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里话外 自出新意

2020-09-26 12:12杨旭龙
求知导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写话统编教材方法

杨旭龙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笔者结合统编教材,通过“养习、激趣、心动、真实、乐读”五美齐发的做法,让写话之花“生根、萌芽、发枝、长叶、开花”,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键词:写话;方法;统编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4-0079-04

引 言

写话,是让学生观察、思考世界,说出心里话,展示自我,这是写话的真正意义。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对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研究和个人的思考,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实践,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一、“养习”为美,让写话之花“生根”

“养习”为美:规范书写,学会积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要想使学生的写话之花得以“生根”,教师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累习惯[1]。

1.规范书写,种习惯之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书写规范的习惯,这对其成长有重要的作用。

除了写生字词,写话是学生写字数量最多的一个项目,但写生字词类似临摹,学生在写生字词时已经能自我暗示这是在练字,而在写话时,学生练字的意识会减弱,因此,在写话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在评价时多表扬书写规范的学生。

规范,首先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其次,写工整端正的汉字;再次,包括写话的格式要求。格式包括文章题目的占格位置、段落起始格式、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还有不同文体的格式要求。

笔者梳理了统编教材所提出的写话要求,如表1所示。

教师研读统编教材须有系统意识,随着年段的递进,写话数量越来越多,形式更多样化,尤其是二年级下学期,作为低中学段的过渡期,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话时,要用好统编教材,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

2.学会积累,育素材之根

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也就学不好语文。

统编教材强调积累的重要性。首先,部分课文有明确的“背诵课文”的要求,积累规范的语言;其次,课后练习中“读一读,记一记”指导学生积累词组;最后,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积累名言警句,“快乐读书吧”栏目则从阅读习惯和书目推荐两方面指导学生进行积累。

教师对学生的素材积累进行指导可以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入手:课内,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边读边思和合作交流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为写话打下基础;课外,采用各种方法使学生知道多读书的好处,要求他们每天看半小时课外书,以此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至二首诗,抄写名言警句、优美词句、精彩片段,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积累的习惯,同时每周抽取一节课,让学生分享所读的书和阅读感受,为以后的写话积累素材。

二、“激趣”为美,让写话之花“萌芽”

“激趣”为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刚开始面对写话,哪怕是看图写话,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他们不知道寫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写话之花得以“萌芽”呢?

1.从游戏“要话”,萌兴趣之芽

学生对统编教材普遍的印象是“好玩”。为什么学生会觉得“好玩”?这源于教材编者充满童心的编排:《操场上》讲的是体育类游戏活动;《一个接一个》提到踩影子、跳房子;《场景歌》讲的是学生去郊游……因此,教师可选取“玩味”浓的课文,让学生玩一玩、说一说,再写一写,使统编教材成为学生写话的“触发点”。

例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操场上》列举了“打球、拍皮球”等多项课间活动,笔者从学生的朗读中感受到他们对课文有浓厚的兴趣,于是引导学生从“会说”到“能写”,以下是师生对话过程。

师:同学们,操场上的活动可真多,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生:我喜欢拍皮球。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拍皮球的吗?

生:就是我和李××两个人看谁拍得最多。

师:就是你们两个人轮流拍皮球,然后互相数数,看谁拍得多吧?

生:是的。

师:现在你可以自己试着写写怎么拍皮球了吗?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

生:没问题。

2.借教材“学话”,萌范式之芽

教材是语言的范本。学习《小小的船》时,笔者先用教材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引导学生练习说“怎样的事物”,学生经过引导,能说出“红红的苹果”“大大的太阳”之类的词组,为写话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基础。

统编教材的课后练习很贴近学生实际。例如,一年级下册的《我多想去看看》的课后练习:以“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交流。这是很好的写话训练点,最基本的要求是能用上句式“我多想……”,具备一定写话能力的学生可以写出“我多想去北京,看看美丽的天安门”等比较具体的句子。学生通过写前说话分享、写后朗读交流,他们写话的思路就更容易打开了。

3.向实际“问话”,萌现实之芽

学生刚上一年级,有很多字不会写,如何从开学就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呢?笔者决定由浅入深,先从说话开始,从入学的第一周起,每周五的语文家庭作业就是“说话”。

第一周,笔者要求学生向家长说说本周最喜欢的一节课,并简单地说说为什么喜欢,说完后让家长记录下来。如果说得不够连贯,家长就稍做指导,直到学生说流利为止。

例如,林××的妈妈是这样引导孩子说连贯的话的。

家长:你最喜欢这星期哪一节课啊?

孩子:语文。

家长:你最喜欢这星期的一节课是语文课,是这个意思吗?

孩子:嗯。

家长:你可以像妈妈刚才那样说一说吗?听清楚,试试说:我最喜欢这个星期的一节课是——

孩子:我最喜欢这个星期的一节课是语文课。

这个话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难,再加上家长的引导,说话练习就容易多了。学生在轻松的练习中解决了一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把话说完整、说连贯。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笔者让学生跟家长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老师、最喜欢的一位同学、最开心的一件事等。这些内容都是很直观的,学生都有话可说,而且这些话题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有意注意意识。在每周一的第一节语文课上,笔者就把家长反馈的有趣味的、有新意的、有想法的、有进步的片段读给学生听,使学生在分享中得到共同进步。

三、“心动”为美,让写话之花“发枝”

“心动”为美:写作是自我表达的需要。

随着学生说话能力的不断提高、识字量的增多,他们已具备初步的写话能力,但此时的学生犹如蹒跚学步,对写话既有兴趣,又怕写不好。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端正思想,让写话之花“发枝”。

1.教师蹲下来导,呵护写话枝丫

写话不是成人的创作,是儿童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交际沟通的一种综合训练,因此,教师必须依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提出具体的写话要求,不能拔高对学生的要求[2]。

以二年级下册语文为例,《彩色的梦》和《枫树上的喜鹊》两课在课后练习中连续出现仿写、续写的写话练习题(见图2、图3),教师应该“蹲下来”,适度地用好统编教材进行指导和评价。

课文《彩色的梦》第2小节、第3小节的内容分别如图4、图5所示。

袁××同学是这样仿写的:

我的手摸过的地方,

大大的草地,绿了;

香香的野花,黄了;

高高的天空,蓝了,

蓝——得——发——亮!

