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联合家庭支持计划护理对胎儿异常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0-11-19 05:02王晶晶司焕焕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同理孕产妇胎儿

王晶晶,司焕焕

胎儿异常包括胎儿畸形或死胎,前者主要是指胎儿在子宫内发生的结构或染色体异常[1,2]。胎儿异常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胎儿自身遗传性因素、母体或外界环境因素等有关,临床上常建议终止妊娠[3,4]。突发的胎儿异常事件可能导致孕产妇心理严重创伤,既往有研究证实部分胎儿异常孕产妇将发生长时间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5],对胎儿异常孕产妇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实践表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胎儿异常孕产妇心理调适与重建效果不理想[6]。同理心护理强调“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感受患者所思所想,尽可能帮助其解决问题,对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具有积极的作用[7]。临床研究表明,家庭支持计划可明显缓解重大疾病患者负性情绪,对减轻创伤后应激障碍作用显著[8]。笔者探讨分析同理心联合家庭支持计划护理对胎儿异常孕产妇心理健康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8例胎儿异常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经影像学手段检查确诊为胎儿异常,孕周>16周,均接受引产治疗;(2)具有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3)依从性良好,能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4)该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以及家属均已知晓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2)伴有恶性肿瘤或结核患者;(3)酗酒患者;(4)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者;(5)长期接受激素治疗患者;(6)伴有全身严重感染患者;(7)重要脏器发生器质性病变者;(8)过敏体质或合并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9)参与其他项目研究患者。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入院时综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社会背景,根据其病情采取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同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同理心护理联合家庭支持计划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专科护理干预小组,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科室骨干成员协助展开工作,邀请业界知名专家教授开展大讲堂传授同理心护理以及家庭支持计划理论知识,通过临床演练提高护士业务能力,促使护士能感知并理解患者心理问题,灵活运用相关理论帮助患者改善心理健康。(2)同理心护理。①倾听:胎儿异常孕产妇易出现抑郁、焦虑、内疚等复杂心理,护士在日常护理活动中需敏锐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以及特征性表现,主动与患者交谈,诱导其吐露内心真实想法,进而通过倾听获取相关信息,为对症心理干预提供重要依据。倾听过程中灵活运用语言、肢体、眼神等多种沟通方法,与患者保持目光接触,多采取提问的方式诱导患者提供关键信息,在其倾诉过程中避免打断患者,根据其言语中表达的信息或心理困扰给予适当回应,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与心理辅导,加强其对妊娠期胎儿异常认识,消除其恐惧心理;②同理反应表达:充分理解尊重并接纳患者,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感知其复杂心境,主动为其提供帮助,运用暗示性的言语与肢体动作鼓励、安慰患者,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达到情感共鸣,进而让患者进一步表达内心更深层次的想法。(3)家庭支持计划护理。①评估:患者入院对其行家庭功能问卷调查,分析其家庭功能状态,了解其社会支持系统,梳理清楚主要问题,在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参与下,拟定家庭支持计划;②与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沟通交流,以PPT的形式详细讲述胎儿异常孕产妇心理特征,反复强调家庭支持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重要性,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理解其无理要求或无理取闹等行为;③积极动员患者的亲朋好友关心爱护患者,并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组别 n 年龄(岁) 孕周(w) 类型[例(%)] 文化程度[例(%)]死胎 畸形 小学及以下 初/高中 专科及以上观察组 49 28.86±4.81 24.92±4.45 16(32.65) 14(28.57) 6(12.24) 21(42.86) 22(44.90)对照组 49 29.13±5.53 24.57±4.31 18(36.73) 17(34.69) 7(14.29) 17(34.69) 25(51.02)χ2/t值 - 0.258 0.395 1.166 0.689 P值 - 0.797 0.693 0.558 0.708稽留流产19(38.78)14(28.57)

1.3 观察指标 (1)干预前以及干预15 d后运用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9]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0]评估患者焦虑、抑郁严重程度,SAS、SDS量表均含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四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越严重;(2)干预前以及干预15 d后采用临床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量表中文版(clinicianadministere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cale,CAPS)[11]评估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该量表包括34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得分越高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越严重;(3)干预前以及干预15 d后应用三维筛选评估模型(Triage Assessment Sys-tem,TAS)评估患者的情感、认知、行为水平,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每个维度分6个等级,维度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情感、认知、行为受到改事件的影响越大[12]。 (4)干预前以及干预15 d后采用家庭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家庭功能,该表共包括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体功能7个维度,共6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四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家庭功能越差[13]。

