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肠道菌群和“和胃安神”的关系

2020-12-27 10:57戈雪华张元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8期
关键词:安神胃肠道菌群

戈雪华,张元兴

(1.南京中医药大学常州附院,江苏 南京;2.常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江苏 常州)

0 引言

“和胃安神”是中医临床治疗失眠的经典治法治则之一,系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其理论渊源深远,其思想最早起源于《素问·逆调论》,历代医家均有提及,目前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现代医学提出脑-肠轴概念,脑-肠轴是将认知和情感中枢与神经内分泌,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联系起来的双向通路[1],是连接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系统,脑可以通过脑-肠轴调节肠道功能,胃肠道功能异常也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即脑与肠可相互影响。肠道内有许多共生的微生物,这些肠道微生物又称为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不仅与肠道功能和疾病相互影响,而且还能通过一定的机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2]。神经系统是机体机能的主要调节系统,睡眠与中枢神经的生理作用紧密相关[3]。因此本文以肠道菌群为桥梁,联系脑-肠轴,冀以进一步认识“和胃安神”的现代内涵。

1 和胃安神的中医内涵

中医和胃安神的核心内涵为胃气调和,升降有序,气血生化有源,营卫循其常度,阴阳相和,卧安夜眠。因此笔者认为和胃安神的中医内涵为“胃和”使气血阴阳自和,交感既济,使人体脏腑达到正常生理功能稳态。

1.1 “胃和”则气血盛,营卫行而寐安

前贤认为人之寤寐是气血充盛,营卫协调,运行有度的结果。《黄帝内经》中关于寐寤的描述:“壮者之气血盛,……,故昼精而夜暝,老者之气血衰,……,故昼精而夜不暝。”人之气血盛衰直接关系到人的睡眠节律,“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称为“太仓”。脾胃通降协调,功能健旺,化生水谷精微,使气血旺盛,神有所居,营卫化生有源,营卫之气在体内“营周不休”,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则人之寐寤正常。若脾胃功能受损,营卫生化乏源,气血亏虚,神失所依,枢机不利,营卫不循脉道运行,人体寐寤失常。因此,“胃和”则气血充盛,营卫协调,运行有度,夜寐安卧。

1.2 “胃和”则气机调,阴阳和而寐安

中医认为不寐的基本病机为“阳不入阴,阴阳失交”。《灵枢·口问篇》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阳气盛则寤矣”。《类证治裁·不寐》曰:“不寐者,病在阳而不交阴也”。脾胃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升胃降,犹如机器运转的枢纽,维持机体五脏功能协调,胃失和降,胃中之气上逆,机体内气机紊乱,心肾阴阳失交,人之阴阳消长变化是人体寐寤的基础,阴阳失调,阳不得入于阴导致不寐。清·张聿青在《医案》中提出:“胃为中枢,升降阴阳,于此交通,心火俯宅坎中,肾水上注离内,此坎离之既济也。水火不济,不能成寐,人尽知之。不知水火不济,非水火不欲济也,有阻水火相通之道者,中枢是也”。因此,“胃和”则中焦气机升降有序,水火既济,阴阳相交,人得安寐。

2 肠道菌群、脑-肠轴与“和胃安神”

2.1 脑-肠轴和“和胃安神”

现代医学脑-肠轴相关理论认为,胃肠道与神经中枢系统间的结构与机能是不可分的。神经系统是机体的主要调节系统,中枢神经、自主神经,肠神经共同支配着胃肠道的感觉、分泌等,胃肠道又反过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情绪。脑-肠轴是连接着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内分泌的网络,其主要包括脑到肠的下行通路和从肠到脑的上行通路,是脑与胃肠相互作用的双向调节轴[4]。

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的一个主动过程,与脑内神经递质肽类物质的动态变化有关,诸多神经递质,某些细胞因子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边缘-皮质系统、遗传等多因素发现与睡眠有关。有研究表示胃肠道内的肠神经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通过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等多种神经元和中枢神经递质的交互作用调节慢波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的周期性交替[5]。脑内神经递质谷氨酰胺(GABA)、5-HT、NE 等在胃肠道也有表达,这些神经递质被称为脑肠肽,又叫胃肠激素。脑肠肽对胃肠的功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中枢神经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影响肠神经系统,合成和释放脑肠肽,脑肠肽通过影响迷走神经背核调节进食,食欲及消化,而影响胃肠功能,即脑-肠轴的下行通路。脑-肠轴从肠至脑的上行通路主要包括免疫通路、神经通路和内分泌通路,神经通路为其最主要的传导通路。胃肠道分泌的脑肠肽持续刺激迷走神经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减轻抑郁、焦虑、嗜睡和失眠等症状。脑-肠轴在睡眠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脑肠肽不仅参与了脑肠轴的各个环节,还参与了睡眠-觉醒机制的调节[6]。临床胃肠道疾病患者除消化道症状外多伴有精神、神经症状,胃肠道功能紊乱,脑肠轴功能失调,可导致大脑功能的改变,影响人体正常的睡眠节律,导致失眠。

2.2 肠道菌群和“和胃安神”

正常人体中有超过400 种微生物,其中占90%的微生物包含了共生性细菌,机会性细菌和致病性细菌。肠道菌群在胃肠道中参与食物的消化分解,为宿主提供能量,肠道内大量的肠道菌群共同维持着肠道内环境稳定。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调节大脑发育及功能功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之间保持着平衡,对肠粘膜免疫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肠道菌群失去动态平衡时,肠道屏障功能和通透性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从而影响机体,作用于大脑,进而影响人的睡眠节律。

肠道菌群是胃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脑-肠轴的重要参与者。肠道菌群通路是脑-肠轴的核心,其包括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两部分,直接通路主要指肠道菌群分泌的小分子物质直接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大脑,间接通路是指肠道菌群通过参与脑-肠轴的免疫、神经、内分泌通路的双向调节网络对大脑产生影响作用[7]。肠道菌群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通路(脑肠肽、内分泌细胞、HPA 轴),免疫通路(IL-1、TNF),代谢通路等多种途径参与了睡眠-觉醒机制的调节[6]。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产生的神经毒性代谢产物(如D-乳酸、氨)可能通过迷走神经传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大脑功能,如应激反应和睡眠结构。[8]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通过调控5-HT 的合成与释放,调控肾素分泌影响交感神经兴奋性,调节体内炎性水平因子,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9]。

3 小结

综上所述,肠道菌群通过脑与胃肠关联的枢纽脑-肠轴实现对睡眠节律的调节。现代中医药理研究指出,中药有效成分极少能通过血脑屏障,且中药复方作用机制复杂,有学者提出中药主要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从而对机体以及疾病产生影响[10]。“和胃安神”是中医临床常用于失眠的治则治法。肠道菌群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影响大脑的功能,调节睡眠节律可能是“和胃安神”疗法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猜你喜欢
安神胃肠道菌群
从畜禽粪便菌群入手 降低抗生素残留造成环境风险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安神补脑制剂说明书的公告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安神补脑和补脑安神,不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