诚然,该生的想象力还不太丰富,内容以模仿课本为主,但笔者认为学生愿意去想、愿意去写,就值得鼓励。因此,笔者的评语是:“孩子,你很会用课本中的语言,证明你很用心学习,如果你能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会更棒!”

2.学生放胆去写,促长写话枝丫

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写话的初始阶段,教师不必强调种种规矩,而应让学生放胆去写心中所思、口中要说的话[3]。

图6是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的课后仿写练习,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从苹果的形状、颜色去写。在进行交流时,王××同学哭了,因为同桌说她写错了。原来,她写的是“苹果大大的,亮亮的”,同桌认为“亮亮的”是不正确的。这时,笔者跟学生说:“大家看,王××能仔细看图,看出苹果的光泽,才能写出‘亮亮的这么好的词语。”学生经过点拨,才解开了思维的束缚,写出了更多精彩的句子。

四、“真实”为美,让写话之花“长叶”

“真实”为美: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1.生活为源,浇养素材之叶

《文赋》有言:“瞩万物而思纷。”学生在生活中的见闻感受是宝贵的写话素材,统编教材也很注意调动学生生活经验。

一是利用统编教材,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例如,《四季》一文用优美而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四季典型的景物,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思考喜欢哪个季节,然后让他们仿照课文说一说。在思考和练说的过程中,学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他们在交流后就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写了。二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笔者所帶班级会定期举办亲子活动,如元宵节到铁路公园去看花灯,周末到生态园郊游……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为写话积累最“接地气”的素材。三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笔者在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想、去发现。例如,笔者在活动课时带学生到植物园,让学生观察池塘里的荷花的颜色和形状,荷叶和普通的树叶有什么不同,整池荷花给人的感觉……就这样,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自己写,他们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中高年级的说话、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

2.想象成泉,灌溉扩写之叶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写话如果只写现实,他们的思维不会得到充分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写话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想象所需要的轻松愉快的环境。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讲课时要面带微笑,使学生感到亲切,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5]。小学生因知识积累、生活阅历还很缺乏,会产生一些离奇甚至荒谬的想法,对此,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与纠正的同时,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其次,教师要利用教材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后选做题,让学生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练说、交流以后,写话时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了。

五、“乐读”为美,让写话之花“开花”

“乐读”为美:自读其美;他读之美。

1.自读其美,开自信之花

写话可以“自读”为主要手段,让学生从一遍遍自读中发现一个个闪光点,从一个个闪光点中开出自信之花[6]。“自读”引导应有层次性,在一年级上学期,“我读出了一句完整的话”是自我评价的核心;一年级下学期,教师应引导学生细心看图,闪光点应为“我读出了一幅具体的图画”;二年级上学期,笔者对学生有了新的指导,引导学生做到“我读出了自己写的一个好词”“我读出了我用的不同的标点符号”;二年级下学期,自读引导的核心则是“我读出了我写得具体的地方”……教师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自读,能让他们在不同阶段恰当地找出写话的闪光点。此外,低学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表扬而乐开花。统编版二年级下册教材非常注意与三年级的衔接,以语文园地四为例,笔者用奖星星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有效自读。

2.他读之美,开欣赏之花

低年级的学生虽不具备互相评改的能力,但笔者认为可以将“他读”作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互相欣赏。

以二年级为例,在写话后,学生根据“十五星,我全能”评价表(见表2)完成“自读”评价(表格项目可根据写话内容进行微调),接着依照“我是发现小能手”评价表(见表3)开展同桌“他读”,教师从旁点拨,得十星以上者,可进入四人小组“他读”。对个别闪光点较少的作品,如果学生能帮助小作者增加闪光点,双方均可得到相应的星星,星星最多的学生就是“发现小能手”。每位学生通过“他读”得到的星星可以等额兑换成老师平日奖励的奖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因此,“他读”还包括展示,如对于写话被发现最多闪光点的小作者,笔者会奖励他在讲台朗读作品,并拍下小视频,连同原文发送至班级QQ群共享,扩大读者群;连续三次上台朗读的,可以得到“写话小能手”奖状。无论“自读”还是“他读”,学生所得星星均以学期为单位进行累积,最终评选出十名“班级写话之星”。

结 语

总之,教师可以“养习、激趣、心动、真实、乐读”五美为手段,以统编教材为媒介和范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话习惯,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追求真实,掌握基本的赏析浅显文段的能力,让写话之花得以绽放。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姚晴.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问题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王铭.谈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11):39-43.

王元芳.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写话技巧指导培养策略[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1091-1092.

王金良.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2020(08):137.

何晶晶.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写话教学方法[J].科技资讯,2020,18(07):155-156.

作者简介:楊旭龙(1973.7—),男,甘肃庆城人。

猜你喜欢
写话统编教材方法
寓教于乐 以评促学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小学低年段写话练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