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创业动机激励初探

2020-12-31 13:32张祥霖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职生动机学生

张祥霖

(淄博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 255314)

近年来,高职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除选择就业、专升本、参加公务员或大学生服务基层考试以及个别学生出国之外,许多高职生投身大学生创业的大军中。不少成功的学生回校分享其经验,也促使更多学生踊跃尝试。淄博职业学院2019年开始把创业指导作为学生教育的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培训创业方法与技巧。通过创业指导教学发现,学生对创业的素质、环境、技巧、方法以及回报开始予以关注,通过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也了解到,许多高职生对创业持观望、担忧态度,他们或以个人能力不足、项目不完善,或财力不充足、创业风险高等为借口表现出创业动机不强。

1 高职生创业动机分析

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就是一个人发现了一个商机并通过实际行动转化为具体的社会行为,从而获得利益,实现价值的过程。创业的动机,有人是为了赚钱,有人是为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是服务社会,有人为实现自身价值,有人为自由去不断追求与探索。而高职生创业的动机有哪些?或者说高职生为什么要创业?这是高职院校创业指导教师首先要探讨的问题,也是面对学生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笔者为此组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高职生创业的动机,共发放560份高职生创业动机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5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6%。调查对象为淄博职业学院2018级和2019级两个年级的护理、学前教育、文化创意与管理、汽车整形技术、应用化工技术、会计、电子商务、药学、中药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机器人应用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工程造价13个专业的学生。

(1)从男女性别比例来看,选择“考虑在合适的时机创业”的男生比例略高于女生,分别占被调查男女生的23.56%和19.28%。说明创业已成为许多高职男女生毕业后选择的出路之一,性别差距不大。但深入调查后发现,在选择“准备在读书期间创业或已着手创业”的男女生比例分别占被调查男女生的8.12%和6.37%,说明校内创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基础设施及管理制度,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势在必行。

(2)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专业的高职生对待创业的动机差距很大。护理、应用化工技术、会计、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学生选择“考虑在合适的时机创业”的都不足10%。一方面因为这些专业的专业特色明显,就业趋势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选择这些专业的学生趋稳观念更加明显,不愿意为创业去冒险。而口腔医学技术、汽车整形技术、中药学、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选择“考虑在合适的时机创业”的比例明显较高,均超过了25%,分析原因可能是这些专业属于“小、快、灵”,靠一两个人就可以开创一片小天地,另外,也可能是这些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就奔着未来创业而来的。当然,也与学校和教师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等有关。

(3)对“创业的动机是什么”这一问题,尽管大多数学生的创业动机符合当前高职生实际,值得鼓励和支持,但也有一些动机不够理性和充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就业形势严峻,并且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高职生学历不高,专业技能不强,有人戏称“前有本科虎,后有中专狼”,就业形势严峻,促使高职生选择自己创业。②偶像崇拜。比尔·盖茨、马云、张朝阳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办自己的公司,成就自己的事业。这些人的经历给高职生提供了创业的信心、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将他们作为偶像,希望自己有那么一天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就一番事业,出人头地。③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选择创业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④替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打工。不少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信奉“宁做小老板,不做打工皇”“宁愿饿死也不给别人打工”等信条。⑤时间自由。对很多人来说,时间上的自由可以说是最大的动力。现在的高职生崇尚自由,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自由职业者较多的原因。⑥为赚钱,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追求物质享受与满足是人的基本需求,现在的高职生对金钱与物质的追求与日俱增。另外还有学生回答“没什么理由,就是想闯荡闯荡”“政策支持的事,我就会去做”等[1]。

(4)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创业动机差别不大。2017级选择“考虑在合适的时机创业”的学生占22.15%,2018级占20.69%。本次对2017级学生所开展的调查是在其系统学习创业基础课程之后,而对2018级学生所开展的调查是在其系统学习创业基础课程之前。这一方面说明创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对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不大,创业指导教师任重道远;另一方面也说明高职生经过系统学习创业基础课程后能够更全面、更理性地对待创业。

(5)从调查结果来看,对“创业者必备的心理素质”这一多项选择题,大多数被调查学生认为创业者应具备高智商、高情商、高财商和高逆商。选项中按照高低比例依次为:“有梦想、有野心,想干大事”占96.21%、“有领导风范,敢于承担风险与责任”占 95.81%、“深思熟虑 ”占 94.65%、“诚信”占 93.54%、“执着,坚韧不拔”占92.17%、“与众不同,有个性”占89.72、“肯吃苦,能吃苦”占83.97%、“做事情有理性”占79.56%……

一方面,学生认为创业是一件综合性很强的事业,创业者必须具备全面良好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对照自己,不少学生觉得自己离真正的创业者还有很大差距,也促使学生在面对创业时会做出相对理性和勇于接受和承担风险的决定。

