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考试杂志社“优师计划”阶段性成果展示
——高考重难点相关试题选登

2020-11-16 01:52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20年2期
关键词:红眼配子果蝇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关于显隐性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成对的基因不一定有显隐性之分

B.显性性状就是显现出来的性状

C.性状分离是后代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D.杂合亲本后代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出现的频率相同

【答案】A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显隐性性状判断的知识,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思维。

【解题分析】成对的基因有三种组合,有显性纯合、显性与隐性杂合和隐性纯合三种,因此成对的基因不一定有显隐性之分,A选项正确;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称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B选项错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C选项错误;只有控制某种性状的隐性基因纯合时,隐性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杂合亲本后代显性性状出现的频率比隐性性状高,D选项错误。

2.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实验及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还是纯合子

B.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就是等位基因

C.F1产生配子时,雌配子D与雄配子d的数目相等

D.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D

【考查角度】考查孟德尔杂交实验及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考查生物学科素养中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解题分析】在孟德尔杂交实验中,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可能为杂合子,A选项错误;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B选项错误;F1产生配子时,雄配子中D∶d=1∶1,雌配子中D∶d=1∶1,但是雄配子的数目远多于雌配子的数目,C选项错误;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选项正确。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Y、y和R、r是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关于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配子的叙述(不考虑交叉互换),错误的是 ( )

A.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B.雌配子的种类和雄配子的种类相同

C.4种雌配子和4种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D.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YR雄配子时,同时可产生Yr、yR、yr三种雄配子

【答案】D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配子形成的知识,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思维。

【解题分析】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Y、y和R、r两对遗传因子中的各一个,A选项正确;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雌、雄配子都有YR、Yr、yR、yr四种,B选项正确;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4种雄配子YR、Yr、yR、yr的数量相等,4种雌配子YR、Yr、yR、yr的数量相等,雌配子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C选项正确;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YR雄配子时,同时产生yr另一种雄配子,D选项错误。

2.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个小桶内两种彩球的数量必须相同

B.分离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D.小球组合DD、Dd、dd的数量比近于1∶2∶1,这是生物杂交过程中基因重组的结果

【答案】A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实验的要求、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等知识。属于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解题分析】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每个桶中不同颜色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这样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A选项正确;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成对的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决定的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选项错误;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属于受精作用,不是基因自由组合,C选项错误;小球组合DD、Dd、dd的数量比应接近于1∶2∶1,不是生物杂交过程中基因重组的结果,是性状分离的结果,D选项错误。

3.豌豆高茎、矮茎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株高茎豌豆,收获其种子种下后发现子一代(F1)中有一部分矮茎植株出现,收获高茎植株的种子后再继续种植,并不断重复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F2中高茎豌豆中能稳定遗传的占2/3

B.后代群体中矮茎豌豆的比例逐渐下降

C.F1中高茎植株中有两种基因型

D.F1中矮茎植株约占总数的1/4

【答案】A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考查理解能力,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思维。

【解题分析】F2中高茎豌豆占5/6,矮茎豌豆占1/6,其中在高茎中纯合子占3/5,A选项错误;仅收获高茎豌豆的种子种植,相当于淘汰了矮茎植株,后代中矮茎植株的比例会逐渐下降,B选项正确;亲本高茎豌豆为杂合子,F1中高茎植株有两种基因型,矮茎植株约占总数的1/4,C、D选项正确。

伴性遗传

某家系的显性遗传病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D1、D2、d控制,含有D1和D2基因个体均会致病。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上述不同基因的区别在于碱基序列不同

B.与该遗传病相关的基因型有6种

C.患病夫妇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0

D.患病女性的父母一定都患病

【答案】A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复等位基因和伴性遗传,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考查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不同基因的区别在于碱基序列不同,A选项正确;由题意可知,与该遗传病相关的基因型,男性有3种,女性有6种,共9种,B选项错误;患病夫妇中若母方携带隐性基因,可能生出正常男孩,C选项错误;若患病女性的父亲患病,则母亲不一定患病,若患病女性的母亲患病,则父亲不一定患病,D选项错误。

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

1.某植物是雌雄异株植物,研究发现其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现发现这种植物有一对相对性状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性状,为了研究其遗传方式,做了以下实验:

