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2021-02-18 23:47刘娟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桃花源记语文教学

摘要:潘庆玉老师执教的《桃花源记》以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细致入微的文本解读能力和钩沉历史,洞悉文化的人文情怀使得这节课一路沿波讨源,终于豁然开朗,真正做到了让经典在课堂中重新诞生!

关键词:语文教学;《桃花源记》;潘庆玉

《桃花源记》是东晋田园诗派代表诗人陶渊明所著,寄托了陶渊明对一种类似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这一人间理想的美好向往。老师们都讲《桃花源记》这篇课文写的妙,而学生哪怕在上完课之后也只知其妙而不知其妙在何处。如果单纯的将这篇文章作为学习文言知识的例证,那就大大折损了这篇传世之作的价值,文言知识确实重要,对于这篇课文而言,桃花源背后的文化价值则更加重要。

这篇课文的特殊性在于:首先是文言文的形式。文言文教学并非仅仅教授文言文即可。中国民族的信仰是文化与汉字,而文言文正是二者的结合,是古人用汉字记录自己思想的横剖面,古人的思想就是文化,是悠久的文脉。在今天,我们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而如何做到一脉相承?只有通过古人的文字去探寻古人的思想和文化。所以文言文教学实际上承载着传承经典,钩连古今的价值,如果教师只是教授文言知识,通过课下注释来逐句落实文义,这样的课堂不仅枯燥,而且舍本逐末,主动放弃了为学生打通古今文化隔膜、搭建畅游传统文化之路、释放思想精神能量的责任。其次是这篇文章的经典性与代表性,陶渊明不仅创造了“世外桃源”这一人间理想仙境的代名词,成为中华民族的“乌托邦”,而且在东晋到今天的1700多年间中竟能无人能出其右,成为桃花源这一文化母题中的巅峰之作,作为一篇非原创类文本,陶渊明在前人所著中勃发,经由自己的文学构思和创造真正的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教学不能让学生学完大失所望,让经典的光辉在教师的机械分析中遮蔽流散,而应为学生在迷雾森林中点灯,在怪石悬崖间架桥,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潘老师这节课真正做到了让经典在课堂中重新诞生!学生跟随着潘老师这一“武陵人”,一路沿波讨源,终于豁然开朗,文中的武陵人找到了隐秘的桃花源,学生也透过文字找到了《桃花源记》背后的文化传承和思想价值,文化的桃花在每一位学生的心间盛放。

㈠、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

潘老师将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在这堂课中发挥到了极致,潘老师运用的是还原情景的力量。故事会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既不是逐字逐句的机械翻译,又不是简单的文义梳理,学生的回答都是在课堂中自发生成的,这其实体现了潘老师的一贯风格:教师要相信学生。潘老师根据文本的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以第一人称(和说书人)的身份重演这个故事。在这一环节中,潘老师并非将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而是适时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有误的部分和“武陵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加入文中未曾描写的部分,使文义畅通。

这部分设计实在高妙,让学生不仅达到了疏通文义这一基础目标,而且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绘,同时加入了自己的想象让陶渊明的桃花源变身成为了自己的桃花源,心理活动和语言的补充让桃花源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更加“接地气”,消解了经典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而且视角的转换在某称程度上也是新体验和新理解产生。学生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时,实际上已经产生了一个新故事,这个故事与原文相比体验性更强,同时也为下文进行的文本解读作了思维上的铺垫。

㈡、细致入微的文本解读能力

潘老师作为研究者与真正的中学教师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潘老师具有普通中学教师缺少的文本解读能力,潘老师的解读并非一一列举,泛泛而谈,而是根据重要性进行了详略得当的取舍,比如文本线索因为很清晰所以没有赘述,但是在文本寄托部分则用了较多时间。

另外,在视角部分,除了学生在前文使用过的第一视角以外,潘老师还适时的补充了历史上其他人的不同版本,与课文形成对比阅读教学,如果学生不知道课文描写好在哪里,那看了其他人的版本之后,相信学生自己就可以得出结论。教师不必回避桃花源非陶渊明原创,事实上文学史中青出于蓝的人还有很多,古代文学存在古文性,非原创却能不落窠臼也实在难得。同时补充史料要适时适量,让学生能更理解课文描写的真实之处。后文补充《孟子》和《道德经》中的内容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课文中的文化传承和儒家文化中的道德倾向。补充扩展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广阔多元的文化眼光,不能学这篇文章就仅仅看到这篇文章,而应该透过这篇文章看到背后的文化和思想。

在语言方面,潘老师主要带领学生探讨了语言的错落和干净,错落在于三、四字及长句的结合,干净在于文中存在着大量的省略,而文中的省略其实已经在故事会的环节由学生补充出来了,如此可见,潘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不仅流畅而且前后贯通,言此及彼,所以学生才能一直沉浸其中,不觉生硬。另外有问无答却知答这一个例子就能以一持万让学生得以一窥陶渊明的文学功底和构思的精巧。

㈢、钩沉历史,洞悉文化的人文情怀

任千年轮转,文化之心不死,我们每每开卷,都是与过去的重逢。潘老师选择了朝代更迭中人口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到,在朝代更替中,人口减少数量竟可达八成,减少的是谁呢?不是统治阶级,而是被征兵到前线的无辜的人民群众,苛政猛于虎,战争则是疯狂的绞肉机。只有使用真实的历史史实,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去,才会拉近经典古文与学生之间的时间距离,古文是沧海沉浮乱世春秋的见证者,学生只有设身处地的去考量作者的意图,学生才会明白,陶渊明为何要写这样的一个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人民逃无可逃,只有在文学世界中,才会有这样一个安定祥和的地方,给颠沛中的人民以安慰。而正是人们相信桃花源的存在,才会在现实中去努力实现这个理想,统治阶级腐朽无能不会去做,资产阶级奉行个人主义不会去做,只有当今的共产党才会去创造利于百姓安居樂业的环境,这也是潘老师在寄托中要挖掘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这才是对文化最好的继承,文化不仅可以观,而且可以用。在今天,古人的智慧同样适用。

正如潘老师所言,教师要相信学生,服务学生。这堂课以学生的需求为准则,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了真切的审美体验,让经典在课堂中再次诞生,为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开辟了道路。

正如清代的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有云:“且喜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我们可以说:“且喜已到潘老师的课堂,这是语文课堂的世外桃源。”桃花源之景何其美哉!其中人何其善哉!潘老师充实精巧的课堂带领学生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同样像桃花源一般让人流连忘返,何尝不是美哉!善哉!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88号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刘娟收,17616153621

猜你喜欢
桃花源记语文教学
试论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人教版语文教材《桃花源记》注释商榷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