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完全学分制改革研究

2020-10-09 10:59李彬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9期
关键词:管理平台学分制教学改革

李彬

[摘 要] 为满足社会经济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满足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尊重人们对教育选择的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学分制管理是关键路径。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各项制度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进行设计。以学生为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学分制;教学改革;管理平台

[基金项目] 2019—2020年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基金项目“职业院校完全学分制实施研究——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910427)

[作者简介] 李 彬(1977—),男,山东定陶人,法学硕士,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9-0034-02    [收稿日期] 2020-03-29

一、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学分制是一种教育模式,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分为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两种类型,大部分高校仍以学年学分制为主,并未过渡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当然也就无法体现出学分制的真正优势[1]。2013年,山东省本科高校开始实施学分制改革,在学分制研究和学分制实施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2017年,高职院校也开始启动学分制改革,针对高职院校的学分制改革实施方案正在不断设计和探索中,在运行和实施层面,存在较大的盲区和未运行领域。况且亦要结合高职办学特点和本校实际,开展学分制改革,属于刚刚开始的探索阶段。

二、学分制改革状况

1.搭建以教学班为基础的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①开发CRP教学管理系统模块功能。开发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通过改造和集成选课模块,拓展了选课的课程类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通过改造成绩管理模块,实现了平均学分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总体质量的主要指标;通过改造学籍管理模块中的学籍状态,实现了对2017级、2018级、2019级学生实施弹性学制。②进一步开发教学管理系统。为更好的实施学分制,按照教学班为基础搭建新系统,学院招标了新的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使选课更加灵活,满足了学分制要求。

2.学分制相关制度建设与实施。①制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实施方案(试行)》以及《学分制实施细则(试行)》等7项学分制配套文件。②制定《教研室管理及考评办法》,修订、完善《学生管理规定》部分条款,制定《教学工作量核定办法(试行)》,发布《关于告知学生申请延长修业年限的通知》。③制定学分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规定2018级开始,各专业选修课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公选课增加至8个学分,专选课增至22个学分。2018级每个专业至少有2门以上的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实现学生自主选课。公共选修课课程数量不断增加,满足学生选课需要。从2019级进一步扩大选修课程比例,公选课增加至10个学分,专选课增至30个学分。各专业可选修课程合计402学分以上,可选修课程合计202门以上。公共选修课可选课程数量161门。

3.学分的认定与置换。①学分的认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获得专利、自主创业和技能大赛获奖等可计入选修课学分。学生获得的奖励学分可与选修课学分互换,最高奖励学分累计不超过拓展课(公选课、专选课)总学分的规定。②学分置换。依据校际间的合作协议,签订学分互认协议内容的高校以及学生出国学习期间所修科目的学分,在课程要求上达到了学院课程标准并考核合格,经教务处审核同意,可以转换为本校相应课程成绩和学分。优质共享课资源平台课程在校际间可以学分互认。各专业大类设置学分互换的课程。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职业资格证书、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置换学分、成绩由二级学院认定,教务处备案。

三、学院学分制运行情况

1.学分制管理建设情况与成效。①学分制平台系统建成且运行良好。通过改造选课模块(系统)、成绩管理模块(系统)、学籍管理模块(系统)功能,适合学分制改革和管理要求。自2017级开始实施学分制管理。现在又搭建了以教学班为基础的学分制教务系统和收费系统,正在进行试运行。②学分制文件健全且管理规范。编制了学分制实施方案,编制并实施了学分制管理相关配套制度。学分制相关文件自2017年9月实施,运行良好。在学时学分设置、选课设置、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师管理等方面严格执行学分制规定,学分制管理规范有序。③培养计划调整科学且选课顺利实施。2017、2018级利用选课模块的选课数量及人次:公共必修课(体育设置23个俱乐部项目课程、军事理论课等25230人次;专业选修课402课次,21345人次;公选课760课次,56539人次。拓展了以班级和拆分班为主的选排课功能,实现了重修学生选排课,重修名单查询、单个学生重修成绩输入的重修成绩登录功能。学籍管理模块,根据学分制弹性学制文件要求,实现了延长学业等学籍管理功能。

2.学分制改革成果与创新。①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同意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20所高等职业院校实施学分制管理试点的批复》(鲁教职函〔2019〕16号)文件,学院被确定第二批试点高职院校,开展学分制管理试点工作。②不断改进运行系统,使之完全符合学分制管理要求。建设了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和学分制收费管理系统,已经试运行。③编制了较为完善的学分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实现了学分在专业间、校际、合作院校、联盟成员间等更大范围的学分互认、学分置换、学分累计。④作为省级学分制试点院校,为省内高职院校和和国内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提供经验、实施意见和建议、实施方案。

四、完全学分制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1.进一步拓展教师上课时段安排与管理。重修學生的课程安排在时间上往往与其他课程时间上有冲突,选课系统需要优化的同时,拓展教师上课时段,避免时间上有冲突的课程安排。

2.学分制按学分收费的问题。虽然已经开发学分制收费系统,完成学分制收费的技术支持,但是,还缺少重修学费政策支撑,重修收费还没有实现。下一步,推动学分制管理的顺利运行,完成试点院校的验收,积极做好学分制收费的备案工作。

3.完全学分制实施受制于诸多因素。学分制改革应以完全学分制为目标,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各校以及各专业的教学资源条件不同,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课程体系设置、平台系统、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招生制度、收费制度等方面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4.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学时多,实操、实验等课程课时量大。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以及多数理工科专业的实践学时大,课程数量少(每门课程学分偏大),导致选学课程少。因此,要加大课程开发,甚至多开发一些“微课程”,来促进学生的选学,促进个性化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管理平台学分制教学改革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大型仪器共享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浅谈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和管理平台的构建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