1.4 统计学方法 处理研究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以()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SDS、CAP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SAS、SDS、CAP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 SAS、SDS、CAPS 评分的比较(,分)

表 2 两组 SAS、SDS、CAPS 评分的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SAS SDS CAPS观察组(n=49)干预前 48.81±4.38 50.14±4.62 105.84±15.43干预后 41.44±2.67*# 42.85±4.06*# 65.91±6.14*#对照组(n=49)干预前 48.42±4.53 50.67±4.81 104.13±15.57干预后 45.61±3.04* 46.64±4.29* 78.56±10.48*

2.2 两组TAS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TAS情感、认知、行为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TAS评分的比较(,分)

表3 两组TAS评分的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情感 认知 行为观察组(n=49)干预前 6.55±0.42 6.84±0.57 6.47±0.53干预后 3.62±0.27*# 3.83±0.45*# 3.72±0.39*#对照组(n=49)干预前 6.60±0.61 6.71±0.66 6.35±0.78干预后 4.58±0.43* 5.04±0.49* 4.54±0.65*

2.3 两组家庭功能评分量表得分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介入、情感反应、行为控制、总体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 4。

3 讨论

突发的胎儿异常事件对于孕产妇属于严重的应激事件,将导致部分孕产妇心理应激障碍,致使其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并伴有典型的创伤后症状,严重者甚至有自杀想法[14]。临床常规护理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但临床实践表明胎儿异常孕产妇在未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家庭支持下,仍有部分患者将出现负性情绪或创伤后症状加重[15]。近年来同理心护理作为心理护理的主要手段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理心护理主要通过倾听、换位思考、同理反应表达等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适时灵活运用共情以促进患者表达出内心更深层次的感受,进而有利于护士针对性地提供各项心理干预措施,最终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16]。 临床研究[17]表明家庭功能与患者身心状态密切相关,家庭关怀程度可直接影响住院患者的健康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良好的家庭支持可增强患者归属感,减轻其精神压力,促进其预后。

该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干预后SAS、SDS、CAPS评分以及TAS中情感、认知、行为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同理心护理联合家庭支持计划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可提高患者情感、认知、行为,追其原因可能是在同理心护理干预下,护士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尽力为其提供帮助,让患者感受到帮助和支持,进而倾诉其内心真实感受,进而护士可依据患者性格特征与内心需求灵活对其进行心理调适与支持,故而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同时在家庭支持计划护理干预下,家庭成员理解患者,包容患者,为其提供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受到被爱,进而自尊感明显增强,在亲人的帮助下能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促进患者恢复健康。郭刚等研究[18]表明同理心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消除其心理障碍;刘娟等研究[19]表明来自于家庭的关心和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优化其心理状态。该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大体一致。

该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干预后家庭功能评分量表中问题解决、沟通、角色、情感介入、情感反应、行为控制、总体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家庭支持计划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家庭功能,追其缘由可能是因家庭是患者最安心的港湾,家人是患者最信任的人群,来自于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的帮助与情感支持具有其独特优势,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解决现实问题,而且可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直接触动患者内心深处,同时还能帮助患者实现角色转换,并通过情感介入促进其心理平衡,最终达到恢复家庭功能的目的。魏静梅等研究[20]表明家庭支持护理可明显缓解胎儿异常孕妇抑郁情绪与创伤后应激,有助于其家庭功能的改善,本研究与其研究结果大体一致。

表4 两组后家庭功能评分量表得分的比较(,分)

表4 两组后家庭功能评分量表得分的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问题解决 沟通 角色 情感介入 情感反应 行为控制 总体功能观察组(n=49)干预前 13.63±4.21 19.14±3.51 25.17±5.16 18.24±4.89 14.04±3.47 19.79±3.44 25.39±2.62干预后 7.78±1.18*# 13.71±2.07*# 18.79±2.41*# 12.22±2.36*# 8.53±1.35*# 13.52±1.28*# 14.64±1.57*#对照组(n=49)干预前 13.26±4.37 19.08±3.72 25.37±5.82 18.45±4.73 14.87±3.11 19.71±3.37 25.43±2.49干预后 10.24±1.39* 16.21±2.19* 21.43±2.17* 15.84±2.59* 10.09±2.46* 16.88±2.14* 18.14±2.35*

综上所述,同理心护理联合家庭支持计划护理有利于促进胎儿异常孕产妇心理健康,有助于家庭功能的恢复。该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数量较少,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统计学误差,但本研究为胎儿异常孕产妇的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同理孕产妇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胎儿三维超声科普知识
孕期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胎儿的性别你别猜——这四种胎儿性别鉴定方法不可靠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老来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