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财务工作向管理型升级问题探讨

2020-11-26 17:39谢红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2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核算财务

谢红

(冀东水泥重庆合川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1520)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同时全球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竞争也日趋激烈,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带来巨大影响。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前提下,目前部分企业已推行智能机器,以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同时,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向财务数字化转型,绝大多数的交易将变为移动化、无纸化,这无疑给财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工作不能仅还处于核算基础上,这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因此,企业财务工作向管理型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工作向管理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是企业发展的必要趋势

面临新时代发展要求及企业管理需要,实现“国际一流企业”目标,实现业务、管理标准化和互联互通,提升企业管控能力及管理效率,充分发挥数据资产价值,数据今后将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下一步会考虑数据如何用于管理提升,关注信息集成问题。信息化时代将替代人为操作,使财务人员精力得以释放,将其精力运用到企业管理中,这就是所谓的财务工作向管理型升级,也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

(二)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财务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决定性重要作用,企业的良好发展与经营均离不开财务良好的管理及有效的工作,如果财务整个行业一成不变,居于现状,那么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将会受到阻碍,不利企业发展,失去企业竞争优势。

(三)提升财务管理价值职能

财务工作的转型升级,推进了企业财务有效融合,深化管理会计应用,将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到企业生产运营中,让其理解财务,以求双方取得一致,共同推进企业财务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四)支撑企业转型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依靠销售市场的扩大实现企业价值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企业改革转型和管理提升的需求强烈。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和中枢,其职能转型势必带动企业的整体转型,为破解企业发展瓶颈提供支持。

(五)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财务工作接触数据信息量较大,充分做好数据对比分析,结合市场、生产经营情况提供经营决策支持,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价值的最大化提高,从而综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财务工作现状存在的不足

(一)财务管理能力不足及财务管理团队综合素质不高

一方面,部分企业存在对财务管理能力不够重视,没有相应竞争机制,使财务人员工作情绪、积极性不高,不注重其管理价值,无法有效发挥财务管理,还局限于核算、做账、简单的分析、报表等工作。另一方面,思想意识上转变不够大胆,受传统发展理念影响较大,报有一成不变的思想、安于现状,整体财务综合素质难已提高,岗位AB角间不能很好良性运转。

(二)财务核算系统未能合理运用

目前大部分企业均使用财务核算SAP软件进行核算,已完全替代纯手工账务处理,其功能较为强大。但是对其管理运用欠佳,仅将其当作财务核算功能,平时一些报表、分析还是通过人为进行,导致工作量较大。特别针对上市、国有企业、控股企业等较为明显,使财务人员原本较为烦琐的工作基础上更是雪上加霜。

(三)年度预算不能较好运用

企业年度预算工作量较大、内容较为全面,但运用时脱离实际,存在偏差。一般企业在每年四季度均要开展次年度预算编制工作,涉及企业各专业、整个企业经济运营命脉,每年度财务人员均要花大量时间进行反复修改、上会审议、最终定版。但实际中,月度、季度、半年度均需再次进行测算,测算结果不一,用于考核标准不一,增加了财务工作量,不能取得较好成果。

(四)制度执行力不强

制度是每个公司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工具,也是内控管理必备条件之一,也是树立规矩意识的体现。但是往往制行不一,没有很好将制度执行到日常管理中,偏离实际、操作性不强,才致使制度仅作为摆设。另一方面,存在制度较为普遍、较多,致使杂乱无章、执行困难。

(五)税收资金筹划单一

一方面,随着时代的更新换代,税收政策变化较为频繁。特别针对2018年以来,税率一系列的不断调整、所得税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公益性捐赠等各项优惠政策,这直接影响到公司效益情况。存在问题表现在对政策的研究不深、被动观念,认为是公司领导层应该考虑的事。另一方面,资金管理方式单一。仅体现为正常支付款形式,缺乏对资金的合理利用。

