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重塑:国家认同视角下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究

2021-01-01 10:24薛博文
中国德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

摘要:国家认同教育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是塑造具有国家意识感的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当下,国家认同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争议与挑战。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小学生建立国家认同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要通过历史文物的传承、符号文化的内化和传统美德的彰显等方式,构建课程整合和协同共享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关注情感体验和回归生活的传统文化认同,最终引领国家认同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

作者简介:薛博文,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近年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业已成为社会共识。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 高度强调了学校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在最新编写的义务教育教材《道德与法治》中也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求中小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国家认同是指一国公民对自身所属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风俗、政治制度以及道德价值等与他国进行对比,由此产生对本国的认可而形成的认同感。国家认同教育作为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逐渐成为各学段德育的重中之重,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则是落实国家认同、培养青少年学生国家归属感的重要载体和手段。2019年公布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 “要引导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1]因此,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从而涵育青少年学生浓厚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集中探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国家认同的价值所在,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认同层面上应包含哪些具体内容,以及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路径。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构青少年国家认同的重要价值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发生融合与借鉴,相互之间的差异性也逐渐消解,为国家认同教育带来了危机与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根基,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与核心,加速助推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构国家认同的必要选择。

(一)全球化时代对国家认同教育的全新挑战

通信技术的发展、金融资本的流动、交通出行的便捷以及移民的日益频繁让各国国民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受到冲击与削弱。与此同时,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以及恐怖主义等世界性问题难以由单一国家独立解决,因此产生了以欧盟为代表的一系列区域性超国家组织。这些组织及其形塑的超国家认同让人们对自身身份构建产生了多元化认同而不再拘泥于单一国家认同的观念。但实际上,许多学者仍对民族国家的存续持积极态度。正如民族主义研究专家安东尼·史密斯指出,“民族国家这种组织形式将会一直存在,其他类型的身份,包括性别、阶级、宗教等等都是情境性的,而国家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是永恒的、普遍的和真实的。”[2]从维持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来看,国家认同对于一国公民仍是绝对必要的基本身份认同。

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国家认同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许多青少年对于国外的娱乐或体育明星如数家珍,而对于那些被称为“共和国脊梁”的科学家则语焉不详;一些学生对西方的经典名著和神话故事头头是道,而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知之甚少;青少年对国外的科技产品和品牌往往抢购和追捧,而对那些从小用到大的本土產品则以“土气”之名弃如敝屣。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更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均将国家认同教育作为培育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而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各国用以坚定认同基础、强化民族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多元文化传播和信息获取渐趋便捷的背景下,加强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认同教育的根基

文化是每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灵魂,是维系民族与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增强国民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文化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民族记忆和民族特性正是通过不断的建构和传承来彰显民族文化基因的内在秉性。在建构国家认同的诸要素当中,文化认同是塑造国家认同的基础,体现着国民对自身所属国家的历史记忆、思想观念、价值意识和风俗传统的认可,直接地共享和塑造着“我们感”。文化认同是群体形成的核心要素之一,是群体特性的表现,是区别“我们”和“他们”的依据,具有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功能。对于民族和国家而言,没有成员共同的文化认同,民族团结和谐就没有根基,国家稳定富强也就没有民心基础。[3]

全球化时代下,西方文化借助先进的媒介技术、工业文化和科技产品来传达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类和平式的“入侵”会对其他国家的国家认同和文化安全构成威胁。“中华文明是举世唯一历经数千年而持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形态, 其中的缘由固然错综复杂,但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就是对中华文化和国家的认同。”[4]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和保证,同时也是每个中国人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来源,失去了文化的滋养,民族基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将其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这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和民族精神、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以及培育具有抵御外来文化侵袭和诱惑、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时代公民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助推青少年国家认同的主要内容

历史学家汤因比将人类文化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层次。基于此,以古迹遗存、历史文物为载体的器物文化,以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为主体的符号文化以及以传统美德、思想理念为内涵的观念文化可以被视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当下青少年国家认同尤其是文化认同需要从历史文物的传承、符号文化的内化和传统美德的彰显三方面着手建构。

(一)以器物文化传承国家认同

器物文化主要是指那些能够直接触摸、感受和体验的物质实体。中华民族在悠久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不计其数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物质文化,形成了绵延五千年而未曾断裂的文明。兵马俑、都江堰、万里长城、赵州桥等都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劳动凝结成的物质实体,将这些中华民族特有的器物文化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当中,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国家集体记忆,激发荣辱与共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此外,器物文化有着天然的直观性,学生可以通过直接体验来认知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举例来说,可以让学生在前期预习的基础上参观故宫、圆明园等历史遗存,了解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伟大创造以及近代以来的屈辱经历,通过参观学习和实物考察,明晰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荣耀与曲折,唤起学生的文化共鸣,进而增强国家认同。

