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1-01-07 01:17王鑫许其威董晓勇兰军良陶国清张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5期
关键词:引流术胆囊炎胆汁

王鑫,许其威,董晓勇,兰军良,陶国清,张璞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肝胆胰外科,山西 临汾 041000)

0 引言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由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引起,是临床上仅次于急性阑尾炎的一种急腹症,根据病因不同主要分为结石性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以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可诱发胆囊穿孔、胆瘘以及胆囊积脓、积水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采取及时早期的治疗十分重要[1]。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对于高龄患者应用价值较低。高龄患者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和抵抗力下降、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病情恶化较快,可迅速发展为急性重症胆囊炎,该类患者一般存在明显的感染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休克,由于感染严重、化脓明显等导致急诊手术操作较为困难,且明显增加了手术风险,需选择一种更为安全的治疗方式[2]。临床实践发现,针对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CT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3]。本研究即分析探讨了CT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临汾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50例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男26例,女24例,年龄70~88岁,平均(79.45±8.23)岁。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衰竭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根据CT检查结果对体表进行定位,确定穿刺点为患者胆囊床中上1/3且经肝距离3 cm左右处,常规消毒铺单,麻醉满意后,采用8.5F(Cook)穿刺管对定位部位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吸出脓性胆汁,行细菌和药敏试验,对穿刺针进行固定,置入导丝,后经导丝将引流管置入,行CT检查,确保引流管侧孔均置入胆囊内,无腹腔出血和胆瘘,确认无误后,缝合固定引流管,引流管连接引流袋。术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积极预防胆汁性腹膜炎、气胸等并发症,针对胆汁药敏试验结果行抗感染治疗,引流4~6周夹闭管路,维持3 d无异常后,将引流管拔除。术后均加强监测和护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本组患者临床效果、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临床效果评价标准[4]: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实验室检查部分恢复正常;无效:未满足以上标准,计算总有效率。并发症主要包括胆囊穿孔、肝功能损害、胆瘘和气胸等。

2 结果

50例患者治疗显效3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0%,平均手术时间为(42.47±6.82)min,术后5例出现穿刺点疼痛,与体位相关,对症处理或拔管后改善,不纳入并发症统计范围;1例出现胆瘘,考虑胆囊穿孔,经保守治疗后形成腹腔包裹性积液,后行彩超引导下积液穿刺引流后治愈,无腹腔出血、腹腔脏器损伤及气胸等情况发生,根据评价标准,并发症发生率为2.00%。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于成年女性,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临床上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机械性炎症、化学性炎症和细菌性炎症等有关,常见诱发因素有饮食习惯、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等[5]。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丰富,导致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多数患者易合并胆结石,即结石性胆囊炎,约占全部患者的95%,以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为主要症状,若不采取及时治疗,可出现黄疸、胆瘘、胆囊坏疽、胆囊穿孔、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其采取及时早期的治疗尤为重要[6]。

高龄人群为急性胆囊炎常见发病群体,该类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基础疾病较多、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发病时疼痛剧烈、进展迅速、预后较差,需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7]。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保守治疗适用于轻症患者,主要包括控制饮食、抗感染治疗、护肝治疗、镇痛治疗等,该方法治疗高龄患者时可加重患者病情,使保守治疗风险增加。腹腔镜手术是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案,属于微创手术,无需开腹,只需在腹壁作2~3个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操作,该手术虽可直接切除患者胆囊,改善其临床症状,避免近远期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但大多数急性期患者胆囊壁严重水肿,术中胆囊三角关系解剖辨认不清,处理困难,极容易导致胆管损伤或腹腔出血,尤其是高龄患者,病情普遍较重,多合并心、脑血管基础疾病,手术、麻醉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增加,需选择一种更为安全的治疗方式[8]。

CT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是指在CT引导下,于上腹部经皮肤放置引流管至肝内的胆囊或胆管,来达到引流胆汁的目的。该治疗方式将胆汁引流,可迅速缓解患者胆囊内压力,进而有效控制炎症,预防胆囊穿孔、胆囊坏疽等发生,代替了传统的胆囊造口术,另外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和药敏试验,使后续抗感染治疗更具针对性,且该方法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患者接受度较高,同时该方法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极低。该技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时可经穿刺部位进行造影,以观察患者胆道是否通畅或是否存在结石,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防止胆总管结石的遗漏,同时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引流效果显著、成功率高、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点[9-10]。

CT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急性胆囊炎虽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但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尤其需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若必要可于穿刺前预防性使用止血类药物;②穿刺时应确保CT定位准确,肠道内气体可降低穿刺成功率,游离性胆囊炎胆囊床面积较小,行CT扫描,定位可精确至胆囊的穿刺层面,同时穿刺时应注意避开患者周围重要脏器;③穿刺导管应选取猪尾型导管,同时需经过3 cm左右的肝脏组织,确保导管末端卷曲于胆囊内,以避免穿刺成功后发生管路滑脱;④置管完成后需再次行CT扫描,对胆囊内导管位置进行确认,避免置管时过于用力穿破胆囊而未发现以及导管位置放置不当;⑤高龄患者普遍配合度较差,需提前进行呼吸训练,指导穿刺体位,必要时须家属穿戴铅衣进行协助。

本研究结果显示,50例患者治疗显效3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0%,平均手术时间为(42.47±6.82)min,出现1例胆瘘,并发症发生率为2.00%。

综上所述,CT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可使大多数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炎症反应得到控制,安全顺利渡过急性期,为后续择期手术奠定基础。由此可见,采用CT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高等优点,尤其针对高龄患者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引流术胆囊炎胆汁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