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地合气”嬗变为“肺脾合化”在人体气血生成中的作用

2020-12-27 19:01郭文娟任思思张红珍李俊莲马存根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灵枢素问五脏

郭文娟,任思思,张红珍,李俊莲,马存根,2

(1.山西中医药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发性硬化益气活血重点研究室,山西 晋中030619; 2.山西大同大学脑科学研究所,山西 大同037009)

中医学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也要允许原创性的创新[1]。即所谓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正如《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在气血生成过程中,五脏皆发挥作用,其中心主血脉,肺主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同时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本文从哲学角度挖掘人的自然发生观,借用中医的原创思维——“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人体之“天地”嬗变为肺、脾,“天地合气”嬗变为“肺脾合化”,论述“肺脾合化”在人体气血生成中的重要性。

1 天地合气,万物化生

《黄帝内经》以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阐发医学基本理论[2]。对于天地与万物关系的认识,《荀子·天论》曰:“天地合而万物生。”《易传·系辞下》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素问·阴阳离合论》有“天地合气……万物化生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关于人的生成,《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人相应,人体必须尊重并遵循自然界客观规律。

充满在宇宙中的“气”积聚形成了天地,是天地的本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作为最一般的物质存在形态,气构成了天地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由气构成的天地必然也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并通过“天地合气”生成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物,天地在不同节气和地理条件下,通过存在于其中的气,产生了复杂的事物[3]。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自然界天属阳,地属阴;天气在上,升极则降,地气在下,降极则升;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如是阴阳二气交互感应,天地交合,下上不已,无有休息,万物生生化化。天地阴阳之气氤氲交感化生万物,这是宇宙万事万物发生的根本条件。天气居于上位,地气居于下位,阴阳升降之中为枢机,上下交互于天枢即气交之分,为人类所居之处;在气交之处,人气顺从天地之气的变化,万物由此而生。

2 肺为天,脾为地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气是运动的,气的运动形式表现为升、降、出、入。任何事物的生长壮老已或生长化收藏,均是气的升降出入带来的变化。气的运动遵循一定的规律,阴阳五行是气运动的规律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天地阴阳之气相交,决定了自然万物的发生、发展以至消亡,也是形成自然气象、气候、物候变化的根本原因。

人禀“天地之气生”,《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吴昆注:“五气……盖谓风气入肝,暑气入心,湿气入脾,燥气入肺,寒气入肾。当其不亢不害,则能养人。人在气交之中,以鼻受之而养五脏,是天食人以五气也。酸苦甘辛咸,地之五味也,五脏赖之以养,是地食人以五味也。”五气、五味为对举,概括自然给予人生存的所有条件[3]。人依赖于自然而生存,人的生命活动遵循着自然界阴阳运动的基本规律。天地阴阳运动变化产生的五气、五味为人类生存及生命演化提供了最适宜的环境和物质保障。

人以“四时之法成”,四时,亦为五时,即自然界春、夏、长夏、秋、冬季节气候的变化以及每个季节的物候,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人生活在天地自然之中,时刻与自然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人体适应自然界气候变化,表现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的生、长、化、收、藏的功能状态以及生命现象。这种天人关系,即《灵枢·邪客》所说“人与天地相应”。《素问·宝命全形论》进一步提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认为人就是天地之气相合而产生的[3]。

借助当时盛行的古代哲学如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如中医学独特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就是古人运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察思维方法对自然界各种现象和人体的生命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体悟和比较,从而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再将这些感性认识进一步推理和抽象,则升华为阐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思维方法[2]。

