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2021-01-07 01:17田卫东熊秀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5期
关键词:疾控中心公共卫生舆情

田卫东,熊秀

(1.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 武汉 430200;2.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妇幼保健院,湖北 武汉 430200)

0 引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位居全球各国人口数量的首位,占到了全球人口总量的25.80%,也正是因为人口数量众多,故而对传染病、疾病的控制力度要求更高[1-2]。加强公共卫生的控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对于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无论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还是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均是由于我国在公共卫生控制方面作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才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3]。在开展公共卫生控制的过程中,既要强化各个环节的疾病预防,又要切实做好疾病预防工作。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广大人民群众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对公共卫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疾病预防工作还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有鉴于此,本文就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1 强化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1.1 提高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预警能力。各级疾控中心在继续完善传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的监测与报告体系之上,还要积极采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来强化公共卫生监测,以此来增强政府对于突发重大疫情、重大疾病的传染源识别能力与预警预测能力,最终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监测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效果[4]。

1.2 对重大疾病的发展趋势进行快速解析。各级疾控中心应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来大力研发自适应预测技术、在线风险识别技术、智能实时预警技术、风险定量评估技术等,以便能够对公共卫生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并且还可对公共卫生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时间分布规律进行动态掌握,为强化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打下坚实基础[5]。与此同时,各级疾控中心还要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尤其是在综合分析能力方面要多做工作,及时判别突发重大疫情、重大疾病的易感人群与传播途径。

1.3 提高舆情分析应对和风险沟通水平。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自2009年起开始大规模进入到大众视野以来,我们已经开始迈入了通过新媒体技术来实现信息服务转型的新时代,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发展机遇扑面而来。在新媒体时代,人人皆是自媒体,人人都可做自媒体,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但也给政府的舆情控制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各级疾控中心应该要提高舆情分析应对和风险沟通水平,要在疫情期间与社会大众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与交流,在第一时间开展舆情监测、舆情发布、舆情分析、舆情反馈等工作,防止出现信息恶性发酵的情况,最大限度达到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的功效[6]。由此可见,需要在以后遇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提前做好工作部署,向社会大众传递正能量、传递防控知识,并且还要前瞻性预判舆情热点问题。

2 做好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资源储备

疾控人员长期以来扎根基层,为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但当前各级疾控中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再加上人才流失过多、人才队伍结构有待完善等,究其原因,与人才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做好专业人才资源储备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无论是疫情防控管理,还是突发卫生应急,亦或者疾病监测预警,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去实现。由此可见,务必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教育的重要性,推动高素质疾控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2.1 加强现代公共卫生教育建设。目前盛行于国内外医疗卫生行业的“公共卫生3.0”概念特别强调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故而公共卫生学科也不能再如过去一般只限于预防医学体系与生物医学体系,而要“海纳百川”,充分吸纳管理学、理学、工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7]。第一,基于“生物安全”与“大健康”的战略宏观层面来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规划,分层次、分学历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二,医学院校要在学生实践基地建设、重点学科分布、构建学术平台等方面多下功夫,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大力发展薄弱学科,包括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学科、传染病学科等。

2.2 优化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虽然我国公共卫生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许多不菲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继续教育薄弱、复合型人才较少、人才培养层次不高等问题,由此可见,很有必要优化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第一,务必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疾病治疗与疾病预防“脱节化”,以及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割裂化”的问题,创新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的培育方法与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的应急事件管理能力与领导能力。第二,推动公共卫生学科专业认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实现“院校教育”+“就业后教育”+“职称继续教育”三认证[8]。第三,人才建设要注意适当倾斜紧缺专业人才与基层专业人才,从薪酬激励、配套就业政策、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等多方面入手来对人才的供需进行平衡。值得注意的是,有能力的医学院校还可推动公共卫生专业博士教育工作,为社会培育出一批高学历的公共卫生领导复合型人才。第四,强化职后培训制度。职后培训制度是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主要路径与重要保障,或邀请专家到疾控中心培训,或将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送到医学院校学习。疾控中心应该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后续专业化学习培训体系,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对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的培训需求进行挖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培训目标与培训方案。对于不同专业技术职称、不同岗位的公共卫生学科专业人才,也应该要采用差异化的职业能力培训方法,切实达到预定效果。

3 加强关键科研技术的现代化建设

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就在于强化关键科研技术的现代化建设,以此来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有效管控与应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3.1 构建现代化疫情监测预警系统。当前,亟待采用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来对各地疾控中心的应急信息、监测信息、服务信息、科研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推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医疗卫生系统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以便能够对疫情监测信息进行精准解读。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强化流行病学先进调查技术的应用与便携式快检试剂设备的研发,逐渐增强重大疫情的溯源能力,进而有效地实现卫生应急资源的有效调配。

3.2 构建区域性实验室检测系统。在新冠疫情前期阶段,由于很多基层医疗机构都不具备检测新冠病毒的资质与能力,再加上核酸检测试剂产品数量还是相当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就制约了核酸检测在全社会大面积铺开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构建区域性实验室检测系统,且要做到分层级推进与分区域推进,既有利于增强群体性疾病疫情的处置能力,又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分类。

3.3 构建精准的决策支持系统。若要奠定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主导地位,那么就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精准的决策支持系统,包括做好专家咨询、政策调研、证据检索、病理学调查等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来整合证据,以便能够让说得出的决策支持信息更富有针对性与清晰性。

4 结语

总之,当前时代对疾控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构建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就显得极为重要,但并非短时间内就可一蹴而就,通常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从多个方面入手来不断完善与优化,唯有如此,方可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全面落实。

猜你喜欢
疾控中心公共卫生舆情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
2019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图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