(1)选用纯种的宽叶雄性植株和纯合的窄叶雌性植株杂交,若子一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或者XY同源区段上。若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A、a只位于X染色体上。

(2)假设A、a位于常染色体上或者XY同源区段上,请设计实验探究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同源区段上。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雌雄全部为宽叶 雌性均为宽叶,雄性均为窄叶 (2)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子二代的性状 如果子二代雌雄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宽叶∶窄叶=3∶1,则A、a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子二代雌雄植株中宽叶∶窄叶=3∶1且窄叶均为雌株(雄株全部为宽叶),则A、a位于XY同源区段上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设计实验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

【解题分析】(1)纯种的宽叶雄性植株和纯合的窄叶雌性植株杂交,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或者XY同源区段上,子一代都为显性性状;若基因A、a只位于X染色体上,子一代雌性为宽叶,雄性为窄叶。

(2)常染色体遗传与性别无关,而XY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会和性别相关联。遗传图解如图1:

图1

2.现有黑身残翅雌、雄蝇和灰身长翅雌、雄蝇两个纯系果蝇,经研究发现,控制黑身与灰身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用A、a表示),但显隐性未知,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相关基因用B、b表示),但相关基因位置不确定(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判断果蝇体色的显隐性,可利用上述黑身雌蝇与_______________进行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即可,探究控制果蝇翅型基因位置则可用_______________与长翅雄蝇一次杂交即可确定。

(2)若灰身为显性,翅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利用上述果蝇设计实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即可验证控制体色与翅型的基因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2出现灰身长翅果蝇比例最大时的F1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上述杂交实验中,虽然果蝇繁殖多代,但并没有进化。请你帮助该同学给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灰身雄蝇 残翅雌蝇 (2)利用黑身残翅雌(雄)蝇和灰身长翅雄(雌)蝇作为亲本,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再相互交配得F2,统计分析F2果蝇表现型及比例(意思对即可) F2表现型有四种,且比例为3∶3∶1∶1(9∶3∶3∶1)=AaXBXb和AaXBY (3)该果蝇种群繁殖条件符合遗传平衡定律,故基因频率不变,种群没有发生进化(意思对即可)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显隐性判断、遗传方式判断、遗传规律的验证、基因型推断及进化实质等,考查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考查科学探究、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1)可利用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果蝇杂交,再根据子代表现型判断显隐性;关于遗传方式判断,可用隐雌×显雄,一次杂交即可判断相关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2)当翅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杂交时,会出现正反交结果有差异,最后会导致F2性状分离比不同;当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时,F2灰身长翅果蝇所占比例最高,为9/16。(3)由于该果蝇种群繁殖时,没有自然选择、突变,条件符合遗传平衡定律,故基因频率不变,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3.摩尔根及其团队在研究果蝇眼色的实验时,偶然发现一群红眼果蝇中出现一只白眼雄果蝇。利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性状中,____________为显性,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题中实验现象,有人认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你认为上述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1)红眼 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故红眼为显性(或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白眼果蝇,故红眼为显性)

(2)不正确 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白眼全是雄果蝇,所以控制眼色的基因不位于常染色体上

(3)实验思路:让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亲代白眼雄果蝇杂交,得白眼雌果蝇,然后让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预期结果:子代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或实验思路:让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预期结果:白眼全为雄果蝇。)

【考查角度】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考查生物学科素养中的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

【解题分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故红眼为显性。(2)根据实验现象可知,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白眼全是雄果蝇,所以控制眼色的基因不位于常染色体上。(3)根据题意可设计实验:让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亲代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白眼雌果蝇,然后让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若子代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则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或让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纯合红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若白眼全为雄果蝇,则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4.果蝇的卷翅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卷翅果蝇基因用A或a表示),从野生型果蝇(正常翅)中偶然发现一只卷翅雌蝇,用该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蝇杂交得F1,F1卷翅雌、雄果蝇杂交,F2雌、雄果蝇的表现型均为卷翅∶正常翅=2∶1。果蝇的圆眼(R)对棒眼(r)为显性,基因位于X或2号染色体上。双杂合的卷翅圆眼雌蝇和纯合野生型圆眼雄蝇不考虑交叉互换。

