂教学中,进而顺利开展生活化教学,使学生立足于生活对知识进行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比如,在对《介绍自己的家乡》一课进行教学时,为了学生进一步感受教学内容,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如播放介绍家乡风景特色的视频、图片、动画等将全国各地的特产展示在学生面前,之后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家乡的特产有哪些,在学生们回答“烤羊肉串”“馕、葡萄干、拌面”……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现实先准备好的各种事物,通过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品,使学生融入生活,进而产生了解家乡、介绍家乡的浓厚兴趣。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中,使之对知识展开主动理解与表达,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充分体现教学联系生活情境的趣味,取得生活化教学带来的课堂良好效果。

(二)模拟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许多实用性很强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对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初步培养和积极引导,也能够树立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意识。教师在讲这些内容时,可有意识地将生活中的部分特定场景或情境予以模拟,把生活背景搬到课堂上,使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消化吸收有更深刻的感受,激发更有深度的感悟和思考。借助这样的方式会将学生的教学参与热情更好地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形成更加丰富的学习感受,并将部分课堂活动或学习实践任务结合起来,在第一时间对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和内化。

比如,在对《学会过马路》一课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借助相关道具在课堂上设计出相应的情境,并以“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为口号,训练学生的行为,进而让学生养成遵守交通秩序的良好习惯。这种情境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在知识接受上更加容易,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行动中印象深刻,进而促进课程教学综合质量的提高。另外,教师还可在学生将这些内容掌握后,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一边参与活动,一边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充满生活化色彩的教学往往会增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趣味性,进而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结合起来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学习理解,而不再认为这门课程的学习仅为教师的说教,如此一来便可水到渠成地掌握教学内容。

(三)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首先,教师应重视在学习中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可将教学主题或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这些内容,如此相较于单纯的语言文字描述往往会带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感受,也会起到更明显的启发效果。教材中大多数内容的生活化色彩均非常明显,为此,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生活化教学场景的创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以《春天在哪里》一课为例,教师可利用带学生到郊外春游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对春天充满生机的景色进行欣赏,并启发学生对刚刚吐芽的树木、鸟的鸣叫、田野里昆虫的形态予以观察,对春天的气息调动多种感官予以观察、聆听、捕捉、感受。利用教师引领学生“找春天”的活动,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与科学知识有所了解,在体验和实践活动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有效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养,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十分有益。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各种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生活,也在生活中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郝耀东.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7(88):81.

[2]高嵘.低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17(15):76.

作者简介:

苑海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兵团第七师129团五五中学。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