《内经》论及古代解剖活动,并对脏腑之大小、坚脆、容量及血脉之长短、清浊等做了详细论述[4]。通过解剖,古人发现五脏当中肺的位置最高,好像是其他脏腑的华盖一样,“五脏六腑者,肺为之盖”(《灵枢·师传》)“肺者脏之盖也”(《素问·病能论》),肺为“华盖”即嬗变为人体之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咽……谷气通于脾”。张景岳注:“天气,清气也,谓呼吸之气。地气,浊气也,谓饮食之气。清气通于五脏,由喉而先入肺。浊气通于六腑,由嗌而先入于胃。‘嗌’,咽也[5]。”“肺气通于鼻”“脾气通于口”(《灵枢·脉度》),同时《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有“脾者土也,治中央”“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这些经文说明:天之清气在人是通过鼻,首先通于肺;地之饮食水谷之气在人是通过口咽喉而入,进一步通过经脉联系而到达胃,脾又为胃行其津液。

此外,《灵枢·九针论》明确指出“一者,天也。天者,阳也。 五脏之应天者,肺也。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二者,地也。地者,土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一数比象于天,天属阳,在人体五脏中,肺主呼吸,外与天气相应;肺位最高,为五脏六腑之华盖,犹如天空覆盖万物一样,肺象天。二数比象于地,地属土。脾五行属土,脾化生气血,主四肢肌肉,法象地之长养万物。

如此,人之天为肺,人之地为脾,已明。根据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天地合气”可嬗变为人体“肺脾合化”。

3 肺脾合化

化即气化,气机的运动产生的变化。脾胃接受水谷,气化转变为不同的基本物质,同时在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下,布散到人体不同部位而发挥作用。《素问·经脉别论》中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属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高士栻注曰:“脾气散胃腑之精,而上归于肺。肺,天气也;脾,地气也。脾气散精,则上升[3]。”意指谷气与水饮进入胃中,在脾的作用下向上散精于肺,在肺的宣发肃降进一步作用下到达五脏系统,配合四时寒暑,揆度盈虚,用为常道。

3.1 “肺脾合化”生气

何谓气?《灵枢·决气》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上焦手太阴肺经出于胃上口,脾所转输而来的水谷精微之气经过肺的宣发、布散,到达周身皮毛、温煦肌肤,充养脏腑百骸。

3.2 “肺脾合化”生血

何谓血?《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是中焦脾胃化生水谷之精气,济泌别汁,向上注于肺脉,在肺的宣发作用下布散到心,经过心阳变化为红色的血液,以奉养周身。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还循胃口,正是经脉上的联系,使得脾胃受纳腐熟的水谷转化为精微,通过手太阴肺经,上输于肺,在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下进一步化生气血,奉养周身。“肺脾合化”在气血生成过程中的重要性,正如张景岳所言“人之生由乎气,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故谷食入胃,化而为气,是为谷气,亦曰胃气。此气出自中焦,传化于脾,上归于肺,积于胸中气海之间,乃为宗气。宗气之行,以息往来,通达三焦,而五脏六腑皆以受气[5]。”

3.3 气血异名而同类

《庄子·知北游》曰:“通天下一气耳”。宇宙、自然、万事万物的本原是气,正是气的中介作用联系沟通了宇宙、自然、万物。“天人相应”,人体是宇宙、自然界中的一部分,自然遵循着“天地”的根本规律。

人体之气血同样是异名而同类,如《灵枢·营卫生会》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张景岳注:“营卫大气,虽分清浊,然皆水谷之精华,故曰营卫者精气也。血由化而赤,莫测其妙,故曰血者神气也。然血化于液,液化于气,是血之与气,本为同类[5]。”就是说血与气同属一类而名称不同,是因为营气和卫气都是水谷精气化生的,血液也是由水谷精微经心的变化作用而成赤色液体,其妙如神。所以,血与气名称虽不同,但来源同属一类。

综上所述,根据“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的自然发生观,基于取象比类的思维,人体之肺为天、脾为地,“天地合气”嬗变为“肺脾合化”。通过梳理《内经》气血生成理论,探讨“肺脾合化”在气血生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丰富中医气血理论内涵,指导中医治疗相关疾病进行气血辨证时注重加强“肺脾合化”之效力的中药或手段、方法来促进气血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灵枢素问五脏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从五脏角度探析沈氏女科学术思想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漫画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关于《素问》“味归形形归气……”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