(1)F2卷翅∶正常翅=2∶1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双杂合的卷翅圆眼雌蝇和纯合野生型圆眼雄蝇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说明R、r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______________期。

(3)若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杂合的卷翅圆眼雌蝇与卷翅圆眼雄蝇杂交,结合(1)推测子代中卷翅棒眼果蝇占子代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若子代出现了棒眼雌果蝇,原因可能是出现了______________或者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卷翅基因显性纯合子致死 (2)卷翅圆眼∶正常翅圆眼=1∶1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3)1/6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缺失)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遗传变异。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解题分析】(1)F2卷翅∶正常翅=2∶1最可能的原因是卷翅基因显性纯合致死。(2)让双杂合的卷翅圆眼雌蝇和纯合野生型圆眼雄蝇杂交,如果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卷翅圆眼∶正常翅圆眼=1∶1,说明R、r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3)若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杂合的卷翅圆眼雌蝇(AaXRXr)与卷翅圆眼雄蝇(AaXRY)杂交,子代中卷翅棒眼果蝇(AaXrY)占子代的比例为2/3×1/4=1/6;若子代出现了棒眼雌果蝇,原因可能是出现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缺失。

5.已知果蝇的红眼(显)与白眼(隐)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兴趣小组选用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F1)。请回答相关问题。

(1)理论上F1中的性状及其比例为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计一致,但却在F1中发现了部分无眼个体。甲同学对F1的表现型进行分析后,推测无眼性状是由1对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他推测无眼为隐性性状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为验证他的推测,选用F1中无眼雌果蝇与亲代中的雄果蝇进行回交。如果后代中的性状表现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以及红眼∶白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他的推测正确。

(4)甲同学查阅资料知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请用Ⅳ号有眼单体果蝇与上述果蝇为材料设计实验证明上述结论(注:Ⅳ号单体果蝇是指缺失一条Ⅳ号染色体的果蝇,其表现型与野生型果蝇无异)。(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

【答案】(1)1∶1 (2)亲本均为有眼,子代中出现无眼性状(答“无中生有”给零分) 有眼、无眼性状中雌雄比例相近 (3)有眼∶无眼 3∶1

(4)选择F1中无眼果蝇与有眼单体果蝇杂交,若后代中出现无眼果蝇(或有眼∶无眼=1∶1),则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考查角度】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的特点,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和理解能力,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思维。

【解题分析】假设红眼和白眼基因为A和a;有眼和无眼基因为B和b。(1)根据题干,亲本关于眼色的基因型为XaXa、XAY,子一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Y=1∶1,表现型及比例为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1∶1。(2)由于亲本均有眼,子代出现了无眼,说明亲本都携带了无眼基因,无眼性状为隐性,有眼性状为显性;若果蝇表现型为无眼,则统计其眼色表现型时不能计数,即会影响眼色的比例,但由题意知,实验结果与理论预计一致,无眼性状未影响眼色的比例,也未影响子代性别比例,故推测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3)若有眼、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中无眼雌果蝇基因型为bbXAXa,亲代雄果蝇基因型为BbXAY,因此回交后代有眼∶无眼=1∶1,有眼个体中红眼∶白眼=3∶1。(4)假设无眼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则其有眼单体果蝇基因型为BO,与无眼果蝇(bb)杂交后,子代有眼∶无眼=1∶1。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水盐调节

1.下列关于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摄入含盐量高的食物后产生渴觉,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B.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过程,需要水通道蛋白的参与

C.动物腹泻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调节水盐平衡的神经中枢所在部位也参与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

【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水盐调节的过程。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分析】渴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仅形成渴觉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A选项错误;水的重吸收过程是协助扩散,需要水通道蛋白的参与,B选项正确;腹泻导致机体大量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选项正确;水盐平衡调节、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都在下丘脑,D选项正确。

2.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寒冷环境下血液中TRH、TSH、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都会增加

B.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合成和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C.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甲状腺

D.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意在考查理解能力。

【解题分析】寒冷环境下,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属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A选项正确;饮水不足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由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B选项错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甲状腺,C选项正确;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控制,故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属于反馈调节,D选项正确。