(六)财务工作与业务部门衔接不当

财务人员未深入到现场,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局限于目前核算及繁杂事务;反之,各车间、部门一味注重生产,缺乏与财务对接,通过数据分析反映公司实质。

(七)财务分析不能有效为公司提供经营决策支持

财务分析不深入,重在财务核算,将财务分析流于形式。安于现状,沉浸于固有模式中,未能加深财务分析,反映公司实质及得出指导性意见,导致财务分析形式大于实质。

三、提升财务工作向管理型升级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财务团队建设及提升财务整体素质

第一,做好人员意识教育,提高人员自我主动性,工作中从点滴细节抓起,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夯实业务基础,提升管理意识。第二,在制度方面完善人员AB岗位角色设置,保证工作在人员不在岗时工作正常良性运转。第三,打造人员待遇和晋升平台,提高人员素质,保持财务队伍稳定,同时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热情和归属感。第四,加强人员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全方位开展人员培训,建立培训体系,从集团到企业每个级次定位好培训目的,培养各类级次财务专业人才。

(二)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首先,进一步提升sap系统核算功能,减少财务人员核算工作量,让财务人员精力转移到管理工作上来。其次,加强系统分析和监督功能,提高财务分析自动化水平。提高系统管控,减少人为失误,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财务数据可以及时发现,便于分析整改。

(三)加强企业年度预算管控

需将企业年度预算运用到日常生产经营中,同时作为考核标准。前提需企业经理层、各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将年度预算做精做细做准,相关预测指标要有一定前瞻性、相对优秀,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引。要求按月度进行控制、分析偏差、及时纠偏,财务管理也是将大量预测数据进行合理预估,判断未来经营模式,做到提前谋划布局,真正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四)提升财务制度管控水平

一方面,做好各项制度的实时宣贯,提升企业规矩意识。随着时代的进步,各项制度更新变换较快,财务在自身执行制度的同时,定期向业务部门宣贯制度要求,树立企业整体的规矩意识,加强核算向管理转变的基础。另一方面,做好制度学习,改进内控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制度是为了管理需要而制定,要把制度落到企业管理实处,不让制度落空,减少人为漏洞。让企业管理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

(五)做好税收筹划

首先,发挥专业机构的优势,研究税收政策,保证企业合理、合法纳税,减少企业运营风险,提升运行质量。如水泥企业享受即征即退增值税金额很大,如果有税务罚款超过一万元,将不能享受退税优惠政策,对于企业来说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研究税收政策,享受税收优惠,提高企业收益。现在国家在大范围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变动特别快,给企业的优惠也特别大,财务人员要积极研究税收新政,保证应享尽享。

(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一方面,合理融资,降低财务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融资结构。对于新建企业而言,因前期投资金额大、收益少,大部分资金由股份总部提供长期借款支持且利率高,导致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经过几年的建设期及试运行,基本能正常经营,待收益良好及资产负债率稳定情况下,可借助外部银行融资以偿还股份内部借款,减轻财务费用压力。另一方面,运用好现金和承兑的支付,降低采购成本。如销售行业应提高现金收款比重,灵活使用票据与现金结算;支付票据时,先支付时间较长的票据,对近期到期的票据进行到期托收。

(七)提高财务管理适用性

首先,财务不能只为了核算而核算,要了解生产、销售、管理、目标、计划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和企业业务部门深入沟通,使财务分析能反映企业实质,达到财务管理监督提升的真正目的。其次,财务了解生产,才知道管理的方向,才能发现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真正问题,找准病根,开出正确的药方,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八)加强财务分析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

加强财务分析,打破固有的分析模式,使用多样化分析。如同比、预算比、环比、与标杆企业对比、兄弟公司对比等;采用主要经营指标分析评价财务状况,如盈利能力评价、运营能力评价、财务安全评价、发展能力评价等;需站在公司领导层角度进行分析,使其看得明白、清晰,少使用专业术语。

四、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财务工作向管理型升级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也是自我提升一个新台阶。从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在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核算财务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水利财务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