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临床研究进展

2021-01-07 01:17邹翰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5期
关键词:心源性冠脉血浆

邹翰林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0 引言

关于纤维蛋白原,其是一种可溶性糖蛋白,由肝细胞所合成,在中风、周围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血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的预测应用价值[1]。生理状况下,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可以转变成纤维蛋白,从而起到一定的止血效果[2]。在病理状况下,纤维蛋白原会令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在血栓的形成与发展中进行直接性的参与[3]。相关研究显示,纤维蛋白原能够成为促炎因子在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等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所参与,同时和血脂、血糖等心血管疾病有关高危因子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联。

1 纤维蛋白原的结构和功能

关于纤维蛋白原,其是一种肝脏产生的,存在一定促炎功能与凝血功能的因子,主要由两个同样的亚基构成,各个亚基中都包含α、β和γ几条不同的肽链,中间是E区,两侧是D区,两者之间借助三条呈现为α螺旋的肽链相互连接。正常状况下,在循环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是(2.0-4.0)×103 mg·L-1,在机体中的水平仅仅低于白蛋白与免疫球蛋白,相应的半衰期在4 d左右[4]。对于纤维蛋白原这种凝血因子而言,纤维蛋白原经过裂解成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经多聚化组装成为一个具有组织结构的纤维蛋白多聚体,从而和钙离子等其他凝血因子之间相互作用促成相对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这样更加利于血栓的形成。而作为一种促炎因子,纤维蛋白原能够和多种免疫细胞通过配体-受体的模式加以识别。相关研究显示,纤维蛋白原能够和炎性细胞表明相应的粘附因子CD11b/CD18之间相互作用对信号通路加以激活,同时对相关细胞因子进行上调,这样便可以实现对免疫细胞的有效激活,从而实现对炎性反应的相应调节。

2 纤维蛋白原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2.1 纤维蛋白原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急性心肌梗死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然而针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并没有观察到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这一疾病的预后效果之间具有关联性,究其原因是心肌坏死急性期相应反应会促使各种急性期蛋白出现一定的变化[5]。众多研究显示,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增加幅度和冠脉粥样硬化程度及风险间具有高度关联。当前,对于急性冠张动脉综合征和复杂的凝血系统紊乱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是公认的。相关研究中应用Gensini评分,对年龄小于35岁的418例那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应冠脉狭窄的实际程度加以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冠脉非狭窄组与Gensini评分较低组患者而言,冠脉狭窄组与Gensini评分较高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显然更高,充分说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患者冠脉狭窄存在及其严重性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关联性[6]。众多研究采用Syntax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的程度加以评估,同时针对冠心病患者疾病的发生率实施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纤维蛋白原是冠心病的独立性预测因子。

2.2 纤维蛋白原和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对于心房颤动,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相关研究表明,纤维蛋白原和心房颤动发生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一项研究显示,针对存在心房颤动问题的患者,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要显著高出正常人,并且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心房颤动的发生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关联。相关文献指出,对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与心室率正常的患儿相比较,其血浆纤维蛋白原受到水平明显更高,在进行一个月的有效治疗以后,心室率较高患者相应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有所降低,充分水平心室率较高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形成指数和血小板活性加大。另有研究结合患者心房颤动血栓危险度评分对266例出现心房颤动问题的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成0分组与≥1分组,研究结果表明,≥1组患者相应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更高,充分说明较高心房颤动血栓危险度的评分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具有独立的相关性。

2.3 纤维蛋白原和心源性猝死的相关性。关于心源性猝死,其指的是患者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一小时内的自然性死亡。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IL-6和纤维蛋白原等相关炎性标志物都和心源性猝死情况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然而相应的发病机制依然没有完全加以确立。相关研究中指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昼夜变异性特点,其中心源性猝死通常在6点-12点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这一作用机制也许和血浆皮质醇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纤溶活性以及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变化造成血液的高凝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7-8]。另有研究团队针对1773例年龄为42~61岁的患者,不存在心律失常或是心力衰竭问题的男性实施基线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到机体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C反应蛋白之间表现为强相关性,和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指标之间表现为弱相关性,和心源性猝死风险之间表现为对数线性独立相关性。但欧洲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并非是可以对猝死问题进行独立预测的相关危险因素。

2.4 纤维蛋白原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患者动脉硬化狭窄的实际程度可以对心血管事件加以预测,炎症的变化在大动脉硬化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患有风湿性疾病、先兆子痫、糖尿病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的群体中,患者动脉硬化的严重性和炎性标志物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9]。相关团队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将需要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归入其中,通过随访观察到,患有糖尿病与体质指数上升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上升超过3750mg/L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氯吡格雷相应的血小板抑制率下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血液中纤维蛋白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腺苷二磷酸和血小板结合过程中的细胞脱粒反应,所以纤维蛋白原所牵涉的相关心血管疾病风险也许是利用加大血小板的反应来得以实现的。另有业界人士对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糖尿病与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之间的关联加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与高纤维蛋白原及其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之间具有着高度关联性,同时和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一定的关联[10-11]。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管是否患有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和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之间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关联[12-13]。有关团队实施了一项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和盲法中点平行组研究,经多年随访观察到,在Ⅱ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加大也许和特定脂蛋白血清水平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3 结论

总而言之,纤维蛋白原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判别以及冠脉狭窄程度的判定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是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然而血浆纤维蛋白原在不同人群中对于心血管疾病所具有的预测价值依然需要予以更进一步与更大规模的研究,同时与基因组联系加以研究,这样才能够确切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不同人群心血管不良事件之间所具有的因果关系,制定出和冠心病有关的国际公认浓度参考值,探寻更加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从而减低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减小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出现,且使疾病的发展速度有所减慢,实现对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有效预防,从而使患者的临床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猜你喜欢
心源性冠脉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基于心内科老年患者在院内心源性猝死病因及临床危险因素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