血糖调节

1.索马鲁肽(GLP-1)是一款新的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类似物,在高血糖条件下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大幅改善。为研究GLP-1与同类药物(DPP-4、SGLT-2)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

图3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血糖正常范围是___________,其主要来源和去路分别是___________。

(2)GLP-1、DPP-4与SGLT-2的治疗效果相比较,控制餐后血糖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实验中安慰剂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欲开发GLP-1口服制剂,你认为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赋形剂(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物质)有促进GLP-1吸收的作用,科研人员欲研究影响赋形剂促进吸收的效果,实验时需要考虑赋形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8~1.2 g/L 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氧化分解 (2)GLP-1 作为对照实验 (3)确保GLP-1不被消化分解且能被吸收 (4)种类和剂量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实验设计,考查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实验探究、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解题分析】(1)人体血糖浓度正常范围是0.8~1.2 g/L,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吸收,主要去路则是通过细胞呼吸氧化分解。(2)由图3可知,安慰剂组为对照组,即不服用任何降血糖药物;由实验组数据可知,GLP-1组血糖值相比其他组,更接近正常血糖浓度且变化幅度更小,故GLP-1对血糖的控制效果最佳。(3)由题述信息知GLP-1属于肽类,若要口服,需要考虑消化分解及吸收等问题。(4)赋形剂可增强GLP-1的吸收,若要研究其使用的效果,需考虑赋形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对促进吸收的效果的影响。

2.为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有人做了以下实验:向鲫鱼腮部喷注适量胰岛素,鲫鱼表现出低血糖症状,再喷注葡萄糖溶液后鲫鱼的病症消退。回答相关问题:

(1)向鲫鱼腮部喷注大剂量胰岛素,鲫鱼表现出低血糖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喷注葡萄糖溶液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会______________(填“变高”“变低”或“不变”)。请简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机体存在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请分析其血糖浓度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导致鲫鱼血糖浓度下降表现出低血糖症状

(2)变低 喷注葡萄糖溶液后,血糖浓度升高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 (3)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不能作用于靶细胞发挥作用(或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破坏了胰岛素受体,导致胰岛素不能作用于靶细胞发挥作用)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胰岛素的生理功能,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含量变化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分析】(1)结合题干,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导致鲫鱼血糖浓度下降表现出低血糖症状。(2)喷注葡萄糖溶液后血糖浓度升高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因此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会变低。(3)若某机体存在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该抗体与胰岛素抢夺受体,导致胰岛素不能作用于靶细胞发挥作用,从而降血糖能力下降,或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破坏了胰岛素受体,导致胰岛素不能作用于靶细胞发挥作用。

体温调节

氯丙嗪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为研究氯丙嗪对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进行科学研究。选取同品种、同日龄的体温正常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C组腹腔注射氯丙嗪,B、D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量与体重有关)。A、B两组小鼠置于4℃环境中,C、D两组置于25℃,30 min后,测每组小鼠体温。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小鼠的每次腹腔注射氯丙嗪的量应按照_____来计算。

(2)若A组小鼠的平均体温低于B、C、D组,说明氯丙嗪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组小鼠体温持续低于正常水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B组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且高于A组,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该激素的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 (2)在低温条件下,氯丙嗪能降低体温 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3)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实验与探究能力。

【解题分析】(1)由于不同动物的体重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根据单位体重注射量乘以体重来确定每只小鼠的注射量,排除药剂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由题目信息可知:自变量为是否注射氯丙嗪,因变量是小鼠体温,实验环境是4℃,根据实验结果A组小鼠的平均体温低于B、C、D组,说明在低温条件下,氯丙嗪能降低体温;体温保持稳定的原因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因此A组小鼠体温持续低于正常水平的原因是产热量等于散热量。(3)在4℃环境中,B组小鼠(对照组)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猜你喜欢
红眼配子果蝇
果蝇遇到危险时会心跳加速
照片里的“红眼”是怎么来的?
功夫蛙,来也
2021年大樱桃园果蝇的发生与防控
双杂合子自交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江湖茶室
小果蝇助力治疗孤独症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配子法中产生重复计算的解决策略
红眼树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