2 高职生创业动机不足

尽管越来越多的高职生选择自主创业,但总体来说,高职生创业的动机依然不足,表现在以下方面:(1)许多高职生选修创业指导课程仅仅是为取得学分,并非真正想创业。(2)在校参加创业培训或其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对待学校的创业模拟场地及创业孵化器等设施关注度不够。(3)担心无项目或项目不理想,担心资金不足等。(4)实习期间或毕业后更多专注于找工作,很少关注创业相关信息。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仅有2%~3%的大学生已经开始实际创业行动且已经创业成功。尽管近5年的麦可思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比例高于本科院校,但据淄博职业学院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毕业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也仅为4%。(5)创业的自我效能感低,缺乏创业必备的素质与能力。(6)自主创业成功率低,创业风险高,使不少高职生对创业采取观望态度。

3 高职生创业动机缺乏的原因分析

高职生创业现状仍不乐观,创业动机明显不足,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创业意识不够强烈。就业的比创业的多,真创业的比想创业的少,参与的比旁观的少。(2)创业指导教育不够系统完善。尽管创业指导课为学生提供了开阔视野以及了解创业需要的素质、个性、项目及社会责任等,但就创业的项目落实、产品营销、人员招聘、资金管理及管理能力及合适的创业机会把握等方面还需要系统培训。(3)高职生创业资金有限。尽管创业的形式很多,有些创业形式前期并不需要太多资金,但总体来说资金不足依然是影响许多高职生创业的重要因素。(4)创业环境还需完善。创业环境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政府政策、金融支持、教育与培训、创业与工商管理教育、知识产权保护、商务环境和文化与社会规范等各个方面。尽管我国创业环境有所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业服务体系和机构还不健全,在提供创业指导和营造创业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4 激励高职生创业动机的方法

4.1 人生目标激励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独一无二的。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决定了你会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次自定终点的旅行,不同的人生追求会留下不一样的印记,在每个关键点的每一次选择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萧伯纳说过“我为生命本身而享受人生。对我来说,生命不是一支短蜡烛,而是我手中握着的光辉火炬。在交棒给下一代之前,我要尽量地燃烧得辉煌绚烂”。创业者一定是不甘于现状、积极寻求改变的人。正如美国创业者协会宣言中所描述的“我不选择做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个不寻常的人是我的权利——如果我能够”。每位创业者都应该明确创业机遇与风险同在,选择创业就意味着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辛之路。

4.2 政策环境激励

近年来,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国务院要求各地区对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降低注册门槛,创业地按规定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地方政府及企业强力跟进,制定了更为具体的扶持措施,比如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程序,减免注册登记各类费用,优先贷款支持、适当发放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利率优惠,在税收缴纳方面实行减税、免税等,激励毕业生成功创业。各高职院校也为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孵化基地,加强校企合作,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央、地方政府、高校及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当前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创业,并且正在不断优化。

4.3 自我效能感激励

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人们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励以及如何行为。对自身能力有较高信心的人把困难的任务当作有待征服的挑战而非需要回避的威胁。创业之自我效能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选择,并最终引导他们走向成功。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高职院校应加强高职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策略,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增加他们创业成功的机会。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强化创业方面的榜样作用,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让他们在创业实践中获得一定的创业自我效能感,积极投身到创业的热潮中去。

4.4 榜样效应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效应是在群体中产生的,以群体心理效应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效应。在高职生群体中,学生为实现某些共同目标,相互之间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对高职生创业影响巨大的榜样有两大类:一类是人人皆知的知名创业人,像马云、俞敏洪、张朝阳等[2],他们成为当代青年追捧的创业明星。另一类是学生身边的创业人,他们是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的典范,与高职生专业或经历相近,激励许多高职生迈出创业第一步。

4.5 潜能激励

世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而在每个人的身上也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着我们去唤醒它。只要学生能将潜能发挥得当,也能成为爱因斯坦,成为爱迪生,成为马云。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潜能,就能有所成就。创业是一项创新性的尝试,充满无尽的变数。每位创业者在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时都要去挖掘自己的潜能,运用集体的智慧,去解决种种困难,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路。

尽管高职生有无数条理由想创业,尽管我们想尽一切方法激励学生创业,但我们依然会郑重地告诫高职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自主创业,不是一毕业就应该自主创业。毕竟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一份持久的事业,一个无比曲折的过程,有的甚至需要毕生投入。创业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创业教育本身的目的也不是鼓励每个高职生都创业,而是让每位学生了解创业,熟悉创业,感受创业,从而理智地面对创业[3]。当创业时机来临或成熟时,及时抓住机会投入其中。

猜你喜欢
高职生动机学生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