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图书馆学导论》对图书馆的认知

2020-11-19 02:42何泽宁三亚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图书馆员书籍

■何泽宁/三亚学院

人们对图书馆的认知往往是图书馆馆舍、藏书以及借阅服务,皮尔斯·巴特勒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阐释图书馆。《图书馆学导论》一书成书于上个世纪,至今有八十多年的时间,对现在图书馆学的发展及其研究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愧为图书馆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一、科学的本质

皮尔斯·巴特勒从科学本质的角度对图书馆本质上的认识及定义让人眼前一亮,堪称至理名言:书籍是保存人类记忆的一种社会机制,而图书馆则是将这种记忆移植到活着的个人意识中的一种社会装置。从科学本质看待事物首先得拥有现代思想,现代思想有两特征:一是时刻意识到思想的现代性,二是现代思想会对知识的本质及人类如何获得知识,知识与人类信仰、价值的关系等内容进行分析。每个人的思想里都有一定的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和知识理论标准,我们坚信有确凿证据支撑的方法所产生的思想是正确无误的,先让正确思想武装我们的大脑,用正确的思想来认识事物,并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事物。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正确的知识都源于通过直接观察所获得的数据,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不仅包括观察,还包括对于观察结果的阐释及评价。科学仪器的发明及发展,为科学观察提供了利器,望远镜、验电器、分光镜等仪器,促进了科学工作者对物理世界结构的观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精确的科学观察还需要科学实验,科学实验能为客观世界的观察获得精确的、定量化的数据。完成了科学观察之后,还需要合理的方法来对观察到的进行解释,通过数据整合进行有效评价得出新的结论。所有科学都注重知识,图书馆学尤其关注图书馆事业基本现象中的理性内容,即借助于图书将社会积蓄的经验传递给每一位社会个体成员。认清图书馆的本质,更能准确我们的思路,提高我们的思维层次,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深刻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学视角

图书是一种社会机制,而图书馆是一种社会装置,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学的社会学性质。如今,图书的出版印刷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大量工人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图书印刷设备也是不同工厂的工人们合作制造完成的。就图书的制作,如果由一个人独自完成,可能耗时数天乃至数年才能完成少量的副本,而且其图书的传播范围也是在个人朋友圈范围内,但是依靠社会组织,整个制作的周期大大缩短,依靠社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传播其范围会更加广泛。再就图书的创作而言,图书的创作也不是完成由个人完成,其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不是个人发明的,还有这些语言和书写符号只有在社会现实对话中才有意义,语言和书写符号一旦脱离了社会现实的话仅仅是符号而已。从图书生产的角度说明图书的社会性,此外图书不仅承载了人类的记忆,也承载了部分现代记忆。记忆是任何精神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记录了智力活动范围,精神活动和智力活动是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图书的记忆功能也反映了图书的社会性质。图书馆是一种的社会机构,社会成员可以在图书馆里选择他研究的主题,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阅读内容,可以选择在专业知识以外的图书,甚至可以学到在学校任何一门课程都学不到的知识。在这里,他可以建造属于自己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他可以学到自己想学的内容,而他只需要“眼睛”这一位老师。

三、心理学视角

图书馆是一种社会主体,任何社会主体的精神活动都是每个社会成员精神活动的集合。图书馆主体包含两种精神活动,一种是图书作为存储人类记忆的一种神经系统装置,一种是读者阅读行为的心理动机。社会主体本身并不存在独立于其社会个体成员精神活动的真正精神活动。社会情感、社会判断和社会意志等,这些统称为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成员心理活动是有所区别的,社会心理是其个体成员的心理集合,而社会成员心理是自感心理电流。

基于阅读学习和其他智力活动一样,要想理解这种活动在人类社群中的存在,首先必须研究其个体中的表现。很明显,基于阅读的学习这种行为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心理活动。阅读是一种孤独的行为,从某种角度来说,阅读是反社交的,是与许多社交习惯相抵触的,抵触之深足以让人觉得反社交就是阅读行为的一种本质属性。所以,阅读动机必须强烈于其他动机,才能激发一个人的阅读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让他再次阅读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在一次阅读之后让他再次阅读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每天或者每一段时期安排一定的时间来阅读是一个非常的好的习惯,可以收获良性的知识文化,这样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不同的观念和习惯产生不同的阅读行为,有些社会团体认为阅读是一种智力正常正能量的表现,有些认为阅读是懒散、堕落、孤僻等非正常的表现。所以说,个人阅读习惯及社会环境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不可避免地决定一个人是否开卷读书。阅读动机有三种类型:一是获取信息,一是审美欣赏,一是获得直接的愉悦感。每一种阅读动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种阅读动机不能一直主导着读者的阅读行为,读者总会在不同的阅读动机中切换。

四、历史学视角

一种事物的出现必有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图书和图书馆也不例外。图书是一种人工制品,这一人工制品在人类文明社会才会产生,这一事实背后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内容。如今书籍的形态和其制作方法也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和发展而来。书籍的形态,大概经历了树皮、兽皮、碑石、竹签、布料、纸张等作为载体的各种书籍,而且不同形态的书籍其制作方法也各有不同,随着人工技术的发展,同一种书籍也会有不同装订方法。就书籍数量而言,仅在欧洲,在文字复制技术发明的五十年内,书籍数量是文字复制技术发明之前的一千年前的数量还要多。在西方,图书馆形态的演变从配有简单设备、管理不大满足读者需求的中世纪修道院图书馆,到后来馆藏贫乏的早期学校图书馆,再到当下可以自由借阅的现代公共图书馆,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而每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都是与当时社会条件相适应的。社会观念的每一次变迁都会对当时图书馆的发展产生影响。图书的藏书形态也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形:有个人工作室变成个人的藏书室,当个人的藏书变成社会共同所有的时候,个人藏书室演变成图书馆的形态。在近现代,有两大力量确立图书馆为公众免费服务的宗旨,这两个力量分别是资本家的慷慨捐赠和图书馆发展所需法律的确立。

五、实践意义

我们在讨论图书馆一般性问题的时候,是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图书馆学可能带来的效益的。任何学科都离不开哲学,图书馆事业中引入哲学思考,图书馆工作的目的将更加明确、直接。我们将图书馆作为必要、常规的社会元素,还是将其作为少数人的额外善举,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的福祉。一种是把图书馆服务当做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一种是把图书馆服务堕落成为官僚主义的偏好。很显然,我们需要的第一种哲学思考。图书馆不是宣传那些已经确定的永远正确的真理的服务站。图书馆员的职责不是怂恿他人,不是要他人与他们的意愿相违背,也不是说服他人完全遵照图书馆员的想法。图书馆员仅仅是社会文化记录的保管人。图书馆员的任务就是尽其最大的努力开发这些文化记录,以供大家使用。一位专业的图书馆员必须掌握能帮他发现社会复杂图书馆要求的科学的、普遍的知识。专业型图书馆员首要关心的图书馆的社会效用。技术型图书馆员必须是经过职业化的训练,能够操控图书馆内的各种装置以有效地实现图书馆的既定目标。事物型的图书馆员需要掌握某项具体流程的操作技巧,只需要关注他桌上需要完成的各种操作。图书馆界的我们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从注重图书馆的流程转向注重图书馆的职能时,才能实现图书馆乌托邦式的构想。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图书馆员书籍
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员服务能力评价研究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浅析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中国比较图书馆学发展探究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