(二)以符号文化内化国家认同

符号文化是指某个文化群体所认可承载的文化形态,是具有抽象能力的人类创造物,也是被运用它的人们赋予一定意义或象征的东西。传统文化符号是历史沉淀的思想、风俗、艺术和生活方式等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体现,它反映和代表着一个民族、社会的整体意识和总体倾向。[5]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沉淀和萃取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包括诗词歌赋、汉字书法、传统节日等等。比如,诗词歌赋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达,学生不但能学习到诗词表面的文学意象和典故,还可以从中深切体会到诗词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价值和底蕴。以辛弃疾的《破阵子》来说,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人创造的历史背景和生命情调,从而读出文字背后浓郁的爱国思想并使其超越时空界限,激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从而内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记忆和心理认同。

(三)以观念文化凝聚国家认同

中国历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递至今的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将其视为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有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处世方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化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忧民思想;“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忧患思想……其都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风俗,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和启示价值。华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拥有历经数千年而不断的传统美德,这些都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优良资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合格的社会公民“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深入挖掘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继承创新”,[6]这些要求正是国家认同的重要诉求和实施方向。这些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和传统美德有助于树立民族自信和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稳定与繁荣,在当下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内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青少年国家认同的教育进路

推进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价值在于使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一种常态化、均衡性及循序渐进的教育,从而实现学生在知识层面、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对国家的认知与认同。因此,应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加强社会协同共享模式,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学生的日常生活。

(一)以課程整合和协同共享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首先,各地方应结合自身独特风土人情和教育资源,开发内容多彩、层次多样的校本课程。从现有的课程体系来看,尽管国家顶层设计规定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总体标准,但在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衔接上仍有待完善,各地方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民族边疆地区要把握少数民族传统风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尊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传承各民族共享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要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切勿出现揠苗助长的现象。在小学阶段要多以器物文化和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通过节日会演等实践活动和升国旗等仪式活动认识国家的具体形态并形成对国家和文化的情境性热爱。在中学阶段要多以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意义的书法、武术、诗词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国家的象征形态和抽象形态,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性认同与信念性热爱。

其次,要联合社会多方群体协同构筑传统文化课程。在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师资力量或场地往往成为其制约因素,这就需要以集体的力量来整合区域内的中小学资源,还可以与大学、博物馆、民俗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系统性、连贯性的传统文化课程。此外,各中小学之间也要实现校际共享。由于办学历史的影响,各学校之间必然存在不同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课程,比如,有的学校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书法、绘画课程,有的学校在中华武术课程上别有建树,还有的学校常年举办读诗唱经的国学课程,等等。学校可以将这类异彩纷呈的课程在区域内实现互动共享,既节约了开发成本,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质量。

(二)以情感体验和回归生活实现传统文化认同

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应利用具身情境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对接学生生活经验,实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

一是要继续推进探究性学习和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和亲身感受的学习进程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语文、地理、道德与法治以及音乐、美术等课程都可以以传统文化为主轴进行整合教学,借助跨学科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来促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另外,要尽可能创设具身情境以增强学生的现场体验,可以通过研学旅行等方式来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在尚无条件的学校中,可以借助虚拟现实和网络技术来实现学生的“身体在场”,扩展学生学习的时空,从而达到强化文化认知的目的。

二是要回归学生的日常经验和生活实践。国家认同需要学生个体将自己融入现实生活当中,形成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国家认同不只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7]传统文化并不是彻底的过去式存在或是刻板的书面话语,而是随时随地体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式各样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学校应当注重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学生日常体验过的类似内容连接起来,唤醒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感受自身与中华文明的深刻关联以及自身的责任与使命。

(三)以教师培训和榜样示范提升教学效果

学校是贯彻国家认同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力量,其言传身教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榜样。此外,由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跨学科融合,因此提升全体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水平也成为保障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首先,要着力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榜样作用。班杜拉通过大量研究证实:人在学习时通过观察他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将他人的示范作为榜样来加以模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易于在无形中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之情以及对于传统美德的身体力行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树立和塑造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榜样形象并加以宣传,从而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其次是要开展针对全体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训,尤其是对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任课教师要进行精准培训。可通过邀请校内外熟悉的传统文化专家学者开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来引导和鼓励教师掌握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为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EB/OL].[2021-10-20].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12/content_5451352.htm.

[2]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二版)[M].叶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158.

[3]佐斌,温芳芳.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2):175-187.

[4]金太军,姚虎.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6):4-23+206.

[5]吴小鸥,李想.中小学教材建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J].教育研究,2019,40(8):51-58.

[6]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EB/OL].[2021-10-20].http://www.gov.cn/zhengce/2019-10/27/content_5445556.htm.

[7]刘铁芳.国家认同的教育意蕴及其实现[J].探索与争鸣,2018(2):119-126+144.

*本文系國家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度一般项目“公民道德建设的学校实施机制研究”(20BZX12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